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2.
施蛰存的小说《魔道》、《夜叉》中,时常跳跃着一些蕴涵着特殊的意蕴或情调的意象。本文探析了施蛰存小说《魔道》和《夜叉》在意象视野观照下的丰富内涵,以期获得对施蛰存个体精神世界较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朗氏族谱灵犀宝卷》中册记录了朗·绛求浙桂与岭·格萨尔王五次会晤的情况,涉及《格萨尔》中八位主要人物,甚至记录了岭·格萨尔王无子嗣的情况;下册记录了元朝时期帕竹政权首任第巴大司徒·绛求坚赞与灵藏、邓麻、馆觉等部落的交往,这些部落均为《格萨尔》中的岭国部落。这些史料在《江孜法王传》《汉藏史集》等藏文史籍中可得到印证,还被《西藏王臣记》《吐蕃历代赞普史》等藏文史籍所引用。文中涉及的地名、行政机构名均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有注记,与《德格县志》记录保持一致,并且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清史稿》中能够找到文献出处,说明中央政权一直在关注着西藏地方政权此起彼伏的更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古代文学的边疆史料应与汉文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因此,《朗氏族谱灵犀宝卷》记录的《格萨尔》史料是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有助于《格萨尔·林葱族谱》的辑佚。  相似文献   

4.
《类篇》是宋朝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少疏失,尤其在引用古书方面。《类篇》在引用《说文》时,有如下疏漏:脱文;衍文;讹文等。依照《类篇》顺序,择其要以考索。  相似文献   

5.
<正> 《竹枝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我国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对诗歌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竹枝词》的产生、发展和流传诸方面考察她对我国民族文学在发展巾的影响。一、《竹枝词》的产生《竹枝词》是怎样产生的呢?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新唐书》六八《刘禹锡传》纪载。“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格陋甚,家喜巫  相似文献   

6.
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  相似文献   

7.
《论语》和《萨迦格言》两书产生的时代不同 ,形式迥异 ,但都以生动的形式来阐述抽象的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 ,是两部名著的主要特色 ,而表现在知识观方面的相似性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圣经》与西方文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种种原因,我国在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忽略《圣经》视野,致使在西方文学理解上出现了诸多误读.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可从《圣经》知识、《圣经》象征、《圣经》观念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从《红河谷》到《嘎达梅林》不久前在美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展”上,影片《红河谷》引起了轰动。本刊记者为此首家采访了导演冯小宁,并在此披露了即将拍摄的电影《嘎达梅林》引人注目的最新讯息……文/陆文梅不久前在美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展”上,影片《红河谷》引起了轰...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与《福乐智慧》分别是我国汉族和维吾尔族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同时又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两部著作中都充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在比喻类型上,两部著作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存在一些差异.《论语》与《福乐智慧》中的比喻类型丰富,体现了两本著作均善用比喻,但《论语》以借喻为主,而《福乐智慧》以明喻为主.这与两部著作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民族译丛》更名为《世界民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应决定,《民族译丛》自1995年起停刊。该刊自1979年创刊至今,得到我国广大译者和读者的热情支持与厚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又据新闻出版署新出期[1995]2...  相似文献   

12.
《宠儿》与《慈悲》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两部重要的作品,该两部作品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写作的大背景都是奴隶制,它们"都是关于母性的小说;表达蓄奴制带给人痛苦的主题。"布拉德·胡珀指出:"《慈悲》是受到高度评价的《宠儿》的姊妹篇。"与此相似,罗恩·查尔斯认为:"《慈悲》是《宠儿》令人着迷的姊妹篇。"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互文性理论中的"文本的对话"这一最基本的层面,围绕《宠儿》中"弑婴"和《慈悲》中"卖女为奴"这两个核心事件展开讨论,对两部作品主题的互文性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宠儿》与《慈悲》的主题互文性体现在三方面:被误解的母爱、罪恶的奴隶制、女性的身份认同。主题互文性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强化相似主题,引起读者重视;保持作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  相似文献   

14.
《元史新编》《元史新编》为清代魏源所撰,共九十五卷。内本纪十四卷,列传四十二卷,表七卷,志三十二卷。《群盗》、《杆老》、们自逸》有目无文。史料据《元史》,兼采《元朝秘史》、《元典章》、《元文类》和元人文集,对太祖至宪宗四朝的史实和元代西北地理沿革,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08,(11):45-46
有两本以蒙古民族为题材的书,极大地影响了30年来的中国文学。这就是《黑骏马》和《狼图腾》。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发展,一直走着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席卷中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一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个时候,张承志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宠儿》与《慈悲》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两部重要的作品,该两部作品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写作的大背景都是奴隶制,它们“都是关于母性的小说;表达蓄奴制带给人痛苦的主题。”布拉德·胡珀指出:“《慈悲》是受到高度评价的《宠儿》的姊妹篇。”与此相似,罗恩·查尔斯认为:“《慈悲》是《宠儿》令人着迷的姊妹篇。”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互文性理论中的“文本的对话”这一最基本的层面,围绕《宠儿》中“弑婴”和《慈悲》中“卖女为奴”这两个核心事件展开讨论,对两部作品主题的互文性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宠儿》与《慈悲》的主题互文性体现在三方面:被误解的母爱、罪恶的奴隶制、女性的身份认同。主题互文性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强化相似主题,引起读者重视;保持作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凤凰泉》、《蓆芨草》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宁夏西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火仲舫所著戏剧集《凤凰泉》,与海正生合作编撰的西吉诗歌作品选《芨草》,近日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这两部作品反映了回族聚居区的风情民俗和现实生活,充满了对民族和祖国的挚...  相似文献   

18.
生存和死亡总是余华小说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活着》还是新作《文城》,在生死问题上均体现了余华对生命意识和态度的思考.《活着》中凸显的是"生存即是意义"的价值取向,而《文城》中更多表达的则是生命、精神价值,这样的变化,体现的是余华对生命哲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与《福乐智慧》分别是我国汉族和维吾尔族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同时又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两部著作中都充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在比喻类型上,两部著作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存在一些差异。《论语》与《福乐智慧》中的比喻类型丰富,体现了两本著作均善用比喻,但《论语》以借喻为主,而《福乐智慧》以明喻为主。这与两部著作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五卷书》是印度统治论的一种,成书于6世纪前,它既是故事集又是格言集。《五卷书》对藏族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萨班借用《五卷书》里的故事,撰写了藏族格言之先河——《萨迦格言》。其后,西藏各大教派的文学人士仿效萨班创作了很多格言集。这些格言集中,也含有《五卷书》的故事基因。不止于此,在19世纪问世的《普贤上师言教》一书,亦援引了《五卷书》里的故事。可以说《五卷书》对藏族文学的影响不仅限于格言,对于其他创作亦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