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补贴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可持续激励政策相配合。本研究从消费者决策机制入手,在考虑消费者价值观和有限理性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厘清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探究了助推政策在补贴退坡下对消费者购买态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消费者价值观会影响购买态度,其中,环保价值观和创新价值观影响为正,功能价值观影响为负,且创新价值观影响程度最大,环保价值观影响最小;(2)羊群效应对购买态度影响为负,权威效应的影响为正,但两者对购买意愿的总效应均显著为正,且权威效应影响更大,适用群体范围更广;(3)补贴退坡对购买态度和购买意愿均起中介作用,对购买意愿直接作用显著为负;(4)相对成本框架和积极环保框架分别对购买态度和有限理性的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随着补贴退坡,政府和企业需要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功能属性;在政策设计方面,采用相对成本框架类助推政策的调节效果最佳,而采用积极环保框架类助推政策则需要考虑受众有限理性的程度。研究成果为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  相似文献   

2.
推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政府防治大气污染、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明显,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如何在后补贴时代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采纳与扩散,已成为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从异质行为视角,通过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模型,模拟了消费者受自身意识和外界信息传播影响的购买决策行为;并以天津市为例,探讨了信息传播范围和传播渠道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量在2020年~2030年将以年均12.8%的速度增长,随后购买增速将逐步放缓;同时,由于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新能源汽车购买数量的饱和水平会随信息传播范围扩大而呈现出“微笑曲线”特征;在信息传播渠道方面,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中的强联系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购买数量达到较高饱和水平,而弱联系则对提高技术扩散的效率更为有效.根据信息传播范围和渠道的作用规律,本文最后从推进新能源汽车采纳的激励政策和企业营销策略两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的市场替代,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复杂市场网络的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探索企业与消费者在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的协调互补下双方策略的调整过程,并分析得到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较优稳定条件。经过仿真模拟实验可以发现:企业与消费者对市场导向更具敏感性,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是企业主要的决策依据,而提升技术成熟度有利于推动绿色产品在消费者群体间的扩散。同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支柱性主导企业会对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更加关注,竞争性边缘企业则更加容易受到市场中选择绿色技术企业的比例影响。然而,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产生的双重外部性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利用经济政策调控,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负外部性。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以提升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为目的,通过刺激消费需求来激励更多企业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同时,亦可通过一系列规制手段激励企业不断完善绿色技术水平,以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政策激励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应设置合理阈值区间。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本文探析了充电设施运营商投资决策与电动汽车发展的交互作用机理。首先以Bas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体现电动汽车技术进步情况和充电设施供给情况的改进Bass模型,进而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商的动态投资决策模型;然后分析了充电设施运营商面向当期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未来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时的投资决策门槛;接着计量了投建运营充电设施对电动汽车发展的反向促进效应;最后分析了现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中,不同激励政策的政策效力。研究发现:只有当边际收益和吸引度大于临界值时,充电设施运营商才会积极地投建运营充电设施;然而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该边际收益和吸引度往往低于临界值,充电设施运营商选择投资的动力不足,需要相关的政策进行激励;对比现行激励政策后发现,按充电桩的装机功率进行补贴的政策是最有利于刺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的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考虑了组织个体在组织知识管理策略——知识贡献绩效考核影响下的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建立个体在管理策略动态变化下的共享行为模型,将个体知识共享演化的变化抽象为一个博弈过程,分析纳什均衡存在,构建组织个体知识共享效用函数,综合分析在组织知识贡献考核及个体效用双重条件下,个体知识共享博弈后不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模拟,探讨组织知识共享与组织激励投入、激励程度、激励差异化及个体效用差异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将为组织知识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玖平  廖志高 《管理学报》2004,1(3):330-340
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Bass模型族的基本假设,运用微分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4个微分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彩电产品和旱育秧推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一些技术创新扩散规律,并提出几个相关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探索的重点.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本文在提出引进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统筹考虑的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模型,以期更好地激励企业经营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绿色建筑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微观市场中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市场容量有限的特征,结合共生理论与博弈支付矩阵,构建了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独立共生密度博弈模型;在分析模型稳定后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仿真了博弈双方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存在唯一的共生稳定点,模型的稳定条件密切相关于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博弈支付矩阵,与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净复制率无关;政策激励的有效性与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密切相关。将中国绿色建筑的实际数据应用本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有效揭示和解释中国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共生博弈发展过程。模型和模型仿真结果可有效地为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扩散的特征和活动进行分析,揭示了企业集群在保持创新扩散持续性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利用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搭建起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框架,借鉴"锦标机制"方法构建了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模型并对其加以分析,得出相关激励制度为企业集群整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互补产品扩散模型,在考虑价格策略以及重复购买与批量购买的消费者行为下,建立了免费商品赠送对互补产品扩散影响的优化模型群。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免费商品的赠送对互补产品的扩散有促进作用,同时赠送互补产品优于仅赠送其中一种产品。在产品引入前进行免费商品赠送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在其他时期赠送,形成"首期赠送效应"。当消费者有批量购买行为时,企业值得赠送更多的免费商品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程度,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对首期赠送水平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后,给出了扩散过程中各个参数选取对于赠样水平的影响趋势与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在实际促销决策中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步骤。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广泛使用的激励性规制机制中(例如价格上限规制),电力传输企业面对较强的成本节约的激励.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是否电力传输企业通过减少服务质量来降低成本,而不是通过追求真正的效率改善.由于服务质量的规制创新滞后于为获得成本效率的激励性规制机制.电力产业的规制机构正试图寻找合适的方法以弥补使用于电力垄断传输企业的规制模型中出现的成本节约的影响,进行激励性规制改进,使成本降低的激励与服务质量有效投资共同发挥效用,本文研究目的也在于此.文章首先考察电力传输企业的激励规制与服务质量的关系,重申了现有单纯的以成本降低为激励的激励性价格规制(价格上限)可能导致投资的扭曲,从而导致电力传输企业服务质量的下降这一命题;然后对电力传输企业服务质量激励性规制模型重要组成部分--规制指标进行探讨;同时对激励规制模型中所运用的DEA标尺技术进行分析,通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电力传输企业价格规制和传输服务质量激励有效结合,达成成本节约和服务质量之间均衡的桥梁;最后在价格上限规制的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标尺方法,对价格上限激励规制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了综合考虑价格规制和服务质量激励的服务质量激励规制模型.  相似文献   

12.
媒介与政治在议题的生成与扩散中交互影响与相互建构。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的作用,以及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构成了媒介议题生成的基本条件。媒介议题的生成与扩散则是政治体制与媒介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共同塑造和建构在媒介中呈现出的议题形象。因此,借鉴政策研究中的多源流模型,构建包含意识形态、权力结构与标志性事件等变量在内的分析框架,以建立起理解媒介议题生成与扩散的动态系统模型。利用此框架分析作为媒介议题的"中国梦"的生成和扩散,为理解议题生成的触发机制与扩散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产品保证管理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品保证与产品质量和价格密切相关,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产品保证优化管理实现保证政策与产品质量和价格三者的均衡,对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利润有重要作用.对国内外关于产品保证优化管理的研究进行总结,着重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保证管理的最优控制模型,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变量构建产品销售率函数,综合考虑市场竞争环境下产品保证与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动态变化关系;采用极大值原理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最优解的参数和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应用灵敏度分析验证相关的分析结论,评估时间、市场变量和成本结构等参数对最优解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京津冀地区低碳协同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驱动的碳减排政策,能有效地减缓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此,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京津冀碳排放交易政策仿真模型,探索不同的碳交易机制设计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碳交易机制能有效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碳减排进程,即使对经济会产生微小的负向冲击;(2)在碳交易机制设计方面,减少碳配额总量,减少免费配额发放,以及提高碳交易价格均会增大碳减排力度,并同时加剧对经济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V2G服务设想的实现,本文将电动汽车用户的动态损失厌恶特性考虑在内,分析了一般“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市场制度下,电动汽车用户与电网公司间关于V2G服务交易的博弈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在一般“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市场制度下,电动汽车用户关于V2G服务的行为选择无法满足电网公司关于V2G服务电量的期望;电动汽车用户对V2G服务电量的决策受其对未来交易价格预期的影响,且存在违约风险。鉴于此,文章引入“激励保证金+违约金”的激励机制,并给出了对应的保底价格策略、激励保证金与违约金等策略,以使电动汽车用户的V2G服务选择与电网公司的期望相统一。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依据企业研发投入执行主体的不同,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动态系统模型.通过企业技术能力系统的因果回路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的刻画,阐明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东软集团的数据为样本,利用Vensim软件进行模型模拟和仿真,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探讨企业内部研发和技术合作研发两种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分析研发工作效率和政府间接支持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和加强税收激励强度都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软件外包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一风险中性电网公司与单一风险规避电动汽车用户所组成的渠道结构,基于考虑V2G备用的备用交易及实践中普通存在的"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合约价格机制,在CVaR风险度量准则下,构建了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电动汽车用户电量预留决策模型,先后考察并比较了分散和集成决策下电网公司与电动汽车用户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发现:电动汽车用户的风险规避特性降低了渠道绩效水平,传统的"保底收购,随行就市"价格机制并不能很好地协调此类V2G备用渠道。在此基础上,利用"回购补贴+市场保护价+保证金"联合契约使得合作系统达到完美协调,且渠道双方的利润均得到Pareto改进。算例分析表明了上述提出模型与方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造业企业选择引入和应用IE技术来应对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一整套包括IE能力标准和改进的路线图在内的指南。鉴于此,本文借鉴软件行业广泛应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成功经验,结合IE学科特点,对工业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IECMM)的成功经验,结合IE学科特点,对工业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IECMM)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程志超  汤霞 《科学咨询》2008,(13):27-27
本文对组织成熟度相关的理论研究、组织成熟度模型的发展和成熟度等级的划分和评价指标的构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道平  周叶  孙庆彬 《管理学报》2012,9(11):1706-1711
在分析影响供应链知识扩散效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层链结构和中心结构2种扩散模式的供应链知识扩散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构建了这2种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发现:中心结构比层链结构在知识扩散方面更具效率;知识的显性化、高效率的知识扩散媒介、良好的学习和吸收知识能力可较好地提高知识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扩散效率;同时,通过对影响知识扩散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参数分析,可为提高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指导供应链知识扩散效率改进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