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泛化亲属称谓系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介于亲属称谓与社会称谓之间的一种称谓,试分析泛化亲属称谓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运用“异化法”与“归化法”探讨其翻译,并提出: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泛化亲属称谓的翻译应以“异化法”为主,“归化法”为辅。  相似文献   

2.
试论维吾尔语和田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田方言作为维吾尔语结构、功能及文化上的变体 ,它的亲属称谓系统总体上与维吾尔标准语保持了一致。但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宗教氛围、妇女地位等综合因素 ,和田方言保留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特点。如亲属称谓方面 ,它有称谓数量少、称谓方法较原始、男女和长幼称谓区分严格等称谓特点。  相似文献   

3.
汉英称谓系统的表现类型和使用特点各有不同。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此外,汉语的亲属称谓泛化与头衔性称谓偏好极具特色,而英语的亲属称谓与头衔性称谓不仅种类少,且其使用范围也受到相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古埃及人的亲属称谓诸语词来源各异、构造有别 ,从中反映出古埃及人的亲属称谓系统属于一种带有部分爱斯基摩亲属称谓制色彩的苏丹亲属称谓制 ;其中女性或母系亲属的细致区分又是古埃及人亲属称谓上的一个特点。古埃及语中的核心亲属诸称谓在文中有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村的亲属称谓在城市化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章通过对一个村庄亲属称谓词使用情况的调查 ,从父母称谓、夫妻称谓及其他亲属称谓等方面入手 ,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及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6.
亲属称谓系统是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藏语称谓系统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四川康区的藏族亲属称谓所表现出的特点反映了当地藏族的家庭结构及社会习尚。  相似文献   

7.
汉英亲属称谓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 ,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 ,更蕴涵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该文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对比 ,认为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等级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亲属称谓是词汇系统中颇具特色的主题集合之一.本文分别从"长辈"、"平辈"、"晚辈"、"其它"四个方面归纳了吉安方言的亲属称谓,并分析说明了其特点及一些特殊称谓词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有着很大的差异。《红楼梦》中包含了繁复的亲属关系称谓,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作为例子,利用称谓、文化及语用原理对亲属称谓的翻译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天祝土族亲属关系及其称谓作了分析。认为天祝土族亲属称谓往往因血缘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还借用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亲属称谓,从而形成了独有的亲属称谓系统。  相似文献   

11.
清江流域的亲属称谓主要有宗亲称谓、姻亲称谓、亚亲称谓和仿亲称谓四类。这些亲属称谓在使用上有泛化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形象化的特点,并随时代的变迁而产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舟山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方言亲属称谓是舟山亲属制度、地域文化的语言反映。在实地调查舟山方言亲属称谓的基础上,从宗亲亲属称谓(包括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外亲亲属称谓和姻亲亲属称谓三方面对舟山方言亲属称谓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描写,并从中归纳了舟山方言亲属称谓长幼有序、里外分明、男女有别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汉语亲属称谓是标明汉民族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汉语有非常严密的称谓系统,亲属称谓和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使用也很广泛。古汉语的亲属称谓非常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和血缘关系。随着旧事物的消失和新事物的出现,那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亲属称谓词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本文拟以《说文.女部》字中的亲属称谓为对象,探究这些女部亲属称谓词的发展演变情况,主要有女性长辈亲属称谓词,包括从秦汉传承至今的女性长辈称谓词、由女性长辈亲属称谓词变成老年妇女和一般妇女的称谓词、词义和用法发生演变的女性长辈称谓词;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包括秉承古义的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词义扩大的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和后代逐渐消失的女性同辈亲属称谓词;女性晚辈亲属称谓词,包括从秦汉沿用至今的女性晚辈亲属称谓词、词义和用法改变的女性晚辈亲属称谓词。  相似文献   

14.
浅议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称谓形式。因此,系统探讨亲属称谓的翻译很有必要。异化与归化实际上是以译者所选择的文化立场为基点加以区分的。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两者都是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口寨村侗语的亲属称谓为研究对象,力求在对口寨村侗语亲属称谓全貌进行系统描写的基础上,梳理其亲属称谓与亲属关系的对应情况,总结侗语亲属称谓的特点,同时从侗语亲属称谓系统的某些特殊现象挖掘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亲属称谓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空间内有多向度的表达。通过对安徽无为县程氏家族的亲属称谓制度的详细考察,我们发现,程氏家族特殊的亲属称谓在其发生机制、社会功能及历史沿承方面都与汉族原生态的亲属称谓有着明显区别,其是一种次生性、社会情境异化型亲属称谓制度。  相似文献   

17.
称谓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代表了一定地域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但是由于地域方言的不同,各地区的亲属称谓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休宁话作为徽州方言的一个分支,其亲属称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特点。休宁话亲属称谓的划分、休宁话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泛化的一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缅甸语亲属称谓非常丰富,语义特征复杂,语义层次多样,可分为辈分、称谓人性别、亲疏、称呼场所、长幼、称呼方性别、古今等义素成分。缅甸语亲属称谓词的义位容量很大,部分称谓词有17个以上义位。但是,其构词能力较弱,在语义组合方面有不同于其他名词的特点。缅甸语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场具有多样性、密集性和封闭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 ,试图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自称tǎǎi43 don55“傣端”的白傣系一个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而居的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有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主体分布在越南,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州金平县中越边境一带,老挝也有部分分布.白傣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的文字.白僚语亲属称谓是白傣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其他傣族族群的亲属称谓不尽相同,透过这些亲属称谓可以映射出白傣族群的亲属制度及基本婚姻形态.文章着重讨论白傣语的“九族”制亲属称谓系统,并对称谓中“对称与引称”“专称与通称”“敬称与谦称”“从属称与扩展称”等类型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