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化冲击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是学校、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到西方不良文化中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出现缺失与淡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式与方法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从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锻炼等方面入手,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网络游戏是青少年主体性实践的重要领域。网络暴力游戏通过娱乐化、暴力合理化、低成本快速成功化以及游戏意识内化等策略消解青少年的主体性,阻碍了青少年的主体性发展。破解这一难题要从教育引导入手,通过游戏教育、思政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性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熔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于网络游戏之中,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网游产品,改善网游产业生态,优化青少年的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3.
推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缺乏深入理解;具有学习的意愿,但实际践行不足;学习方式多元,且更青睐参与体验式学习。学校、家庭和社会缺乏渗透传统文化的机制和环境,使得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诸多困难。为此,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整合家庭与社会的各种资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实践中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比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也更难。笔者由此出发 ,围绕学校教育和管理必须充分研究青少年心理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问题 ,来探讨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一、影响青少年心理成熟的三个重要因素影响青少年心理成熟的因素有很多 ,但从宏观上看 ,则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1.家庭因素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 ,开始追求自主和独立。他们逐渐会感到过去一直是依靠对象的父母现在变成了压力和束缚。这一倾向大约从12岁左右开始 ,在15岁前后的2、3年间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的环境条件,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重点中学学生调查的结果表明:(1)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交错影响的矛盾状态;(2)尽管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但互联网正在信息共享、人际沟通等多方面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3)"网上不良信息"和越轨亚文化等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4)互联网是中性的,网络空间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改变网络环境的性质来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用它.因此,在确立善待网络的主文化方面,教育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6.
从失足青少年的犯罪原因、帮扶教育、再犯罪预防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失足青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从利用成熟的理论及其理论假设分析青少年犯罪成因、利用风险因子及其评估工具进行重新犯罪评估、国外犯罪青少年帮教工作的模式等方面对国外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梳理。  相似文献   

7.
倪守敏 《青少年研究》2015,(1):43-45,64
当今社会复杂的时代处境对青少年德育造成了很多困扰,社会道德危机影响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德育观",从塑造文化环境、优化德育资源、继承传统思想、改进德育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国外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服务青少年、社区精神培养、文化育人、社区教育、邻里互动以及共建共育等方面对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尚文化是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反映了当前社会中不同类型的时尚现象。时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其一方面活跃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丰富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另一方面也给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并增加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难度性。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时尚文化的引领,从而让青少年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采取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的独特方式。目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方式有所欠缺。改进教育方式能够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因此,应在教育素材上强化选编、教育课程上力争单设、教育途径上重视诵读、教育形态上校内外并举,以改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