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述了汽车用表面处理钢板的种类及特征、高强度钢板的成分设计原理;阐述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相变组织强化、晶粒细化强化、冷加工(位错)强化机理.以低成本制造合金化热镀锌防蚀钢板,稳定增加使用量,用于汽车车身内外钢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昆钢镀锌板的显微组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观察到了很薄的铁锌合金层,找到了镀锌层和钢板界面形成Fe-A1或Fe-A1-Zn合金层的证据.同时对镀锌、彩涂层中一些典型缺陷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缺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检测设备对金属板材凹凸表面、边缘面等特殊部位缺陷检测困难、识别率低等问题,课题组提出并设计了金属板材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通过CCD相机获取待检测部位图片,使用以Inception V3模型为主的迁移学习算法实现对缺陷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出金属板材一般及特殊表面缺陷,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械零件表面瑕疵检测问题,将机器视觉技术用于零件表面图像瑕疵的提取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 优化算法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的零件缺陷图像智能分割算法,精确定位了机械零件表面的瑕疵区域。缺陷的形状特征 是判断其类型的重要依据,提取缺陷的形状特征,设计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来检测划痕、裂纹、砂眼等表面瑕疵。研究结果 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实验数据库上达到90%以上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工业印刷品表面缺陷检测时误判率高、检测效率较低以及缺陷区域信息有限等问题,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erona Malik(P M)非线性扩散模型与图像差分模型配准的印刷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线性扩散模型,在维持非缺陷区域平滑程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待测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将原始图像与扩散后图像做差分运算以增强缺陷区域的对比度,从而得到差分图像;然后,将差分图像与标准模板图像进行配准,检测得到缺陷所在的区域的特征值,以便对印刷品印刷质量进行分析;笔者搭建了实验平台,来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并且有效地将印刷品表面的缺陷检测出来,准确率高达99.97%。该项研究能够满足印刷品生产质量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码印花生产过程中织物上出现的白丝、斑点以及褶皱等表面缺陷问题,课题组设计了基于加速鲁棒特征算法的印花织物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主要通过加速稳健特征算法(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来进行图像配准;采用双向唯一性匹配法减少误配点,实现图像精准配准,并通过差分算法来提取缺陷信息。实验采用多幅图像对改进SURF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系统对印花织物表面缺陷的检测精度达到98%,达到了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金属与型壳界面作用对精铸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金属与型壳界面作用对精铸件表面粗糙度和粘砂缺陷的影响。面层涂料中加入少量氧化铁,可有效地防止钢铁精铸件的表面粘砂缺陷。  相似文献   

8.
为了控制产品质量,保障织物的美观和舒适性,针对织物表面的缺陷,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L0梯度最小化和K Means聚类的缺陷检测方法。主要分为2个步骤:首先,使用L0梯度最小化将缺陷图像进行平滑,去除背景纹理的影响,保留图像较大的边缘;然后,使用K Means聚类对平滑后的图像进行聚类,从而分割出缺陷区域。将该检测方法用于纺织厂收集的缺陷图像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出织物表面缺陷。该项研究提高了检测效率,满足织物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钢结构厚板工程中脆性裂纹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研究了钢材厚度与断裂韧性的关系.采用三点弯曲试样,利用厚板钢材Q345B在低温下对结构进行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试验选取了不同的钢板厚度、不同的试验温度和沿厚度方向不同的取样位置,分析了断裂韧性随钢板厚度、试验温度与取样位置的变化规律,并采用Boltzrnann函数对断裂韧性随温度变化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各厚度钢板的韧脆转变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厚板的断裂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厚度较大的钢板其断裂韧性相对更差;沿厚度方向从表面到中心位置,断裂韧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对边部线状缺陷的产生机理,通过高温压缩和高温拉伸热模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种的高温两相区变形抗力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种在两相区内的变形抗力不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存在明显的拐点现象。两相区内变形抗力的降低引起该温度下金属不均匀变形,从而在钢板边部形成皱褶,最终形成边部线状缺陷。通过调整变形温度避开两相区变形,从而避免边部线状缺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