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的《六朝史》(张承宗、田泽滨、何荣昌主编)是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承担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七五”规划项目之一。课题负责人为教研室主任张承宗副教授。1992年6月10日上午,该项科研成果的鉴定会在我校举行。参加鉴定的同行专家有: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简修炜、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连达、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副会长、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由苏州大学历史系张承宗、田泽滨、何荣昌等主编的《六朝史》一书,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大量搜集文献和考古资料,对之进行认真、艰苦的爬梳分析,广泛吸取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历史上极富特色的六朝社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削析的探索,并力求揭示内在的发展规律。应该说,该书的问世,不仅对六朝史研究,而且对魏晋南北朝史学界,都是一项引入注目的丰硕成果。传统史学往往注重统一局面的发展,忽视对分裂时期的研究;注重全国性、普遍性的问题,对地区性、特殊性问题的探讨相对薄弱。实际上,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史,统一与分裂一直是贯穿其中的矛盾。统一局面的形成、发展,固然有利于社会安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者河鳍源治先生、中田吉信先生在日本著名杂志《近代中国》上,先后发表长篇文章,介绍、评论我校历史系董蔡时教授所著《太平天国在苏州》、《左宗棠评传》。玆将两学者文章的分别择要节译如下: 河鳍源治:《董蔡时著太平天国在苏州》近几年,中国方面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往往收集与区域性有关的文献、文物,加以整理、编集、刊行,并用以开度细致的地方史研究。太平天国从1860年开始的三年半中,由忠王李秀成及其部下占领了苏州。多年来,苏州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组的学者们,开展了挖掘、收集史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六朝史研究方面的学会,主要有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和江苏省的六朝史研究会。在此介绍一下前者的简况。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历史学会和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江苏地方史学术讨论会,于四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扬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六十六篇。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江苏地方史和中国史的关系,认识到研究江苏地方史的重要性。大家认为江苏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古代的吴越文化、六朝建都金陵以及近现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民党民国政府等历史事实中,可见江苏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对于六朝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学界尤其关注江南开发史的研究,六朝是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有关六朝的诸多历史问题,使得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探讨,成绩巨夥。但对于史学发展研究方面,则明显投入精力不足。截止上个世纪90年代,曾陆续出版了几部有关六朝  相似文献   

7.
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充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等九院校历史系,于一九七七年四月和一九七八年一月,分别在杭州和北京举行了《世界现代史》协作教材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还有四川大学、上海师大、开封师院、辽宁大学、安徽师大、河北师院、华中师院历史系的同志们。在两次讨论会上,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在全国人民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要把《世界现代史》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为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搜集整理乡土教材,研究和编写苏州地方史,提高教学质量,经上级批准,江苏师院历史系亍八○年九月成立苏州地方史研究室。苏州地方史研究室近期研究重点为:叫国古代史方面,侧重于明清时代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课题,如苏州地区的农业经济、苏州地区手工业部门中会馆和公所、苏州地区的市民斗争的明末东林党、复社等;中国近代史方面,侧  相似文献   

9.
梁武帝是六朝时期最具文化素养的皇帝,一生著述宏富,在经学、玄学、文学、史学、佛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对江苏区域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择其大端者主要有:推行尊儒重教政策,促使江苏文教事业发展;雅好文学,推动江苏文学繁荣;重视编史修史,促进江苏史学兴盛;倡导文化兼容,推进江苏文化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许序雅教授 男 ,汉族 ,1 958年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 1 9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本科 ;1 986年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师从项英杰教授 ,学习中亚史 ;1 999年 ,浙江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师从黄时鉴教授 ,学习中西关系史。曾在贵州省社会科  相似文献   

11.
拓宽加深六朝史的研究──“庆祝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胡嘏,陈中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主办的“庆祝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26日至28日在苏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  相似文献   

12.
博士生导师庄锡昌教授庄锡昌教授,1933年9月生于江苏苏州。祖籍一上海市嘉定县。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国际关系史专门化〕.以后,任教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198-1—1983年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历史系从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樊文礼教授     
樊文礼 ,195 5年生 ,内蒙古杭锦后旗人。 1979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 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 ,获博士学位。 1982年 9月至 1989年 8月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任教 ,1989年 9月至今在烟台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 ,2 0 0 0年晋升为教授 ,2 0 0 1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樊文礼教授先后讲授过中国古代史、隋唐史、文献检索、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史学论文写作、中国民族关系史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 4 0余篇 ,出版专著 1部 ,参编学术著作 6部 ,获省部级优秀科研…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校历史系和美国西怀俄明学院考古历史系达成的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的协议,历史系教师阎照祥和汤雄平已于1988年元月11日赴美。阎照祥副教授将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汤雄平硕士将讲授中国古代史。任课时间暂定为一年。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篯同志,我校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共北大历史系总支委员、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代理历史系副主任等职。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隋唐史方面的专家。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汪篯同志于一九六六年六月十日含冤去世。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北京大学历史系为汪篯同志举行了追悼会。为了悼念汪篯同志,我们特发表他的遗作《唐太宗》。  相似文献   

16.
我在河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已经36年,现为中国古代史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河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 在1982年以前,我主要承担历史系本科生的中国古代史和宋代经济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自198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获得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后,我的教学重点便转移到研究生的培养上来。至今已招收硕士、博士生23人,现在在校的有14人,其中有1名国内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7.
朱雷教授     
朱雷教授,浙江海盐人。1937年生于上海,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导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湖北省史学会理事、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隋唐五代史卷副主编。朱雷教授1955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59年本科毕业后,考取唐长孺教授的研究生,主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62年研究生毕业,在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从  相似文献   

18.
苏州大学历史系教师编著的《世界现代史》,是根据教育部审订的《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参考有关著作及兄弟院校同类教材编写而成的。该书即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祁龙威教授,江苏常熟人,1922年生,当代史学家,以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太平天国史著名,现任江苏省历史学会顾问、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名誉主任、科研处古籍整理研究室顾问。祁龙威教授青少年时代得益于国学大师金松岑先生,钻研经学、小学及史学。解放后,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太国天国史。他发扬清代以来朴学的传统,重视考证;重视对文献史料的搜集、辨伪、注释等方面的工作。五、六十年代,采取实地调查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的方法,编辑了《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七十年代,选注了《洪秀全选集》、  相似文献   

20.
1964年秋,在省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武汉师范学院(湖大前身)历史系开始了对巴西史的研究。当时只收集和翻译了一些外文史料,初步摸索了国外的研究信息。由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工作被迫中断。 1978年10月,为加强对第三世界的研究,经省宣教部门批准,历史系成立了巴西史研完室。巴西在拉丁美洲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较丰富,经济发展快和在建设事业中有许多经验与教训,在当前国际事务交往中影响也较大,把巴西史作为研究对象,将为我们研究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