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作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主要开拓者和旧金山启蒙运动的促进力量,其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学的影响,威廉斯的诗歌吸收了中国古典诗学中"目击道存"、"即物即真"的道家诗学立场,以摆脱欧美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束缚,并通过"所有观念都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创作原则加以体现,最终得以形成独特的客体主义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2.
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西方大量文学理论涌进中国的时候,一个西方的诗歌流派——“意象派”给学术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学者们主要不是对西方“意象派”创作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意象派”诗人声称他们是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正如意象派的代表诗人庞德就指出,读中国诗歌即可明白什么是意象派。他们还翻译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等人的诗歌,事实上,英美意象派的诗歌,确是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些影响。其实,“意象”本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历史悠久的范畴之一,不但在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论和艺术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文学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欣赏古诗早已成为中国人修养的一个部分,但是要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美,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审美知识与审美经验,否则就如马克思讲的,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的。前些年,不少古典诗歌出版物,在古诗赏析方面做...  相似文献   

4.
洪树华 《江汉论坛》2003,(10):66-68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众多的原型意象之一,它反复出现于诗歌中,如同许多网结一般联缀着诗歌的传统,传达出不同诗人的独特的审美的情感体验,注入了诗人的新鲜的血液,积淀了民族的原始心理内涵.在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牛郎织女"的原型解读中,我们看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原型意象具有两个显明的特性民族性与增殖性.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0,(5)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从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中"分离"出来不仅是出于研究策略的选择,更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国诗学之特质以及中国诗歌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有关;近年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的发展现状说明,正是在比较文学之"主题学"研究之观念和方法论的引领下,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研究才有了不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6.
肯尼斯·雷克斯洛斯(王红公)是美国现代诗坛中推介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翻译并创作了许多与中国古典诗歌有关的作品,中国文化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追寻肯尼斯的创作和翻译生涯,探寻其诗歌中的中国意象和禅宗意境.  相似文献   

7.
对时间生命意识的表现 ,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主题之一 ,它赋予中国古典诗歌最为感人的生命情调。时间生命主题在古典诗歌中 ,展开为及时有为、及时行乐、惜春悲秋、同情悲悯、超越努力等几个方面 ;并在这几个方面 ,对 2 0世纪新诗施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光宣诗坛既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总结期.传统诗人古典诗歌的眷恋使整个诗坛弥漫着浓厚的复古气息,唐宋兼采、师法百家.尽管光宣诗人对古典诗歌的复古态度一致,但各派理论仍存在明显差异.同光体诗人论诗的宋诗化,中晚唐派诗人论诗的唐诗化,其理论都别具一格."厚古薄今"诗学观彰显了传统诗人对古典诗歌深深的依恋和怀念.光宣诗人在复古的浪潮中铸就了晚清古典诗歌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戏剧以"曲"为依托来演绎故事,"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核心和灵魂,而"曲"就是诗歌的一种形式,所以中国古典戏剧不可避免地具有浓郁的抒情写意的诗歌特色.实际上,中国古典戏剧从它的母体--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古典戏剧的外部形态考察,还是从它的内在精神细究,或者从它的表演形式探讨,诗歌都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对庞德及其《诗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洁 《山东社会科学》2005,(11):114-116
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西方诗坛上影响巨大的诗人。他热爱中国文字、中国古典诗歌,信仰中国的儒家思想,一生中为理解中国诗歌和儒家思想,为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文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一切都可以从他对儒家经典的翻译及其著作《诗章》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在学界强烈关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命题的大背景下,新诗创作与古典诗歌资源之间的关系理应引起我们瞩目。新诗创作至少有一只脚是踩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上的,从古典气味浓厚的戴望舒、余光中等一直到"朦胧诗"及其以后的现代汉诗写作都没有例外。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诗歌的脉络不仅没有在新诗创作中断绝,而且,新诗最终、也必将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最终、也必将会成为民族诗歌血脉潜流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文学史上,西方诸国以叙事文体最为发达,而东方的中国却以擅长抒情文学著称。中国人奕世不废的言志抒情载体则是诗。前人常说:“诗莫备于唐,诗莫盛于唐。”唐诗正是从诗歌音律关的总结性创造,到中国古典诗歌体裁之集大成,以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段及风格流派等方方面面,使中国古典诗歌进入了巅峰时期。本文以唐代诗歌艺术对于日本汉诗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选取在唐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竹”为研究角度,深入探究以白居易诗词为代表的唐代文学对于日本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崔向荣 《船山学刊》2010,(1):137-140
情景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一对重要的诗学范畴。本文结合中国古代相关诗论和具体诗例,从心物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歌情景关系的实质、情景结合的成因以及情景关系呈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来,叶嘉莹女士先后在台湾、美国与加拿大讲授中国古典诗词,曾于1979年回祖国讲学。1980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著作《迦陵论词丛稿》。作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古典诗词与古典文论,对于古典诗歌与古典文论的研究,对于比较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一、从庐山外望庐山,用西方文艺理论来探索中国古典诗词,嘉木显,美竹露,时有新意  相似文献   

15.
卞之琳在翻译中对照、回望古典诗传统,发现魏尔伦与象征主义诗歌中的“亲切”与“暗示”这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正是中国旧诗词的长处,是卞之琳对传统中“亲切”、“暗示”这两种优秀质素的重新发现,这是一种独属于卞之琳话语系统的个人“发现”,形成了他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同时,卞之琳将这两种优秀质素用于自己的诗歌建设,形成独特的诗歌特点,亦成为对新诗自身传统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经验,往往能和陶渊明田园诗以及其他与田园相关的古典诗歌相印证.历代家不太熟悉农村生活,偶有注释不够充分或者注释错误之处.本文讨论陶渊明诗、黄庭坚诗注释数例,意在说明农村生活经验与农业生产知识,对于鉴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田园诗应该是有益的.但这并不是说为了鉴赏古典诗歌,必须要有农村生活经验,因为那些经验已经记录在古今的农学文献里,成为容易获得的知识.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写实的性格和深厚的生活气息,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往往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条件.农村生活经验及农业生产知识,只是鉴赏相关古典诗歌的必要知识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像汉字是世界上最善于表情达意的文字一样,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性也体现在诗的形式本身,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中也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诗韵与心韵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孟祥鲁先生在大学中文系除讲授古代汉语基础课外,还开设中国诗歌声律学专题课程.《中国诗歌声律学》(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孟先生积多年教学和研究心得,精心撰著而成。该书内容分绪论、中国诗歌的基本声律技巧(上、下)、古体诗的声律、近体诗的声律、词的声律及曲的声律等七章。对古典诗歌声律美的综合论述,尤其是对古典诗歌声律学的现代价值的探索,构成孟先生此书的鲜明特色。历来关于古典诗歌声律的论著,率多分别论述诗、词、曲的声律,着意于使读者认识诗、词、曲的不同的声律特性及格式。孟先生则认为:1、诗、词、曲除原本依据的音乐的差别外,其声律的原理其实相通;2、不仅古典的诗、词、曲的声律有其相通的共性,而且现代的新诗因仍是汉语的诗歌,其声律形式也仍然能从古典诗歌声律中获得滋养。基于这种认识,孟先生撰著的《中国诗歌声律学》一书,就不仅表述了他对于祖国古典诗歌声律问题的深入研究的心得,而且表现了他为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而研究古典诗歌声律学的明确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句法结构与语言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句法结构与语言功能比较研究赵敏俐青岛大学文学院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四言诗和五言诗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在《诗经》时代,中国的诗歌体式基本是四言,到汉代以后则逐渐变成以五言为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四言和五言在诗体结构与语言表现功能上有...  相似文献   

20.
葛金平 《学术论坛》2012,35(3):65-68,76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组成部分,其含蓄美的艺术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乳水交融,相辅相成,经久不衰。文章通过对含蓄美的艺术表现形态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