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 为了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再生产运动,需要对贯穿和支配它的最一般规律的具体作用形式作出分析。我认为,两大部类生产相适应地平衡发展,是社会再生产最一般的规律。这不仅因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最基本条件,而且从社会总劳动必须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上,也可以看出两大类平衡发展是极高度的抽象规律。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即从分析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开始,来创立他的博大精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着非常深刻、非常严密的科学道理的。而他创立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则是从使用价值上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两个部类,从价值上把  相似文献   

2.
商品流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锐利武器,它不仅对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是有效的,而且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也有指导意义。我们要以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为指导,结合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规律,以推动商品流通体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按照产品使用价值的不同,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这两  相似文献   

3.
一、各个社会形态有其所固有的第一与第二部类对比关系的规律马列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中指出:一切社会形态的社会再生产都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而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必须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是因为要维持和扩大社会的再生产,第一部类或第二部类各部门之间,以及两大部类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交换,形成社会产品的不断对流运动:第一部类所生产出来的年生产物中,一部份用以补偿部份或全部消耗掉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保证简单再生产;另一部份则作为劳动  相似文献   

4.
第三产业清洁生产与第一、二产业清洁生产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关于物质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论证了第三产业清洁生产与第一、二产业清洁生产的主要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探讨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四化”建设中,要不要坚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搞“四化”建设必须坚持生产资科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马克思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两大部类之间产品交换的平衡关系;二是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图式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社会生产按照一定速度增长的基础和出发点,而恰当地确定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又是实现两大部类之间平衡、协调的必要条件,如果两大部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的不恰当,那必然会使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不仅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交换的平衡条件,而且要认真研究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问题时,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这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  相似文献   

7.
<正>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社会资本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般规律,但在两大部类增长的关系问题上,后人众说不一。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生产价格规律作用条件下,对两大部类生产的增长方式略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正确的宏观控制,需要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社会总积累与总消费的合理比例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以经验来处理这个问题,难免出现积累率过高或消费增长过快的弊病,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本文试图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基本依据,从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相关关系对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制约入手,在量值上确定社会总积累与总消费的合理比例。一、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相关关系拙文《论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相关关系》已经得到如下结论: 1.在平衡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任何一个周期中,两大部类资本积累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二者呈反向变动。其量值关系为: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论十大关系》和其他有关文章中,伟大领袖毛主席精辟地阐明了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关系的理论,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基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的原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社会上由于分工而出现的形形色色产品的生产部门,按其生产品的主要用途,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这两大部类要进行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除了本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六十年代以来,有关论著非常多,但至今未获得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反省: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以往的研究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有关基本理论,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探求能表现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相关关系的数学通式,并从社会总积累如何分配于两大部类这一角度,观察社会总积累状况与两大部类积累状况三者间的相关关系,需要说明,本文所论仅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不当之处,敬祈教正。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川流不息、错综复杂的运动过程,其平衡条件统一的基本公式反映了各种类型再生产两大部类间最一般、最本质的联系,总括了他们产品平衡和交换实现的基本条件。斯大林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许多基本原理,不仅对于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是有效的,而且对于分析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探讨社会再生产平衡条件统一的基本公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计划工作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运输业的论述,从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这三个方面,探讨了运输业的特殊性质及其作用。作者认为,运输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平衡是两大部类平衡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二大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完全符合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3.
充分认识农轻重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农业和工业,或者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极密切的内在联系。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达到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重工业主要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业和轻工业则主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或普遍规律。其理论根据归纳起来是:(1)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卢优先增长;(2)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也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3)马克思、列宁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假设计算出来的公式结论是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增长更快。我认为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成为客观规律,更不是普遍规律。相反,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才是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经济科学通常的定义,生产是“人为了创造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而作用于自然界物质的过程”。这是简单意义上的生产,指物质生产,而且仅限于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生产。马克思在分析再生产过程时就是这样区分社会生产部类的。这种方法也用于阐明基本经济关系。实际上,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生产并非全部社会生产。没有一个历史时代不生产杀人工具——武器,而武器不能算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包括精神生产在内的非物质生产电可以这样说,它存在于任何历史时期的经  相似文献   

16.
生态补偿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总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生态服务,生态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产生了以物质产品生产功能为主和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的区域分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物质产品与生态服务之间建立起等价交换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制度安排为生态建设者和受益者、生态破坏者与修复者之间构建一个"虚拟市场",为不同主体功能区域之间搭建起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存在着第一部类生产和第二部类生产的关系问题。两大部类的关系集中地反映在两大部类的价值补偿和实物形式的补偿问题上,也就是两大部类可以交换的部分,即Ⅰ(V m)和ⅡC的关系上。正因为如此,列宁强调说:“甚至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也有ⅠV m和ⅡC的关系吗?”斯大林也明确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一切基本  相似文献   

18.
列宁依据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及在社会总生产发展过程中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占优势的观点 ,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出的却违背其观点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公式 ,提出了批评。而在其基础上重新编列出了切合实际的 ,又完全反映马克思观点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公式。只可惜它包括在列宁早期的一篇手稿中 ,该手稿又长期被认为永久失落 ,直到列宁逝世后 13年的 1937年才被发现 ,其中笔误颇多 ,需要勘正。  相似文献   

19.
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即第二部类这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二部类的产品用于个人的消费。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工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一部类,轻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属于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从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看,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一般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开始时采用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反映了批驳“斯密教条”这个思想史上的原因,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他后来在《资本论》第二卷第Ⅷ稿又采用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Ⅰ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的顺序,却是更为合理的.这种顺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