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汉语的特点决定汉字的性质,汉语的发展影响着汉字形体的变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字的类型不受语言特点的制约;这些都影响汉字和汉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我们从汉语和汉字的实际出发,以事实来说明汉语的特点及汉语的发展变化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以促进汉语和汉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汉语研究的整体观,是基于汉语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科学的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汉语这一语言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及其历史发展的内在承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出发而提出的一个研究理念。提出汉语研究的整体观旨在强调把汉语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整体,把现代汉语与汉语史、普通话与方言、内地汉语与港澳台国语和海外华语,以及词汇学、语法学、语音(音韵)学等诸多分支研究,作为整个汉语研究系统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它们之间建立辩证的整体联系,对汉语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树立汉语研究的整体观,有助于拓宽汉语研究者的视野,认清现代汉语的整体面貌,把握汉语古今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完善汉语历史的研究,促进汉语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3.
移动技术为汉语辞书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汉语国际传播为移动辞书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移动网络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决定了移动电子辞书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要性。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移动掌上辞书在内容、表达和体验上有其独特的特征。移动电子辞书给汉语学习模式带来了创新,有利于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汉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正从国内走向国外、走向世界.在全球“汉语热”的形势下,国际汉语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保障和前提.通过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通过质和量两种方式搜集3~6岁维吾尔族儿童与教师互动的汉语语料,采用"国际儿童语言语料交流系统"模式转录并用国际儿童语言计算机分析系统分析融合教育情境中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词汇的发展。研究发现,维吾尔族儿童早期汉语词汇具有明显的年龄增长趋势,呈现与汉族儿童早期汉语词汇发展相似的路径;维吾尔族儿童早期汉语词汇的发展是不均衡;同时,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词汇发展与教师的言语输出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欧化汉语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欧化汉语的出现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同时它也对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起到了推动作用。鉴于欧化汉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于是对欧化汉语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从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写作的转型,和从老舍作品中欧化汉语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欧化汉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的情况下,汉语词汇的研究应该从基点开始,深入考察包括认知在内的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机制,以求新的突破。从汉语词汇的实际出发,以认知活动中的隐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三个问题:一,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动力;二,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方式;三,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效应。  相似文献   

8.
一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近代汉语有个历史期限问题(起讫期),我国语言学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意见: ① 13世纪至19世纪(王力《汉语史稿》,1957)。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量词汇涌入汉语的现象,通过对新涌入汉语的词汇语法和成因分析,得出从语言的发展看这种现象不会影响汉语的地位,展望汉语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英源类词缀的产生是语言接触对汉语构词层面影响的体现,它的产生和发展融合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构词特点。汉语中的英源类词缀促进了汉语派生构词法的发展,是外来语素成功融入汉语大系统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