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虽然在总体上继承延续了邓小平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基本之处,但也有许多发展创新的地方.其显著特点为:在战略方向上,提出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战略部署中,更加注重平稳地积极推进;在战略视阈上,进一步与国际规范接轨;在战略环境中,注重以党的建设保障现代化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平崛起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在审时度势、正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基础上,科学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指引我们既同经济全球化紧密联系又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力图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现代化战略。从“两步走”、“大跃进”到“四个现代化”,再从“三步走”到“新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实践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给我们的反思是:第一,中国历史和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而制定和实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来指导;第二,制定和实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条件,关键是要有稳定的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及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国情、把握规律,是制定和实施现代化战略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继往开来的“三步走”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重新启动。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构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是邓小平同志深谋熟虑的结果。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大报告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经讲生产总值比一九八①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5.
“三部曲”发展战略探讨娄永清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具有伟大的战略眼光,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中,他构思和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其中包括: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现现代化 ,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历史愿望。毛泽东、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先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 ,江泽民对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一、毛泽东的“两步走”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 ,怎样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宏伟志向。早在1 95 3年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行对…  相似文献   

7.
反贫困战略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集中反映了邓小平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解决社会主义在当代历史课题的。立足于反贫困走出认识社会主义的误区在谈到整个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停滞“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琳 《学术研究》2001,(3):62-66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化方略,为中国现代化理论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他的教育思想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实践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论指南.这一思想对于促进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兴国之本,是求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事业,因而必须优先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正是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联系在一起,把教育作为我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突破口,从而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并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具有丰富的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诸如,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企业中实行转换经营机制时改革,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这些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和主干;邓小平在一系列谈话和讲话中,对中国式的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十三大报告将这一理论概括为十二条,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邓小平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其内容包括:现代化的内涵、发展模式、战略构想、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代化理论宝库,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为了坚持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必须深刻理角和把握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邓小平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的考察,以期对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把教育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为党和国家提出并致力实施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战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和战略,对于继承邓小平遗志,全面理解和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邓小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本文就其基本特征略述管见,敬请专家学者斧正.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一种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的创造性设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和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深化和升华.这种升华深化了世界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勾勒了和谐世界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蓝图,有力地证明了不同制度和同一制度下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显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率先提出的“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主张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这个转移 ,他关于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等观点 ,确立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提出的以“小康之家”来形容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他进一步提出的分“三步走”到 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确立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现代化建设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方面他强调中国搞现代化 ,只能靠社会主义 ,不能靠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只有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现代化的“新发”国家,已经走上了现代化的轨道,而指导这一历史进程的是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道路等基本原则和战略方针,初步解决广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双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价值取向。一、中国发展目标;走向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只能走向现代化现代经济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交通和现代化通讯的发达,使当代世界已是一个充分国际化的世界,任何…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理论──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高继文邓小平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关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这一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问题的阐发,...  相似文献   

19.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这就是邓小平为我国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卫东 《兰州学刊》2004,3(6):12-14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史为鉴,深刻认识到机遇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机遇。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起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成为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