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象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人口只有三万八千多人的毛南族也流传着飘逸玄妙的神话。包括具有自己特点的宗教生活,它存在着一定规律。它们的独特表现,为神话与宗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一毛南族的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和文化英雄故事。后一类虽现实因素很强,但其中的幻想部分,仍不乏神话色彩。从总体上看,从神话同毛南族精神文化的现实表现上看,她的神话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契丹社会文化中,河流因素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形成了河流文化.契丹社会的河流文化不仅存在于神话、传说等民族记忆里,也充斥在四季捺钵、改易江河名称和河神祭祀等政治生活中.它的形成既与契丹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经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亦受河流文化汇聚机制以及早期人类对河流敬畏与崇拜的影响.契丹社会的河流文化是中国古代以长江、黄河...  相似文献   

3.
博尔诺夫基于人类学关于人是文化的、社会的、理性存在的立场,对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存在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生活需要希望、人类需要信任、社会需要理性,这些观点有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远古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的艺术反映。在五彩斑斓的瑶族文化世界中,盘瓠神话以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完整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独特的内涵引起了人们探究的极大兴趣。不仅如此,盘瓠神话对整个瑶族的社会历史,包括民族的形成和巩固、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文化习俗都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盘瓠神话不仅在历史上,而且至今仍然对瑶族社会发挥着超现实的作用。 一、盘瓠神话的内容与内涵 盘瓠神话是瑶族的重要神话之一,在各瑶族地区广泛流传。关于它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东汉应邵撰写的《风俗通义》,随后,《魏书》、…  相似文献   

5.
存在并表达着——盘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这里,笔者愿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比作生活在现代中国社会里的猎人。因为他们是中国作家中一群最特殊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远离都市的喧嚣、远离这个社会常有的浮躁与名利,或在边远的森林、山地、原野,在本民族的土地上默默生活着;或避开世俗的喧哗,在内心深处永远给自己留有一片净土。但是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没有远离现代和隔绝时代,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在观察、等待、出击……使自己成为一个本民族优秀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文明观强调宗教信仰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既反对唯信仰主义也反对唯科学主义,认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离不开两个标准:一个是价值理性,即体现宗教信仰诸价值实体的理性;另一个是科学理性,即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由科学技术知识来定义的理性。西方世界的文明观强调的是技术理性(或称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以它为基础的商品主义实际上操纵着现代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丢失和传统道德的解体。  相似文献   

7.
浅谈藏族文化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与环境,这是受历史制约的社会现象,反映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认识和利用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方式。它们植根于人们同大自然之间积极地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每个民族的文化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最高表现,其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这个民族的人和自然分离的程度。因为有思维能量的人的缘故,自然演化为文化,正因为有文化的缘故,人类才找到了真正的人的本质以及人在自然界中应有的地位及积极作用。当人们理性地整理和组织实践经验,又通过主观能动,力图使之成为人类生活中较为稳定的成份,也成为反映并影响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世神话是以描述宇宙万物的综合创造为主的神话。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保留传承着大量的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甚至支配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精神生活。创世神话还具有民族认同符号的功能。创世神话在原始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原始文化又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母体及源头。创世神话包罗宗教、哲学、伦理、审美及科学于一身,作为观念形态的统一体而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人类生命宁重在社会生命之一面……即人生以求人心,若只留意在个体生活上而忽于其社会生活间,是失之矣."① 梁漱溟这话,让社会学主义者听得痛快--梁漱溟对于社会生活,态度果断,如同社会学神话的讲述者涂尔干,偏向有别于个体生活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从家庭生活方式视角看待家庭的社会价值,不仅是家庭特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理性选择。而且从家庭生活方式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属性和建构功能来看,它能够使家庭在社会中的结构基础作用发挥的更加鲜活。  相似文献   

11.
鄂温克族作为驰骋于我国北方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伟大民族,在长期的狩猎、畜牧和农耕生产中,根据其对自然资源、环境之认识,注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逐渐形成了与周边山林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生产形式、生活方式以及别具地域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在其日常生产、社会生活、宗教祭祀以及神话传说中体现出来。鄂温克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藏族天梯神话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天梯神话是色彩纷呈,玲琅满目的神话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占据神话的相当比重,它同原始创世中的洪水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一样“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在保留我国古代许多原始神话传说的《山海经》里,就有多处记载天梯神话的内容。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下于此,至于天。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天帝)之居。  相似文献   

13.
<正>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动物,纯粹的“自然人”是不存在的,仅仅是哲学的抽象罢了。就人类的生物性而言,人与其它动物一样,具有生存物质的需要,也有自身繁衍的本能。但若就人的社会性来说,人与其它动物就截然不同了。他的生存只能在社会中得到满足,他只能按社会的要求去生活,接受社会的模塑;还得把社会要求传递给同一社会的成员。由于人类  相似文献   

14.
壮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壮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曾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传说,长久地在民间流传.这些神话以独特的形式,朴实的风格,丰富的內容和深沉的蕴涵,形象地反映了壮族古老的历史和广阔、艰辛的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充分表现了本民族富于进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对自然、社会的孜孜探索.这些神话是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不仅折射着"历史的影子",而且还蕴含着哲学的因素,宗教的内容,并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闪烁着民族智  相似文献   

15.
在巴西罗赖马州充满神话色彩的美丽的苏鲁库库山脉地区,聚居着4千名亚诺马米印第安人。亚诺马米的总人口为16500人,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原始部族,也是南美洲最古老的部族之一。由于苏鲁库库山脉地势复杂,道路崎岖,普通人难以涉足,那里的亚诺马米印第安人至今几乎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固守  相似文献   

16.
正在黔东南州苗族民间几个不同次方言区的传说和理念中,都认为"蝴蝶妈妈"和蝴蝶诞生了人类在研究苗族的蝴蝶图腾现象中,不少人感到困惑,据说主要是在今天的生活中找不到蝴蝶崇拜的依据。又据说,就连将苗语Mangx Bangx Mais Lief(妹榜妹留)首译为"蝴蝶妈妈"的今旦老先生当初也觉得没有把握,为之"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李炳泽先生也质疑,他还认为可以翻译为"名字叫做Bangx Lief的妈妈"。吴晓东先生的《苗族图腾与神话》直接认为蝴蝶不是苗  相似文献   

17.
田蕾  张原 《民族学刊》2017,8(3):57-63,115-117
基于印欧文明的比较神话学研究,杜梅齐尔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三重功能论.其晚期作品《从神话到小说--哈丁古斯的萨迦》的研究表明,三重功能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但主导了早期印欧社会的神话叙事,也融入于其后世的历史书写和文学创作的题材中.通过论述第三功能神的属性特征,以及不同功能神的魔法等级关系,在说明印欧文明是如何想象完整社会之构成的同时,该书也充分展现了杜梅齐尔晚期成熟的学术思想面貌.围绕此书的研究,本文将大致梳理杜梅齐尔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并就当代社会科学如何认识其理论学说的启发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乡愁"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集体性情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现代性"的印记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不管是都市还是乡村。因此,在饮食、语言、生活方式、传播方式方面,都市人和乡村人对于"乡愁"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摄影技术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在很多的艺术表演中,摄影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给人们心理带来一定的冲击作用,使人们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不一样的享受。由此,意境也就成为摄影艺术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本文就摄影艺术中已经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摄影艺术中意境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日神崇拜是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较为普遍的图腾崇拜,楚民族就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但楚辞神话中的日神意象已然不是远古意义上的图腾崇拜,它是理性文明时代的诗人情怀,是诗人以神话思维、神话话语建构的符号世界和意义世界.它是在理性世界迷失了"家园"的诗人的精神寻根.屈原不断以"太阳"意象表达着这种寻根意识,以此来确认祖先的神圣与自我的神圣,其中隐含着楚民族在逐步走向强大后重拾民族自尊和重建文化信仰的心理欲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