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林石是雕刻艺术创作的优质材料,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艺术用石。通过艺术加工和艺术创新使巴林石焕发生命活力,展示文化内涵,实现价值并成倍升值。巴林石艺术创新主要包括艺术思维创新、艺术风格创新、艺术产品创新。笔者从艺术角度谈谈对巴林石雕刻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巴林石作为一种资源型的特殊文化载体,在巴林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度经济效益胜过文化效益。文化附加值在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发展中挖掘不够,导致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缺乏文化品牌的现象。这点制约了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挖掘巴林石文化价值和增强巴林石文化附加值,使巴林石文化和巴林石文化产业从目前初步形成的规模经济向品牌与产品文化附加值方向转型,这是巴林石及巴林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巴林石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掘以来,经过了近30年的研究、宣传,它已经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而是赫然跻身于四大名石之列。它出世晚,蕴藏丰富;它绮丽的外表和深藏的意蕴逐渐被认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本文讨论巴林石的美,也就是它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巴林石雕刻艺术是一门新生的艺术门类,随着70年代巴林石的大量开采和石价的不断走高,巴林石的文化市场也不断走向高潮,一些追求梦想和艺术的雕刻者们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一些有思想有创意的作品应运而生,在巴林石艺术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巴林石雕刻文化的承载功能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尚玉文化,中国有着近万年的用玉传统。作为中华软玉之一,巴林石是中华祖先最早开采和利用的美石之一。它的开采与利用上限,可以直接上溯到距今8000年以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兴隆洼文化巴林石制品的出现,与我国玉器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密切相关。到了公元10世纪初至13世纪初,契丹建辽期间,巴林石制品大量出现,成为辽玉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本文重点对出土的辽代巴林石器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做出分析和探讨,以便于我们今后对巴林石质地玉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巴林石文化作为我市独有的文化现象,对赤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赤峰应加大对巴林石文化的开发力度,使其对赤峰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简介程铁峰,艺名铁斗,1970年4月出生,美术专业毕业,1986年师从雕刻大师李矛矛从事巴林石雕刻专业,1996年创办赤峰市灵石斋铁斗工作室至今,现为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中国巴林石协会会员、赤峰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赤峰学院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8.
三星黄牛此雕件是用巴林石极品福黄石精工雕制而成。圣人夜坐,静读纬篇,诗词名句,妙语佳篇,喜悦情溢,浮想联翩。精神思想伴着香炉腾起的云烟,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程铁峰,艺名铁斗。 1970年5月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自幼酷爱美术,先后就读于赤峰市职业高中美术班、昭盟师专(现赤峰学院)美术系:1986年进入赤峰第一工艺美术厂工作,师从李矛矛大师从事巴林石雕刻;1998年创办“赤峰市铁斗雕艺工作室”至今。  相似文献   

10.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6):F0003-F0003
作者简历: 崔连魁,1957年生于赤峰市巴林右旗。现为赤峰市书画院副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赤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赤峰巳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巴林石协会艺术顾问、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历届内蒙古篆刻展评委矿。  相似文献   

11.
1998年7月1日,“会归纪念玺”带著内蒙古680万各族青年对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各界青年的深情厚谊,落P香港。这一“向香港特区政府、香港青年敞赠‘回归纪念玺’活动”是由内蒙古青联、内蒙古兴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儿女杂志社共同创意策划并发起主办,由香港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协办的。“回归纪念玺”采用享誉中外、普被成吉思汗赞为“腾格里朝鲁”——意为天赐之石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特产巴林石精心雕琢而成。“回归纪念玺”晶莹剔透,斑斓绮丽,润泽细腻。印高70厘米,面宽29.6厘米,田面29.6厘米×29.6厘米,重110公斤…  相似文献   

12.
山.注视     
克莱齐奥 《社区》2009,(32):49-49
我想谈谈实在的美,谈谈人的眼睛,例如山,例如光。 阳光下,它很大,它的石壁,它的褶皱,它的沟壑,它的覆盖着易碎泥土的缓坡。它的雪崩似的滚滚尘埃。它在光的中心,它像盐,像玻璃一样闪亮。它岿然不动,  相似文献   

13.
李沅 《金陵瞭望》2011,(7):10-22
它迅速,以最直接的亮相将城市的故事与文化精彩呈现。 它缓慢,以最温柔的表达把城市的氛围与居民悄悄浸润。 它有着坚硬而沉默的外表,你却党得它定有鲜活生动的灵魂,热情交融。 它承载深厚而久远的内涵,你却觉得它质朴亲切得可以拥抱,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4.
找风     
《阅读与作文》2009,(1):64-67
“树儿见它摇头,花儿见它弯腰。水儿见它皱(zh&;#242;u)眉,云儿见它就跑。”小朋友,猜一猜,它是什么?对,它就是“风”。风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风就在我们的周围,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找到它。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找风”,好吗?  相似文献   

15.
小羊吃草     
一只饥饿的小羊走在沙漠中,不久它发现了两片草地A和B,它先向A草地跑去,当它到了A草地附近时,它发现草地B比A更茂盛,它就放弃了A而奔向B。当它来到B草地附近时,结果发现B还不如A茂盛。然后它又返回往A草地跑。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有一种植物,它不但形状长得奇丑无比,而且它的茎、叶和皮都含有巨毒的汁液,一旦人的皮肤沾上这种毒汁,会被严重刺激而过敏,最可怕的是,吃下它的三枚果实,就足以致命。因为它丑陋,因为它有毒,所以人们讨厌它、畏惧它,并为它取了一个难听的名字:麻疯树。麻疯树原生长在中美洲,  相似文献   

17.
范泽木 《社区》2011,(26):25-25
随遇而安。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窗棂上的那棵小草。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为何会来这里。我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露出小小的嫩芽。阳光下.两片嫩芽显得虎虎有生气。那种翠绿的颜色让我兀地感到生命的气息。随着天气不断变热,我不禁担心起来。它迟早还是要枯萎的吧。没想到我的担忧恰恰是多余的。它不仅没有萎缩,反而越来越有生命力了。它的根须已经扎入窗棂的泥土里,它的叶子越来越肥,就像一个虎头虎脑的娃娃。  相似文献   

18.
月亮在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品中通常用来象征贞洁、辉煌、忠贞不渝、美丽、爱情。另一方面它也有许多的贬义,如它有圆缺盈亏,它暗淡丑陋,它使人和动物情绪波动,它跟坏人也有联系,它靠反射太阳的光芒而发光,它冰冷,月蚀是不祥的预兆,月亮还是一个会惩罚、报复人的形象。此外,中西方文学中还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比喻也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9.
温馨     
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每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某种情调吗?是某种氛围吗?是客观之境?抑或仅仅是主观的印象?它往往在我们内心里唤起怎样的感觉?我们  相似文献   

20.
《山西老年》2016,(4):43
比熊犬半岁后,可以让它适当地与外界接触来提高自身抵抗力。外出后比熊犬总是变得脏兮兮,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它洗澡清洁一下。对于初次洗澡,比熊犬总会产生一些恐惧感,它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我们不安抚它,或者强制让它洗澡,那么很容易让它产生对洗澡的阴影,想要降低它的恐惧感,从而喜欢上洗澡,我们需要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