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俄语名词性成语与同音自由词组语义方面的差异、各自的结构、语法特点 ,以及二者在语言运用时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词语在发展中产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数量方面,新词语以名词性词语占大多数;词长方面,新词语以三字词占优势;形式方面,新词语以纯汉字为主体,偶尔夹杂着数字、字母或符号;缩略新词语增加了句子缩略、俗称缩略和联合缩略;类成语是新成语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在韩国语中四字成语的用法受韩国语固有语法制约,具体表现为四字成语的用法在韩国语中不受其内部结构的影响,只相当于一个单词.且绝大多数四字成语在韩国语中的词性是名词,其中一部分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名词词性,还可与动词、形容词后缀“一(斟)(斟)”结合,派生成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部分完全失去了独立作为单词的资格,只能作为“潜在语”,出现在被派生后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表意的部分,这部分四字成语被韩国语固有语法完全同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常德沧山话名词性"的"尾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沧山话名词性"的"尾与普通话名词性"子"尾有明显的对应性,同时又有其特色;沧山话名词性"的"尾和山西云中等地名词性"的"尾有不少相同的特征,这一现象或与历史移民有关.  相似文献   

5.
词典语词释义要求准确解释条目的含义、用法,其中也就应该包括准确表现条目的词性;词性标志着条目的造句功能,同词汇意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词性表现错了,就不能准确反映条目的含义、用法,也就没有完成词典所负有的释义任务。现结合几部词典①论述一下这个问题。②汉语词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条目上注出词性的,作为语言片断的成语,更未见有注  相似文献   

6.
根据兰盖克的认知语法,英语中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语义本质是基体一侧重有机结合体。名词性间接回指含有两个基本构成元素,即先行项和名词性回指项.但二者不共指。回指项的语义预设了先行项的意义,先行项的语义就成为名词性间接回指的基体。分析不同类型的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语义特征,并指出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语义是存在于认知主体大脑中的心理实体,它必然受到认知主体的认知域的限制,所以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解读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兰盖克的认知语法,英语中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语义本质是基体—侧重有机结合体。名词性间接回指含有两个基本构成元素,即先行项和名词性回指项,但二者不共指。回指项的语义预设了先行项的意义,先行项的语义就成为名词性间接回指的基体。分析不同类型的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语义特征,并指出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语义是存在于认知主体大脑中的心理实体,它必然受到认知主体的认知域的限制,所以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解读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一、数词性熟语及其义例“一些现成的词组,为一般人所经常使用的,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和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些总称熟语”,它“包括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这里所要讨论的是数词性熟语,即这些熟语是由一连串数词或数词性词组或数词性术语组成的,它是汉语中一些特殊的、现成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本文列举了下列四类数词性熟语  相似文献   

9.
名词性概念词汇表征是指语言在词汇层面赋予名词性概念以俗名的语言现象。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的名词性概念在词汇表征方面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各种差异。不同语言名词性概念词汇表征的差异虽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对象,但深入、系统的研究尚显缺乏。文章旨在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英名词性概念词汇表征差异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语篇中,名词性词语是实现参与者的重要语法策略。将语篇中的名词性词语分为指称性名词性词语(涉及对参与者的首次提及)和照应性名词性词语(涉及对参与者的再次或多次提及)。实现参与者首次、再次、多次提及的名词性词语,构成了语篇照应或链状照应结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名词性谓语句具有描写意义。现代汉语中名词性谓语句既可以描绘事物的特征,也可以描述人物的情态  相似文献   

12.
安福话有一部分词语带有高调,高调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带有高调的实词性词语一般是名词性词语,只有少数带后缀"-叽"的词语是非名词性词语。读作高调的虚词有结构助词"咯"和语气助词"嘚"、"嚯"、"噷"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讨论名词性并列结构中并列项所表达的语义与语法的对应关系,尝试从量级范畴入手,对名词性并列结构中语义级差变化在句法结构上的投射进行分析和描写。  相似文献   

14.
正确理解隐喻引起的词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隐喻对词汇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一词多义、词性转换、复合造词和成语,然后提出了提高隐喻认知能力的有效对策:扩大基本词汇量、掌握隐喻产生的基础以及重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名词性从句是高考考查的三大从句之一,它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考中对名词性从句的考查也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名词性照应及其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照应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韩礼德的照应理论基础上,对名词性照应的语言形式和语篇功能做初步探讨,发现名词性照应有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名词性宾语语义角色的分类标准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英汉语单及物构块中名词性宾语语义角色类型及其异同,并从原型受事理论、状性宾语和代体宾语三个角度来解释出现这种异同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8.
意在对汉语语法研究领域中"'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的成说提出质疑,其研究方法是从"所"字的语法功能方面加以考察,借以认识它的本质属性.其结论是:"所"字结构不是名词性结构,而是一个动词性结构.  相似文献   

19.
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的过程。传统语法把这一意义建构过程简单化,认为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等于各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总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家 意义特征理论学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解释,但都有很大的缺陷。概念合成语言学理论对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做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解释,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ONE是英语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 ,它具有四种词性。本文着重分析ONE作为名词性替代词的各种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