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0)中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数据,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假定,建立消费函数模型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96%用于生活消费。因此提出了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继续加强实施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等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市农村居民在收入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据农村住户40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为4374元。比上年增加576元,增长15.2%。这表明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3.
选取199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文化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法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之间正相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具有季节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且农村居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河南省应设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传统保守的消费习惯、构建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升级,以促进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改善。一、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3% 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元,比1997年增加217元,年均增加43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3%。同期农民收入年均增加77元,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与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78~2007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前期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运用OLS方法对影响福建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成正比;前期消费支出过高会使当期消费支出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农民消费支出成正比,但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只是增加农民消费支出金额,并不增加消费品数量。因此提高福建省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应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6.
在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地基础上,以2003-2009年中国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及各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信息消费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最高;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信息基本需求,需要社会救济;提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促进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须转变为重视增加消费尤其是居民个人消费。本文根据陕西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建立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进而针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步分析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消费结构升级差距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增加1%的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提高2.6%,并且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转移性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转移性收入主要是通过降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程度;转移性收入缩小了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差距,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和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作用明显。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弱势群体帮扶措施、拓展农村居民消费供给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增加241元,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7.3%,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快的一年。 一、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 (一)食品支出:农村居民食品支出人均1032元,增长16.5%,增速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消费支出人均912元,增长17.3%;在外饮食消费支出人均111元,增长12.0%。  相似文献   

10.
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基础。前几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直接影响消费水平的提升。200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2936元,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实际增长7.3%,不仅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还比同期纯收入增速快0.5个  相似文献   

11.
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6.7万个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200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7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初步扭转前两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绝对下降的不利局面,显示出恢复性增长趋势。 一、200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特点 1、食品消费支出下降,但质量改善。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 820元,比上年下降7元,下降1.0%,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为50.l%,是改革以来的最低点,也是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标志。 尽…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选取重庆市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消费面板数据,以及从重庆"一圈两翼"划分的区域消费差异进行比较,考察了房价波动对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引入反映宏观经济水平的人均GDP年度指数和储蓄额年度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利用股票筹资额构造房屋销售价格的工具变量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下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消费差异。房价上涨对所有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均有挤出效应,房屋财富效应则不明显,当期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城镇居民房地产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民生工程投资,是增加消费支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对于消费行为的论述,有几种不同的理论。这些分析的共同原理都是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方面入手。在当前政府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大的宏观政策环境背景下,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分别选取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的相对收入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当前旨在提高内蒙古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而提出的全面减免农业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影响的SVA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焦点。基于1978—2009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消费之间的关系。动态分析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不同,短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则具有挤出效应;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不仅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选取重庆市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消费面板数据,以及从重庆“一圈两翼”划分的区域消费差异进行比较,考察了房价波动对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引入反映宏观经济水平的人均GDP年度指数和储蓄额年度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利用股票筹资额构造房屋销售价格的工具变量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下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消费差异。房价上涨对所有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均有挤出效应,房屋财富效应则不明显,当期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城镇居民房地产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民生工程投资,是增加消费支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ELES模型,对2000-2010年的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情况进行模型估计,得出收入和消费的依赖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人均消费性支出的规模;城镇居民中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在农村这一滞后性表现得相对微弱。在此基础上估计出各类消费品的支出及其构成,并求得边际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价格弹性等。最后提出,应该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以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1996-2010年河南省人均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依据Eviews3.0软件对“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的消费与支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在假设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以10%增长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人均消费支出呈逐步上升趋势,2015年则高达16 603.35元.经检验模型合理,拟合度高.  相似文献   

19.
张敏 《调研世界》2017,(12):33-36
为反映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特点,本文运用1993—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通过虚拟解释变量模型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自主消费量及其差异,并从消费转型升级视角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量与其收入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居民文化消费占其收入比重仍然较低,居民消费转型升级仍存较大空间,且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总量和自主消费量等方面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因此,在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时,应适当考虑城乡居民差异,以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20.
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万个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8年,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消费支出有增有减,消费质量继续提高。1、吃穿用支出下降,其他支出增加。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0元,比上年减少27元,减少17%,考虑物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