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铃木正崇是继鸟居龙藏之后日本当代最重要的苗族研究学者.与日本老一代学者“文化寻根型”苗族研究不同,铃木正崇以苗族为本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中国西南苗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历时研究,不仅大范围、多点式地动态呈现了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且为苗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周庆伟 《中国民族博览》2020,(3):133-135,153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石老师的研究很有价值。"——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武吉海"这才是苗族文化的研究专家!"——湘西画家黄永玉"救活苗族文化的功臣。"——《湖南日报》他,一名普通的苗族农民,却成为吉首大学客座教授,并多次接受国内外媒体记者及各级领导、各方专家的探访。他,近30年来,凝聚几代人努力,投入30多万元,收集、挖掘、译注、编撰反映苗族主流文化,字数达1400多万的巴代文化系列丛书,以及上千张(件)的文化影像、图片和其他文物资料,为苗族文化正本清源,传承、推广、展示苗族巴代文化的事迹令人震撼。他,对苗族巴代文化的独到见解和传承精神,使苗族文化走出了"重巫尚鬼"的误区,对传承苗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他就是被许多人称为"苗族文化牛人"的石寿贵。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位年逾花甲的神奇老人。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铃木隆一认为青唐政权的王号是"唃厮啰",青唐国王不称"王",而是以"王子"为其国主号.汤开建反驳了铃木氏的观点,指出青唐政权的王号不是"唃厮啰",并进一步提出了青唐政权的首领称"王"或"国王",并非"王子".文章通过仔细分析史书记载,并结合敦煌藏文文献,认为:青唐政权的首领并不是称"王"或"国王",而是称"王子".  相似文献   

6.
苗族的人类学研究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成果蔚为大观.本文对此从四个方面做了简略的概述及评价:一、早期西方冒险家、传教士对苗地和苗族各支系的一般描述阶段;二、二十世纪初期--中期,西方学者和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学者对一些苗族地区进行的人类学调查和研究;三、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进行的早期调查研究活动;四、上世纪中期--迄今,国内外苗族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贵州作为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被许多中外学者视为"苗族的大本营"或"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苗族大学生是苗族地区涌现出来的佼佼者。本文在生态语言学视野下思考苗族大学生的多语能力发展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发展途径,这将有助于把握我国当代苗族大学生多语能力的发展方向,可以为全国苗族甚至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标准、应用能力标准等的制订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少数民族人民多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发展,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语言文字环境。  相似文献   

8.
巴岱是湘西苗族(苗族东部方言区)对祭祀活动主持者的称呼,巴岱文化是指以巴岱作为承载者,包括所主持的仪式中的物质、制度、艺术、精神等方面的苗族文化总称。近年来学者们在巴岱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以学术史发展为线索,从巴岱文化的价值研究、仪式研究和艺术研究等方面对学术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巴岱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3,(5):16-16
正湖南省苗学学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任会长陈志强,20余年来,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有个人会员近500人,团体会员16个,建立了三大研究基地——麻阳漫水村和沅陵盘瓠洞的湖南盘瓠文化研究基地、"苗父堂"湖南苗医药研究基地和靖州地笋苗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在凤凰三江创建了中国苗族博物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第四届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所谈论的苗族文化传承机制,是局限于民间文化方面,且侧重阐述其传承机制的构架与运作。当然,对其内涵与载体,也相应作简要的阐明。苗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苗巫文化的传承机制,即指负载着苗族民间文化传承、扬播与发挥其苗巫文化功能及社会效应的运作体。研究苗族民间文化传承运作体及其运作,有利于人们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开掘,这对于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拟就作如下探讨。一、苗族传统文化中种职司的译解及其社会功能著名学者盛襄子在《湖南苗史述略》中说:“余征之古史,苗瑶盖为中国巫教之首创者。”笔者亦认为,苗族传统文化,无论从历史文献或在民间社会加以考察,都是地道的巫文化,苗族的巫文化,历史上对中国南方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正如史学家王桐龄所说:“苗  相似文献   

11.
覃庆贵  龙光华  田力 《民族论坛》2013,(6):F0002-F0002
正5月17日(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名地苗族群众以各自的特色欢度这一节日。凤凰、吉首等地,更以山水实景,上演了别具一格的苗族原生态文化展演,让各地观众大饱眼福。当天上午,淅沥的雨丝挡不住大家赶歌的脚步,一年一度的中国·凤凰苗族"四月八"跳花节主会场在沱江水面及两岸举行。分会场设在山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马鞍山苗寨、黄茅坪村等地。  相似文献   

12.
苗族文化是一个不断生产的过程,文化的再生产通过人类的实践实现。在一个苗族聚居地T镇,提倡苗族文化保护的投资商推动了当地苗族人族性认同的并入,却最终与其所反对的现代性达成了一致。具有流动性经验的苗族青年在与投资商的互动与对抗过程中,其"主体性"被"询唤",他们与现代性达成了一种合作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实践形塑和再生产了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 苗族图腾信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立足于现有研究成果对苗族图腾信仰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水平有限,讹误难免,故谓之管窥,以就教于方家。 一 研究苗族图腾信仰的著述不少,但多局限于对苗族某一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土民族学者第一人忆苗族学者、教育家石启贵先生文/石路生平·事迹石启贵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湘西苗族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对近代湘西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政治经济状况的改善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1940年撰写的30余万字的《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  相似文献   

15.
<正>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学术专著《苗族巴岱信仰研究》,是吉首大学陆群教授20余年来对湘西苗族巴岱信仰考察研究的重要成果。"巴岱"(bax,deib)是苗族东部方言区对主持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的称呼,"巴岱"信仰因其信仰活动的主持人称呼而命名。该信仰是苗族社会自发产生于原始社会并遗存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原始宗教形式如图腾崇拜、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总称。主要分布地域在今天的湘西自治州的凤凰  相似文献   

16.
6月26日至28日,由湖南麻阳、城步、广西融水、贵州松桃、云南屏边等5个全国单列苗族自治县政协共同举办的"中国苗族文化论坛"第三届年会在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论坛以"挖掘保护苗族文化,共商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围绕苗族历史文化起源变迁与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罗庆康 《民族研究》2001,(1):104-105
最近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伍新福的新著、近 5 0万字的《苗族文化史》。此系作者在苗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 ,继《苗族史》、《中国苗族通史》等专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苗族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 ,苗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一二十年来 ,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热潮中 ,我国学术界的苗、汉学者及各方有关人士 ,都十分重视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苗族文化史》集学术界和作者本人多年研究之大成 ,对苗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历史阐述 ,自成体…  相似文献   

18.
浅谈苗族服饰的演变与款式花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文化热的出现,民族服饰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受瞩目,而其中以艳丽多姿著称的苗族服饰尤为引起美工人员、服装设计师、民族学者及广大爱好者的关注。然而,人们对于苗族服饰的研究,或偏于款式,或重于制作,或仅及某一区域的服饰。因此,本人不揣浅陋,来谈一谈苗族服饰的演变与款式花纹,望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其苗族人口在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占首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贵州苗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的学术界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有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是从历史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等角度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则主要从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入手,具体阐释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状况,大力弘扬苗族传统饮食文化,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苗族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之后,对苗族的研究便具有了国际的多元意义.海外苗学研究已被推向深入系统的当代研究阶段.本文选取了澳大利亚的苗学研究,尤其是女性学者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莱斯的苗学研究作为海外苗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对其相关作品做了梳理和介绍,以期为海外苗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展现澳大利亚学者对苗族妇女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