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旅诗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蔚为大观。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类别,行旅诗以其特有的成绩奠定了在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地位。本文以行旅诗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上来考察其在魏晋南北朝各个阶段发展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霸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而特殊的机构和政治现象,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霸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出现,导致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的削弱;幕府机构和公府机构的高度膨胀;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和洛阳工学院薛瑞泽博士相识,已有不少年了。薛瑞泽博士出身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名家高敏先生门下,在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长期工作,参加了《洛阳市志》、《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等书的编纂,成绩显著。转到洛阳工学院后,1997年出任该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所长,专心于历史文化研究。他自研究生时期就注意探索魏晋南北朝的婚姻史,十余年间,陆续发表了《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试论三国婚姻的政治性》、《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法规》、《魏晋北朝婚姻中的二妻现象》、《试论魏晋南北朝再婚问题》、《北朝婚姻简…  相似文献   

4.
浅析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 ,是精神自由和解放的年代。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分析 ,展示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丰富性 ,以及它对中国整个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中国文化和美学长期孕育、共同铸造的一个美学范畴。所以,它有一个漫长的孕育、生成的历史过程。本文所述评的,只是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段,即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的意境研究概况。目前的意境史研究大多从唐代开始,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本文认为,魏晋南北朝是意境意识的觉醒时期,唐代完成了意境范畴的创构,到宋代则是意境范畴在文艺批评和理论领域广泛使用的扩展时期。中古时期意境研究,是意境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史撰述探析王记录,朱华忠一、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自司马迁创立纪传体通史著述以来,唐宋时期又出现了撰述通史的高潮,各种体裁的通史著述纷纷出现,蔚为大现。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通史撰述的情况又如何呢?翻检迄今为止所出版的中国史学史专著,...  相似文献   

7.
援儒入律,尤其是法律对孝道的强化和维护,并将之贯彻于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一个主要特点,使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具有明显的维孝功能,使之成为一项有力的统治工具,迫使人们去遵从并力行孝道。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审美理想发生转折的时期。就形象的形神关系来说,在先秦与两汉,人们对于形象的理解基本上是表象性的,从两晋的陆机,经过东晋的顾恺之,南来的宗炳,以至南齐的谢赫,形神理论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轨迹甚明,从注重形似到注重神似,从追求外貌的酷肖逼真到追求内在审美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所以能完成这个转化,是同当时盛行的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和玄学理论密切相关。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与山水画作为独立的审美形象出现在艺术领域之中,为艺术形象理论的审美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玄学作为魏晋南北朝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思潮,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诸多方面,使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态势。通过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家的审美取向、创作思想和创作倾向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揭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潮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时期.该时期的两晋南北朝时,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统治阶层——士族.士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严格士庶之分,在婚姻上最讲门第,所以前人在论及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时,几乎有一个相同的看法,即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视门阀的社会,婚姻最重视门第.日本人山川丽认为“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婚姻方面又最重视门阀等级.”瞿宣颖也强调“魏晋之际社会重视门第,故论婚姻必求高门,否则不为人所齿数也.”今人孙晓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婚娶重门第是婚姻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李晖在《古代婚恋杂谈》一书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所发展,但并未进行理论概括,此外还有许多同类观点,不再—一罗列.如果说两晋南北朝社会上重视门阀等级内婚,我则完全同意.但上述看法似乎又告诉我们,三国时期在婚姻上也极重视门阀等级内婚,对于这一点,我则不敢苟同.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研究,我认为,三国时期的婚姻并非极重视门第,门阀等级内婚仅仅处于萌芽阶段.魏晋南北朝婚姻极重视门第的提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五十年前所作《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精辟地论述了魏晋时期饮酒及服用寒食散这两种影响很大的社会风习;余嘉锡先生的《寒食散考》更详尽地考述了这一社会恶习。前辈大师的论述对深入研究和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面貌有极大的意义。笔者不避粗陋,拟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不衰的、与饮酒服食相比在影响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赌博之风及其特点作一些论述,以就教于硕学方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法制史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妇女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对婚姻政策、礼仪法规、司法案件、人身及财产权利等,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胡子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男性美的标志之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胡子却颇受众人冷落。男子无须或少须的阴柔之美逐渐得到魏晋南北朝人的青睐。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男宠受宠、宦官势力膨胀以及少年玄学家的崛起有关。  相似文献   

14.
美术发展史上,隋唐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重要是时期。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士人园林的独特风格。文章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隐的出现与流行,是士人园林得以萌生、发展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姚伟钧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急剧变化、动荡的历史时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社会的演变而引起的饮食文化的变化加以论述。一、饮食文化总体特征一定的饮食文化发展水平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据《三国志》、《晋书》等文献记载,魏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传统儒道文化所持自然观念进行的批判。从汉魏时期的自然与名教之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与因果论辨,佛教的批判发挥了最为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苗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65-67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民间诸葛亮神秘怪诞的形象。作为俗文学,作家的审美趣味必须迎合读者(民众)和历史的需要,反映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倾向。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诸葛亮神秘怪诞形象的萌芽,正是接受美学中所提到的“视野融合”这一重要原则的体现。魏晋南北朝的诸葛亮故事接受的神奇化特征,表现出这个时代追求奇异美的审美趣味与趋向。  相似文献   

19.
《宋书》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复音形容词的重要语料。从语义上,采用同义联合、近义或类义联合、反义联合和平行联合;在词性上,采用名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等构成形容词。其复音形容词发展趋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词汇复音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单音形容词向半自由语素的演变,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复音化水平的提高。其复音形容词产生的内部原因是中古时期是汉语复音化的加速时期,外部因素首先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汉语词汇复音化,其次是中古时期骈骊文风的盛行,民族融合与佛教用语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大量复音词产生。  相似文献   

20.
魏晋玄学与绘画姚汉荣中国绘画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具体说,飞跃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山水画的兴起。在此之前,主要是人物画,山水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没有成为独立的画种。到了魏晋南北朝,山水画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而且在以后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