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25岁就凭借《正大综艺》荣获了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成了最年轻的央视名角;她,30岁就掌握着亿万资产的阳光股份,做了最风光的传媒总裁。她曾被《亚洲周刊》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她还曾作为北京2008年奥申委聘请的申奥大使见证过历史的瞬间。她的经历有点传奇,她的成功有些幸运,但我觉得,她真正的能量是来源于那种纯粹的知性美,而这种美又确乎来源于智慧与勤奋。  相似文献   

2.
岁月无悔     
王莎 《当代老年》2009,(7):15-15
《当代老年》20岁了。20年,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然而在人生历程中,20岁却是宝贵的黄金岁月,她象征着激情、活力、真爱与希望。  相似文献   

3.
<正>女儿铃铛14岁生日不久,我就发现她有些不对劲,总是问一些古怪问题:"人为什么要结婚?结了婚为什么又离婚?""每个人都需要爱情吗?""爱就是喜欢吗?"看的电视剧也从《猫和老鼠》一下飞跃到《泡沫之夏》。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下夜班回家,竟然看到她和一个男生在路灯下窃窃私语。看来,女儿长大了,需要面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爱情。可是,关于这个话题,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她开口。  相似文献   

4.
徐忠友 《老年人》2014,(9):16-17
正上世纪70年代末,舒婷以一首《致橡树》感动了整整一代人。30多年过去了,她已从青春女子变成了花甲老人,但对诗歌的热爱一如当年。爱写诗的小姑娘1952年,舒婷出生于福建龙溪一个银行职员家庭,祖籍厦门鼓浪屿。1957年"反右"开始后,她的父亲被"补划"为右派,遣送到福建三明煤矿劳动。紧接着,母亲也失去了工作,舒婷只得和妹妹一起到外公家生活。外公出身书香门弟,家中不仅藏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还有高尔  相似文献   

5.
蓬桑 《老年人》2003,(3):14-15
人们熟悉沈力,大多是从收看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夕阳红》开始的。她将节目柔化为温馨的时光,浸透着智慧与灵性,并以她独特的平和、安详、端庄的主持人形象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观众。尽管现在她年已古稀,而且完全淡出了荧屏,但作为中国的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人,沈力的名字依然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沈力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见证人。1958年,她25岁,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调到刚刚成立的中国唯一的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1993年,离休后的沈力又勇挑重担,主持了5年的《夕阳红》节…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人知道王佩瑜,是从她参加综艺节目《奇葩大会》《吐槽大会》开始的。事实上,王佩瑜在京剧界久负盛名,她15岁就被梅派传人梅葆玖大师称为"小孟小冬",25岁就成为上海京剧团副团长……凭借儒雅清秀的中性打扮和古朴精湛的唱功,她的粉丝从"50后"到"00后"都有,是老中青三代的"偶像"。可她却总是淡然地说:"我不想大红,只要粉红!"  相似文献   

7.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而薛宝钗无疑是其中最难定性的一个。红学作家们众说纷纭,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简单的把她划进"好人"或"坏人"的圈子里。对她性格的分析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她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对人际关系学把握得十分到位,但也不乏"冷"与"无情",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最终迎来婚姻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台湾作家王惠玲的电视剧本《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不久以后由刘若英和赵文煊主演的同名电视剧也要在国内播出了,这之前王惠玲写过的《饮食男女》、《卧虎藏龙》、《人间四月天》都是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名剧,《卧虎藏龙》更是蜚声奥斯卡,有人说王惠玲是在全世界最有名的华人编剧。  相似文献   

9.
书香碟影     
《现代妇女》2005,(11):56-57
《向日葵》:导演:张扬制片人:罗异主演:孙海英饰父亲陈冲饰母亲上映日期:2005年10月剧情简介:上世纪70年代人的成长历程,献给我们的父亲。《向日葵》被导演张扬称为“北京胡同的故事”,讲述一个普通家庭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尽管陈冲扮演的母亲跨越几十年,但她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她年轻时就扮演过年老的角色,去年在《茉莉花开》中又扮演了章子怡的母亲。所以驾驭这样的角色没有任何问题,难怪导演张扬会选择陈冲……《警界争雄》导演:奥利维耶·马赫沙勒主演:丹尼尔·奥德耶热拉尔·德帕迪约安德烈·杜索里埃出品:(法国)高蒙公司上映日期:2005年…  相似文献   

10.
<正>曾经一点都不爱自己,只爱那个"第一"2005年,郑秀文拍摄完电影《长恨歌》后突然"消失"。电影票房不好无奈退隐?得了抑郁症?爆肥无脸见人?绝症离世?人们对她的突然消失,打了无数个问号。2011年底,郑秀文随电影《高海拔之恋2》回归,那个高高在上的、永远都在争第一的香港"女劳模",淡定随和,笑声飞扬。  相似文献   

11.
她是2006年"中国新锐导演计划"的获奖者;2008年她的第一部纪录片《登天一线》在全球145个国家拥有超过1亿个家庭订户的美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探索"频道播出;她参与拍摄的纪录片《女性·艾滋病》于2008年3月在中央电视台隆重首映……所有的这些成就都出自于一位25岁的新疆女孩,她的名字叫袁博。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0月,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在万众期待之下上映。电影的主角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她那段特立独行的爱情经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拂去历史的烟尘,少女萧红真实的面容呈现在我们面前。黑白素照上,她的五官并不像"女神"汤唯那样出众。略带浮肿的单眼皮、紧抿的倔强嘴唇,这似乎是一张典型女作家的脸,带着不入世事的冷僻和执拗。她的一生,是壮怀激烈的一生。只有短短31个春秋,却留下彪炳文坛的《呼兰河传》。她的一生,却也是苦涩  相似文献   

13.
冰凝 《当代老年》2014,(1):16-17
他,出生于广西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好学,成绩优异。25岁时,他到香港谋职,做了《新晚报》的副刊编辑。她,小他6岁,是名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在香港政府工作,拿着高他两倍的优厚工资。  相似文献   

14.
晓亭  欧儿 《现代妇女》2005,(4):12-14
关之琳被誉为"香港第一大美女",曾主演过《绝世宝贝》、《大腕》、《黄飞鸿》、《冒险王》、《锦绣前程》、《花田喜事》等影视剧,还是多家企业的形象代言人。4年前,关之琳与著名模特兼演员黄家诺相爱,因两人的特殊身份和相差8岁的"姐弟恋"而被炒得沸沸扬扬。他们的爱情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最终还是不敌"绯闻"而落幕。历经感情挫折遭遇″姐弟恋″也许是应了红颜薄命的那句老话,公认美女关之琳在感情上屡屡挫折,令她一度对爱情有了恐惧。她实在是太怕再受到伤害了,不敢再敞开自己的心扉,不敢轻易将自己的感情交付给任何人,直到她遇到黄家诺。20…  相似文献   

15.
她15岁便登上世界最著名的艺术殿堂,被世人尊称为“美与人性的使者”;在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她所领舞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更深深地震憾着全国亿万观众的心,她就是邰丽华,一位美丽聪慧的聋哑姑娘。  相似文献   

16.
正她像一个传奇——13岁成为全国女子体操全能冠军,也曾是女子花样游泳冠军,20多岁在澳大利亚当体育教练;偶遇成龙后,她挑战自我勇敢走进影视圈,一度成为香港红极一时的武打女星;在5个月前,她和小罗伯特·唐尼联手打造了《钢铁侠3》,并创下全球12.03亿美元、中国7.528亿人民币的票房奇迹,被媒体称为"好莱坞首位中国女制片人"。2013年10月中旬,她现身DMG筹拍的电视连续剧《甜蜜都市》开机现场,说《钢铁侠3》不过是1.0版本,中国电影联手好莱坞还将有2.0版!  相似文献   

17.
小笑话     
<正>旧华字典甜甜上小学二年级了,老师让大家买《新华字典》,爸爸拿出自己用过的,告诉甜甜可以用这个,甜甜撅着嘴特别不满意。爸爸见了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这本《新华字典》还是你爷爷给我买的呢。你看上面的购买日期,1989年!已经23年了,十分珍贵,你不要看外皮破了,这可是我们的传家宝。"一直低着头的甜甜这时抬起头生气地说:"老师让买的是‘新’华字典,可不是‘旧’华字典,你懂不懂!?"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夜成名"是所有艺人的期盼,也往往成为好多明星的瓶颈,因为对于很多一夜成名的人而言,是光环还是紧箍咒,谁也不知道。而对于李晟,还不敢给她戴上"一夜成名"的帽子,因为她早在十年前就已出道,早已不是新人;因为新《还珠格格》的回归或许只是一场烟花,经历瞬间的绚烂,因此李晟也  相似文献   

19.
正不仅爱读书,杨绛至今还笔耕不辍。在把钱钟书数量惊人的手稿,整理出来交付出版后,写了散文集《我们仨》,记录和回忆与钱钟书及女儿钱瑗一起生活时的情形,展现了知识分子在20世纪的境遇。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今年已经103岁了。现如今人们提起杨绛,总要提起她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20.
雅号之一:“华侨将军” 叶飞的父亲叶孙卫是福建南安人,母亲是菲律宾人,她有文化,会讲一15流利的汉语和英语。1914年5月,叶飞诞生在菲律宾奎松省。叶飞两岁时,母亲便开始对他进行英语教学。1919年,父亲带他回到故乡南安,叶飞被送到了深安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他又在厦门中学学习。课余时间,叶飞最喜欢读的是《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他还时常和同学们讨论时事政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成了他与同学交往的主题。1928年5月,叶飞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共青团厦门区委书记。从此,他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