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对应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三大构成——文化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也可做出这样的划分,不过它们三者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真正构成并存而抗衡局面的只有五四时期,五四以后,保守主义已基本上形不成什么气候和潮流。可以说,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主要以文艺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两部分构成,它们各自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胡适、周  相似文献   

2.
<正>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引起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问题之争,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国固有的心理构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和认识定势飙转豹变。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这个大变动的巅峰。他与其时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经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观的基础,同时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心理沉积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在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中,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率先注意到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于东西文化的影响,并以战争所导致的西方文化危机来为中国传统文化辩护;而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反对派起初没有意识到这一时代问题.真正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是瞿秋白,他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导致现代科技不合理应用的根源,并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改造社会制度以化解现代技术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跨区域华文诗歌中的变异式想象不只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是诗人们对中国传统的一种现代性认知思维与方式的表现。建基于这种想象之上的中国形象表现出了一种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对话性。这种对话性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跨区域华人诗人们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竞争力的中国文学经典、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形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刘芳 《天府新论》1994,(4):50-55,43
胡适中西文化比较观的得失及其历史启示刘芳胡适一生经历复杂,涉猎广泛,著述颇丰。然而,其主要事业是在文化思想领域,特别是在中西文化比较方面,终生为之著书立说,施教讲演。应该看到,胡适的中西文化比较观是在前人中西文化比较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文化自为是指近代中国文化主体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处于理性阶段。孙中山不是学者型的思想家,但他对世界文化有比较全面的看法,对中西文化的特点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国未来如何发展有深入的思考。在清末,他与伍廷芳等人有些相似,不同点在于对待清政府的态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与陈独秀、胡适、辜鸿铭等人的看法均有所不同。他不赞成激进的反传统主张,不赞成全面西化,在保守与发扬传统方面,也不像辜鸿铭那派人那么偏执。对于中西文化,孙中山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派,或曰折衷派。时过八十多年,再回过头去看那些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述,还是孙中山的见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纪元转换的临近,在两个世纪的交汇点上审视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文化选择的哲学阶段。中西文化论战及其哲学意蕴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主题,文化选择从总体上看,形成了陈独秀、李大钊激进主义文化观、梁漱溟保守主义文化观与胡适自由主义文化观三足鼎立的局面。(2)创立体系的哲学阶段。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和金岳霖逻辑分析的哲学体系。(3)曲折发展的哲学阶段。(4)走向世界的哲学阶段。人、实践、主体性,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主旋律,这一旋律是同世界哲学的发展合拍的,它体现了当代中国哲学所具有的强烈时代气息、科学精神和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胡适的形象是与“全盘西化”的文化激进主义相联系的。然而,胡适激进的文化主张并不能掩盖其思想深层的价值紧张,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在其心灵深处撞击产生回响。胡适文化思想之最为深刻和基本的冲突,反映在其人生观的价值困局之中。  相似文献   

9.
杨春时 《学术研究》2008,10(1):147-153
启蒙主义有平民文化传统和贵族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五四"启蒙主义也有平民精神和贵族精神的分野.鲁迅是贵族精神的代表,而胡适是平民精神的代表.鲁迅突出了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诉求,他注重国民性的批判和灵魂的觉醒.胡适突出了社会平等的精神,他注重平民文化和民主制度的建设."五四"启蒙主义的主流是平民精神,贵族精神弱小,但它们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最主要的动力 ,并在五四时期达到一个巅峰。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对传统文化权威的大胆挑战 ,表征着一种时代精神。其形成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叛逆品格的继承 ;另一方面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亡国灭种的现实日益积聚起来的焦虑情绪的必然行为结果。同时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造成的对西方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吸纳 ,也成为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