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猪”给力!     
民以食为天。生猪稳产保供是“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四川历来是全国生猪生产大省,也是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在经历了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导致的下跌,以及2020年顶住新冠肺炎疫情实现恢复性增长后,2021年四川生猪出栏量终于重回“六字头”,达6314.8万头,居全国第一,为全国生猪稳产保供发挥出了巨大的四川力量。2021年,四川生猪产值达1825.0亿元,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20.0%,为助推农业发展贡献出关键的“生猪力量”。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情》2024,(1):6-7
<正>从2018年确立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争创省域经济副中心,到2022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一中心一方案”支持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已发生积极性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年,川北、川南、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有望分别突破4000亿元、6300亿元、5300亿元。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对四川“三农”发展高度重视,要求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加快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四川农业大而不强、产品特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的特征明显,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由“大”而“强”的跨越,还需细细破题。什么是农业强省?强在哪儿?农业强省本质上是指一个省份在特定的时期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张利利 《四川省情》2018,(11):37-38
浙江和四川同为全国经济大省,2017年经济总量分列全国第4位、第6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增长持续较快、结构转变较大等相近亮点,也存在人均水平、创新能力等显著差异。从经济区位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四川和浙江分处长江经济带的上、下游,浙江是东部经济强省,四川是西部经济大省。浙江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四川的1/5;2017年经济总量为51768.3亿元,是四川的1.4倍;  相似文献   

5.
53850.8亿元,同比增长8.2%!2021年,四川经济成绩单首次打上"高分",成为全国第六个跨过"无亿元大关"的经济大省,也是西部第一个"五亿元俱乐部"成员,成绩可喜,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四川始终站在潮流的最前列,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引领时代,以“勇向潮头立”的姿态高歌猛进,改革开放4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坚持务实苦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规模跨越式增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四川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4.6亿元,到1991年的1016.3亿元,用13年时间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2007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达10562.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总量于2015年、2018年、2021年先后跨越三万亿元、四万亿元和五万亿元台阶,2022年GDP总量达56749.8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见图)。  相似文献   

7.
林俊  陈伟 《四川省情》2023,(9):43-44
公开资料显示,据估算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公布实施,对减少粮食和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浪费作出原则性规定。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对“舌尖上的浪费”也坚决说“不”!两年过去了,如今省内食物浪费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8.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然高于全国、领先前八位经济大省,全年有望延续平稳发展的态势. 主要特点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0681.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6.0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0625.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7309.85亿元,增长8.4%. “新常态”下平稳运行 当前全省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发展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平稳增长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巩固了四川经济大省地位的同时,其战略大后方地位更加彰显,发展基础也进一步夯实。未来如何走向经济强省?四川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效扩大消费和投资、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可乘势而上,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四川走过了一段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全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采取超常超强举措,坚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实现“V型”反转。总量继续稳居全国第六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49.8亿元,稳居全国第六,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其中,  相似文献   

11.
数观2023     
《四川省情》2024,(1):10-12
<正>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从岁首到年末,我们在争分夺秒的建设中“遇见”经济的增长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篆刻”四川的时代印记。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攀上新台阶,增速赶超全国,走出一条奋力追赶的坚强曲线。  相似文献   

12.
<正>“六万亿”如期而至。2023年,四川成功升级进位,GDP跨过6万亿元门槛。从突破5万亿元到跻身“6万亿元俱乐部”,四川只用了2年时间。回眸历史,“六万亿”在意料之中。2007年四川GDP首破1万亿元,2011年破2万亿元,2015年破3万亿元,2018年破4万亿元,2021年突破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将是四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将是矛盾凸显期。认真分“析十五”时期经济运行态势,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新时期经济运行的趋势和增长前景,对于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四川经济发展情况“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各族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实施跨越式发展“,十五”计划大多提前完成,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四川GDP从4010亿元起步,连跨…  相似文献   

14.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时刻,着力发挥制造业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压舱石”“顶梁柱”“扛大旗”作用,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制造业蓬勃发展总量规模稳步扩大2022年四川制造业增加值13308.4亿元,比2020年增加2561.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5%,比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为4%,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创造超过1949年全年的农业生产总值生产规模从小到大1949年雅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有0.47亿元,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91年跃上10亿元台阶;1995年跃上20亿元台阶,达20.62亿元;2001年跃上30亿元台阶,达31.99亿元;2004年跃上40亿元台阶,达45.08亿元;2005年跃上50亿元台阶,达53.56亿元;2012年跃上100亿元台阶,2020年一举跃上200亿元,达237.62亿元。据测算,现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创造超过1949年全年的农业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6.
<正>《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显示,昆山再次荣登榜首,展现出其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该榜单于1992年首次发布时,昆山的经济体量仅排名第24位;而2005年昆山首次成为中国百强县之首后,便稳坐这一位置18年,2022年更成为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是什么原因让昆山跃居全国经济百强县之首,并在之后稳坐这一宝座近二十年呢?昆山的发展经验又有哪些能够为四川发展县域经济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情》2023,(12):10-11
<正>2023年以来,四川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消费方面,1—10月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达533.5亿元,同比增长60.7%;生产方面同样增势强劲,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9万辆,同比增长73.7%。总体而言,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上游原材料、动力电池制造等方面优势突出,在汽车零部件、整车制造等方面短板也较明显,未来应锻长板补短板,推动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统计》2013,(1):10-14
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前十位经济大省。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四川将“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局面,为201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强 《四川省情》2024,(3):46-48
<正>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四川外贸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稳住了基本盘、展现了新亮点、取得了新突破。据成都海关统计,2023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9574.9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比上年下降4%。其中,出口6033.9亿元,下降1.3%;进口3541亿元,下降8.2%。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情》2022,(1):15-16
2021年四川农业经济坚决贯彻“稳农业”工作思路、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圆满完成了粮食稳产增产、保障“菜篮子”供应工作任务,现代农业“10+3”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农业经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8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6.5%(以2019年为基期,下同),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产值9131.0亿元,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6.5%。农、林、牧、渔和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发展形势良好,受生猪价格下跌影响,牧业产值总量比上年有所减少(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