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各领域文化的发展也是丰富多彩。在舞蹈艺术文化中,民族舞是表现中国特色的标志性舞蹈。本文通过对民族舞蹈的概述,进一步探究了其艺术的具体特点与情感表现的种类、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是代表中国国家艺术特征的绘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现代中国画的继承美与创造美,是现代人文精神文明责任. 现代中国画要走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优秀成分与有益的形式,融合时代审美精神的自主创新之路.优秀的现代中国画作品应反映民族和时代审美精神,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要多一份民族责任感,能体现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当今时代创作,并打造"和谐世界"气派,以建构现当代中国画艺术.这是现代中国画艺术生存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3.
舞蹈艺术作为舞台艺术形态的一种,最重要的要素就是"美",因此它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了解并掌握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可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舞蹈艺术,使之向更高层次、更深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青 《现代妇女》2014,(12):372-373
民族艺术是各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个民族审关的精髓之所在。我国丰厚的丈化底蕴为民族舞蹈走向市场带来强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只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才能使民族舞蹈在走向市场时赢得众人的关注。当然,就任何一种文化而言,最重的不只是它的继承性,还包含有它的创造性。危在旦夕的并不仅仅是文化的遗传,而是创造文化新形式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讨论研究中国民族舞蹈走向市场时既重视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更强调文化新形式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广阔地域,生态环境复杂且多样,于民族风俗文化以及民族艺术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的沉积,其民族内涵也处于持续性丰富当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通常产生有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民俗舞蹈文化,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环境的限制与影响,通常产生出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不同的舞蹈艺术特点以及舞蹈艺术技巧等。当前,我国针对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以及涉及了地方民俗舞蹈文化的内容,其中重点就民族地区的舞蹈艺术以及其特有的技巧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旨在分析民族舞蹈技巧中所涵盖的文化艺术及其表达的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6.
木——天然原始质朴可塑。 真——真诚透明源远流长 博大深厚之中国文化。 了——儒与道的互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空灵轮回。 木真了——民族文化之神韵、现代艺术之创意、东西方文化之融合。  相似文献   

7.
幼儿舞蹈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对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具有推动作用。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的优化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力,尊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欢快、自由的气氛下舞之蹈之,把舞蹈当作一种游戏,享受舞蹈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舞蹈风格浓郁、特点鲜明、形式多样,在中国民族舞蹈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筷子舞"是非常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传统道具性舞蹈。筷子舞主要以筷子随着节奏敲击手、肩、臂、背、腰、腿、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为表现形式,动作圆润大气、热情奔放。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者表现出舞蹈韵律感及动态美,推动舞蹈情绪进入高潮。通过对蒙古族筷子舞表现形式的分析,来说明蒙古族筷子舞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开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李涛 《公关世界》2024,(2):151-153
课程思政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是素质教育新高度的目标与要求,思政融于中国舞课程就是将国家认同、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等元素与中国舞蹈课程、课堂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相融合。通过思政元素融入中国舞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促进中国舞教学实践的高质量发展,提升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情感认同。文中结合“以德树人”的价值观审视、解读思政融入中国舞(古典舞与民族民间舞)课堂教育教学的应用途径与实践价值,最终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10.
舞蹈不是单纯的娱乐,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艺术,表现人复杂多变思想感情。舞蹈者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舞蹈作品的生命源于人体内部的精神情感的创作机制,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呈现内容,呈现复杂的内心和情感冲突,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创造出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意象,从而获得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变化的发展,各民族文化充分发挥着独具魅力的特色。在中国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民族体育舞蹈作为秉承着发扬民族精神,民族内含,民族底蕴之一,承载着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是少数民族人民通过集体实践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而对于具有担当担负起未来的青少年而言,是否在高校去学习民族体育舞蹈,传承发扬民族精神,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保证多元发展,本文将对民族体育舞蹈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充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是一个少舞蹈的民族,其民间秧歌舞可算是迄今仍然活在民间的汉民族舞蹈的代表。所以,通过对汉民族秧歌舞的分析,可以看到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变化。就艺术发展而言,现代审美意识,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现代追求。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表现,人是艺术的中心,人是艺术表现的目的,艺术是人类生命最璀璨的花朵。人从与自然一体的混沌中苏醒,恰如人从黑暗的专制之下觉醒,所以说,回到和重新发现人本身——这寻根的逆向追求,是最具艺术的现代意义。通过对汉族秧歌舞蹈所具有的现代审美意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这种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传承,在随着民族传统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其与汉族文化不断融合变迁过程中,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也随之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生活在白山黑水地区的朝鲜族人民群众也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长鼓作为朝鲜族舞蹈中重要的打击乐器,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彰显了朝鲜族舞蹈的特色性和鲜明性,受到朝鲜族群众的喜爱。本文主要阐述了长鼓舞的历史起源及其风格特点,重点对长鼓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园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对幼儿未来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有重要影响。基于幼儿园开展舞蹈教学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善幼儿园舞蹈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提高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水平,旨在培养幼儿舞蹈素养,对幼教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敦煌石窟被认为是佛教艺术的宝库,在这里有许多宣传佛教思想的壁画和雕塑,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民俗习惯、各种制度等,而且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乐舞风貌,为后人了解古代佛教舞蹈提供了形象资料。敦煌壁画是讲述佛教舞蹈故事的图画,舞蹈通过佛教故事来展现。敦煌舞的形成与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中国的古代舞蹈以及当时、当地的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等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从敦煌壁画讲述佛教舞蹈故事的图画中,可以探析到中国敦煌舞蹈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脉和风骨,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征,青花瓷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内在的民族元素、色彩以及青花瓷艺术的韵律美。其深刻、隽永的寓意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本文从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角度,重新审视青花瓷,将青花瓷转化为"青花瓷"视觉符号,并创造性的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使现代设计拥有了鲜明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出"青花瓷"元素特有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民间舞蹈以自身独特的魅力,从远古先民耕作的土地上一路繁茂至今。近几年业内叙事舞蹈优秀舞蹈作品层出不穷,研究叙事性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另一角度解读,也是对当代民族民间舞舞蹈创作的深入探讨。以往民族民间舞以自身浓郁的地域和民族风格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在舞蹈百花园中独树一帜,随着时代的发展,叙事舞蹈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结合日益成为舞蹈编创新趋势。本文从舞蹈内容、舞蹈形式、舞蹈主题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叙事性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朝鲜民族有着四千余年的历史和文化,有歌舞民族之称。朝鲜族人民保持着尚白、重礼节、喜洁净的习俗,把"鹤"作为幸福、长寿的象征,他们具有勤劳、纯朴、含蓄、真诚的性格,女性舞蹈有着温柔恬静、优雅而深沉的特点;男性舞蹈有着稳重潇洒而幽默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文化艺术中来,在民间舞蹈艺术方面,形成了朝鲜族民间舞蹈特有的风韵。本文主要是围绕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形态特征、节奏特征以及韵律特征进行分析,突出其独特的舞蹈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初,我们便有了呼吸。呼吸贯穿生命始终,但是在舞蹈中呼吸却有着不同的作用。虽然同样是舞蹈的必需品,但是呼吸对舞蹈的作用更具艺术气息,是宣泄舞者情感的艺术形式。在整个舞蹈作品中,呼吸像是跳动的"音符",悄然勾勒充满"韵律"的"图画"。呼吸触碰不到,却又是舞蹈中十分实际的问题,只有掌握了科学、准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将舞蹈,尤其是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文阐释了舞蹈艺术中的呼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呼吸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作用,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对提升舞者的呼吸能力有所助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王海燕 《职业时空》2008,4(4):13-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现,而舞蹈普及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舞蹈在众多艺术种类中的地位和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舞蹈文化内涵,使其表现力及创造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美育效果是舞蹈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对舞蹈普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把握和提高,是舞蹈教师掌握和应用的关键,本文就一般性大学舞蹈普及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