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中,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被冠以“波普艺术家”的一批人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他们主张艺术家应该自由地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约束。他们甚至把城市的废弃物作为了作品材料,把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东西按照艺术构思拼凑起来,使之脱离原来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赵伟 《现代交际》2013,(1):65+64
在艺术行为中艺术家处于主体地位,对于艺术家的研究应该是多学科话语的立体审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应该关注艺术背后的文化及艺术实践过程及艺术主体。对于邵梅罕这样的民间艺术家来说,可以从历史生活空间、文化艺术知识、艺术作品三个方面考察,从邵梅罕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去认识她,在她的生活史中去记录,了解其文化艺术知识及其习得和艺术作品的内涵,这样能够寻找出一条"生活—艺术家—艺术作品—生活"的线路,确立艺术家文化视野的观察角度,从而更好地显示出艺术家与生活体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应该把所在的艺术形式都放到同一个平台上去看,前卫艺术,应该说是一种观念艺术,有些作品并不纯粹是为了欣赏。在中国,前卫艺术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许多中国的前卫艺术家纷纷到国外去发展,在美国,有些非常有名气的年轻的前卫艺术家就是中国人。前卫艺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能对一种艺术行为在平等条件下做出相应评价,那就会很客观。前卫艺术实际上是艺术家自身的生命实践,是要检验生命能否突破禁区,能否突破生命极限。有许多体育项目也是在表现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1 在认识云苏之前,我应该说自己是个披着艺术外衣的流氓。因为很多艺术家都是流氓,他们从女人身体里获得灵感,然后成为举世著名的画家。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实现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大美学工程。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不仅应该在物质意义上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应该在精神意义上使人得到伦理的和情感的教益与陶冶,有利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21世纪面向未来的趋势将是:人与地球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与精神的交换变为现实。这种趋势正对艺术实践构成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警觉的新兴艺术自然环境的迅速遭毁,都市生态状况每况愈下,激起了一股对环境问题警觉的新艺术浪潮。当今,最权威的视觉艺术家、雕塑家、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6.
小白  帅党 《女性大世界》2005,(5):136-137
艺术青年的面前,横贯着无数羊肠小道,只有一条通往艺术家,其他都是畏途,艰苦的长征之后,艺术青年终于成为真正的艺术家,然而盛宴并非就此开始。一个属于艺术的人,从不在人声鼎沸的时候停下脚步。艺术的道路也有千万条,迷宫一样的探险让艺术家悠然神往。我们使得以领略高品质的作品,与艺术家永远在路上行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应该是爱上他的特色,而不应该是爱上他的合乎某些标准。那些拿着尽度表格去挑选对象的人,并不是真正懂得爱的人,甚至也不是懂得生活的人。因为他们太现实,只看到表面的条件,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因素。──罗兰(台湾)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篇对女性主义、女性艺术,以及对女性艺术家"边缘化"进行阐述的论文。在琳达·诺克等先辈研究的基础上,对女性艺术的产生、发展、改变以及未来进行了群面的分析和理解,从中得到的领悟与浅见,并列举了几位女性艺术家对女性主义、女性艺术以及边缘化的见解,还有他们对女性主义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公关世界》2015,(2):98-99
从个人展览可以发现,其中不乏优秀作品,比拍卖场上许多作品的品质要高很多,但拍卖行却不会收。那么,画家如何能让自己的作品进入拍卖场,赢得市场呢?从拍卖专业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在主流拍卖场上不断有作品上拍,而且有稳定市场价位的画家才算真正进入了市场。其实,画家创作艺术品不应该都是为了赚钱,而且不为赚钱,甚至在贫穷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或许更有生命力。当一位优秀艺术家的好作品被收藏家、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其作品能够不时出现在拍卖场上被大家所青睐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0.
理发师小殷的故事让人深思:理不完的发,帮不完的人,可为什么,永远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忙,在那里累?为什么小殷劝说更多理发师与他一起免费为老人理发的努力总是落空?为什么半夜发病的老人不去找近在咫尺的邻居, 却要小殷蹬五分钟自行车赶过去救他? 也许我们不应该苛求那些拒绝和小殷一起做好事的人,那些冷漠的旁观者,那些不关心父母的子女……因为, 所有的人一开始都不是这个样子的,是生活让他们变成了如此这般。  相似文献   

11.
艺术策展人是指一种专门根据某个艺术主题思想筹集资金,选择艺术家组织一个展览的职业人群。这种职业在西方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了,这些人大都是由优秀的批评家、艺术撰人和艺术杂志的编辑担任。在二战以后,艺术独立策展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体制,并成为了对一个时代的艺术走向具有重要影响的职业阶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正在憧憬,探索着人生,他们要领略人生瑰丽的境界就应该走上美的旅程。本文就青少年生活情趣的丰富、形体美的塑造、创造型个性的培养三个问题和美育的关系作些初步的探讨。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家和艺术家席勒阐叙的著名论点:“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它的思想基础和我国学者近年来关于马克思对未来人的理想是审美的人。”的研究成果相通。“人只有在美的王国中才真正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13.
人作为人而能成为人的关键所在是人精神性的存在、自由性的存在、创造性的存在。因此,公民意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对"人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上,教育的指向应该是探讨和实践"人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论和"人可以是什么"的方法论,进而探讨和实践"国民精神应该如何重塑"、"公民素质应该如何优化",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他们对终极信仰的追求,生成和优化他们的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是那些具有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鼓励孩子创新,是大人的一种教育责任;而会鼓励孩子创新,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和境界。也许人们没有忘记,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跳高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以背越式”飞越了2.24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爱好绘画的青年,并打算用自己人生辛勤耕耘的人,几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么样寻找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探索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力争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跨越2000年的今天,艺术的发展在经过了现代主义之后,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在许多艺术家力争保持个人风格,或追随国际艺术潮流的同时,一个艺术青年,应该把视觉看在何处?应该把价值支点撑在哪里?又应该把自己的生长点放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巴比松、美国的苏荷、还有德国的达豪和沃尔普斯韦德都聚集了一群艺术家在那里进行艺术创造。这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整合,也是顽强而又具有远见和创造力的文化现象。北京东郊的宋庄同样因为聚集着众多的艺术家而显现出异常活跃的艺术氛围,引起国内外文化界乃至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而近50位女艺术家的入住,更使这个艺术圣地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7.
正90后创业者陈茹萍是个很酷的女孩,但是她最终选择了隐居深山生活,她以植物为载体,手工赋予植物艺术生命,传达自己的艺术观。她放弃了出国和在城市发展的许多机会,与爱人陈杰思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福建诏安一个小河岛上安家。他们在深山中过着许多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神仙眷侣、事业有成的"植物艺术家"的生活……另类的酷女孩,我就是那个"植物手作人"  相似文献   

18.
绘画艺术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且不断发展着。绘画艺术受特定的文化氛围影响,其艺术作品也自然而然会体现出艺术家本质特性因素。其中,情感因素的影响如同看不见的细线,成为影响绘画艺术的诸因素之一。丹纳曾指出:"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任何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是按照这一规律产生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更是以其独特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传达着不同艺术家的内心情感。而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也就缔造了不同艺术家的情感,从而在绘画艺术中出现了不同样式的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将各种教育内容以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学生个体社会化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班级,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现实的生活。初中班主任应该带领学生播种、耕耘、收获,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融合、相适应的人,其次是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人,科学、艺术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文中试图从初中班级管理和初中班主任工作艺术两大方面阐述新时期、新理念背景下如何做一名闪烁智慧光芒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20.
艺术家经纪人,他们出现在各种艺术沙龙里,挖掘尚未展露头角的艺术新锐,为他们出画册、办展览;他们利用各种媒介的力量,赋予古旧的艺术作品全新的价值。他们是买家与卖家的红娘,为买家推荐艺术家与作品,为卖家寻找合适的买主。他们要同时扮演艺术鉴赏家与财务顾问的角色,为客户分析艺术作品的价值、缺陷与投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