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鉴赏是探讨创作和欣赏、艺术家和读者(观众)的关系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其实只能算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只有通过读者(观众)的欣赏才算最后完成,也就是说才能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由于一切艺术品都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产品,而艺术鉴赏者又都是一定社会的成员,这就决定了艺术鉴赏是一种社会现象,借用别林斯基的话来说,是“一桩公共的事情”。美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探讨作为社会现象的创作和欣赏的规律。在这方面,鲁迅没有做过系统的论述,但他在若干基本问题上给我们留下了剀切的指示。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位美学家,他超越了以往任何美学家,使美学成为一门完整的历史科学,作为一个艺术理论家,他在《美学》中以艺术作品为核心,从作品与艺术家、作品与世界、作品与读者(观众)等角度,对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独到的艺术见解。黑格尔关于艺术美的特征、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与世界等方面的美学思想,曾受到研究者们高度的重视,至于他关于作品与读者方面的一系列精辟的思想,至今似乎还没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其实,黑格尔在这方面的艺  相似文献   

3.
王学海:(中国文艺评论家、嘉兴市美学学会会长、张宗祥书画院院长。以下简称王):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在当下的生活中,他首先碰到的就是生存的问题,但作为艺术家,他又不甘心于平庸的生存,所以他要创造,在创造中构筑起他心中艺术的丰碑。陈先生,听说你在这方面已有所建树,特别是二次出国展出,在法国和德国已具有一定的艺术市场,能谈谈这方面的生命体验吗? 陈伟农:(中国青年画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入国际造型艺术家、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中国画家、浙江海宁神农茶艺馆馆主。以下简称陈):我们现在坐在我一手创办  相似文献   

4.
一、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作为一个小小封建帝国的亡国之君,在政治上是彻头彻尾地失败了,除了赢得了南唐父老洒给他的一掬哀伤的眼泪之外,他所得到的只是荒淫昏瞆的坏名。但是,作为一个词人,他是完全成功了,赢得了“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谭献《谭评词篇》)天才诗人的桂冠。他的词流传千古,至今仍能撼动着人们的心灵。因此,失败的政治家和成功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王学海:(中国文艺评论家、嘉兴市美学学会会长、张宗祥书画院院长.以下简称王):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在当下的生活中,他首先碰到的就是生存的问题,但作为艺术家,他又不甘心于平庸的生存,所以他要创造,在创造中构筑起他心中艺术的丰碑.陈先生,听说你在这方面已有所建树,特别是二次出国展出,在法国和德国已具有一定的艺术市场,能谈谈这方面的生命体验吗?  相似文献   

6.
“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首创,“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一说有可能透露出一个重大秘密。马克思对两种“艺术生产”进行了辨析,前一种“艺术生产”是指作为人类精神生产方式的一般艺术活动,后一种“艺术生产”则是指作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精神生产部门所进行的生产劳动。马克思据此将前一种艺术活动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剥离和超拔出来,对其进行独立的、抽象的研究,以揭示其特殊的本质;同时,他将“艺术生产”从处于艺术活动过程前端的生产(创作)活动延伸到后端的消费(阅读和批评)活动,将阅读和批评也划归“艺术生产”的范畴,从而大大拓宽了“艺术生产”理论的论域。在现代辩证思维的总揽之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内涵,综括了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理论、批评方法、批评原则等方面,演绎了“艺术生产”从文学创作向文学批评延伸的进程,从而将批评实践楬橥为“艺术生产”的重要方面,也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建构和确立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个杰出的作家往往有几副笔墨。这有助于他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便于发挥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茅盾就是具有几副笔墨的杰出作家。他的小说、诗歌、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程度不同地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散文,尤其抒情散文的艺术成就仅次于他的小说。他是可以和朱自清、冰心等著名抒情散文大家相比肩的高手。  相似文献   

8.
R.G.柯林伍德(1889—1943),英国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并于1934年开始在该校任教授。他于1938年出版的《艺术原理》,是他的主要的美学著作,该书中对艺术表现的著名阐述,在现代西方美学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这一学说与克罗齐一脉相承,被称为“克罗齐—柯林伍德学说”,柏尔斯德雷在其美学简史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存英语世界中,克罗齐的一个最有学识和最有威望的追随者是R.G.柯林伍德……但是,仅仅说他是一个追随者是不公正的,他在探索艺术异于其他事物的特性时,表现出了极大的独创性,他还详细地分析了在作为一种过程的‘想象性表现’中,混乱的情感是如何变得清晰和被自我意识到的。”  相似文献   

9.
<正> 作为一位在“五四”新潮中成长起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傅雷不仅是一位知名的翻译家,而且也是一个见解卓特的文艺评论家。作为一个深通中西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学者,他那锐敏的艺术鉴赏力,广阔的文化视野,至今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注意。本文便尝试结合人生理想、文化理想,他的审美理想作初步探讨。所引资料,主要依据《傅雷家书》、《与傅聪谈音乐》(三联书店1984年版)、《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联书店198s年版)三书(简称《家书》、《谈音乐》、《二十讲》)。  相似文献   

10.
(一)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小说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都有异常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也因为他的作品在艺术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理解鲁迅小说的独创性内容,始终是和理解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鲁迅是一个新人。鲁迅小说的艺术创新不仅一般地体现为一种艺术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人生的选择。鲁迅将小说创作理解为一种与自己的生活理想的实现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生形式,他把自己在历史和现实关系中所承受的全部负荷和追求,都转换成了艺术的追求,把自己全部人生的热情和追求都投入到焕发生命力的艺术创造活动中去。他的小说创作带着强烈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在《人间喜剧》这座艺术的金字塔中,《高老头》占着特殊的地位。它标志着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作家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地、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卓越才能,体现了巴尔扎克创作上独特的艺术风格。《高老头》巧妙新颖的艺术结构,正是从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了巴尔扎克小说的创作特色。关于《高老头》的写作,巴尔扎克曾经谈到,他想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一位象“基督教的神圣的殉道者”般的父亲,描写“一个上流人物,一个野心家如何抹煞良心如何走上邪路”,借此揭露巴黎衰败的世风。《高老头》的艺术结构,是服从这一创作意图的。在作品中,巴尔扎克精心设计伏盖公寓这个场景,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这两条线索作为结构的骨架,以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作为情节矛盾冲突的基础,对整个情节结构作了严密的巧妙的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独具一格的艺术结构。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巨匠,他的一系列长篇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等,为人类艺术宝库增添了一笔极为宝贵和丰富无比的遗产。列宁高度赞扬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创造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品的天才艺术家(《列宁全集》15卷,180页)”,并指出,托尔斯泰的辉煌贡献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他的长篇小说,内容博大精深,艺术精湛无比,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至今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并且能为我们今天丰  相似文献   

13.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康德把人作为他全部哲学问题的归结点,这使他对艺术本体的质的规定显现出创造主体的人性特征,进而使他能很敏锐地猜测到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不可分的艺术本体的诸多重要特征。而这其中,他把艺术创造主体的天才特征(想象力、独创性、表达审美意象的功能)视作艺术本体的根本特征,这个根本特征的内核即“自由”。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笔者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艺术哲学 (或者叫作文艺美学、艺术美学 ) ;一是中国古典美学 (主要是李渔美学 ) ;一是中国百年文艺学学术史。本书内容集中于第一个方面——艺术哲学 ,所以取名为《艺术的哲学思考》。  “艺术哲学”是黑格尔对他的“美学”的定名和定位。对于黑格尔美学来说 ,这个名称是恰切的。因为黑格尔把“美的范围”定在艺术 ,他在美学中讨论的就仅仅是“艺术的美”,所以他的美学自然就是“艺术哲学”了。不过 ,在笔者看来 ,美学同艺术哲学还是不应该划等号的。因为“美的范围”不限于艺术。…  相似文献   

15.
若以小说艺术论,《镜花缘》不能算是成功之作,拼凑,支离破碎,也没有提供多少从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新东西。这不能纯然归咎于作者李汝珍的才能上的缺陷,更多地暴露了这样一个事实: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分野之一的小说艺术,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不再有多少腾挪余地,正如整个封建文化结构作为国民精神的机体已经衰朽,回天乏力,非更新不可了。中国的短篇小说,从唐人传奇起,经宋元人的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到了清初,不论题材(生活提供给作家的审美感受)或艺术方法(作家把握生活和表现生活的途径和手段)都已程式化,老化,创新的生机已趋枯竭。李渔是白话短、中篇小说的最后一位有才华的作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它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变革起了重要作用。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资产阶级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方法变革的产物。接受美学目前正处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其内容十分广泛。接受美学认为:(一)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全部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二)在实际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读者影响作家的创作并推动文学创作,是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三)文学接受的全过程,包括接受与影响两个方面,因此,接受美学往往又被称为接受——影响美学。(四)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区可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五)任何一个人都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艺术素养、个人气质来感受、体验。解释和理解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17.
尽管在一个广义的概念中,小说和散文处于文学的“共同体”——不象诗歌那样追求媒介(语言)的张力和音乐性,而是更多地把获得内容的美作为自己的追求——然而,它们仍然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艺术生成过程中,小说形象的自身固有逻辑起主导作用,创作主体的情感必须通过小说形式的艺术想象,如同盐溶解于水那样溶化在性格、情节和人物关系中,即使是那些缺乏事件叙述的心理小说,作者的经验也只有化作人物的心理经验,才能呈显在人们面前。因此,小说家感兴趣的往往是对性格有影响的事件或行动(那怕自然环境的  相似文献   

18.
<正> 老舍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有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以独特的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丰富了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园地,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领域;他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也是现代作家中不可多得的。但是,长期以来,对他的思想发展、文艺思想和创作道路,都缺乏认真的系统的研究,对他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为正确评价老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以为首先对他的思想发展道路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卡尔·雅斯培(1883—1969,又译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代表作有《哲学》(1932),《真理论》(1948)等。他的兴趣甚广,早年曾攻读医学,而后从事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且一生都对艺术问题有浓厚兴趣,曾写过《斯特林和梵高》、《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等艺术专论。他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文论界也颇有影响。本文拟就他的悲剧理论做一简评。  相似文献   

20.
王进进 《中州学刊》2007,1(5):238-240
辩证精神是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的精髓,他以艺术体验为美学研究的切入点,独特地走出了散步美学的道路。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学人,他对辩证精神有着极强的自觉性,他廓清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技术乃至历史与进化等诸种范畴的关系,在中西文化间实现洋为中用,古为中用,构筑中华新的文明、新的精神。也正是该精神使他的以艺境为核心美学思想建构在融合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同时,内在肌理也表现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学理化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