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的含蓄美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能感受到和领悟到的艺术品包含的深层意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强调含蓄美,部分当代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显得张扬和外露而缺少含蓄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则保留了东方艺术中的含蓄美。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视传统审美习惯,重视含蓄美。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含蓄关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能感受到和领悟到的艺术品包含的深层意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都强调含蓄美,部分当代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显得张扬和外露而缺少含蓄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则保留了东方艺术中的含蓄关。中国的当代艺术要重视传统审美习惯,重视含蓄美。  相似文献   

3.
诗要含蓄,这在诗歌艺术中几乎成了金科玉律。但是,人们对诗歌艺术中含蓄特点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司空图在《诗品》中把含蓄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把含蓄视为诗歌多种风格中的一种。含蓄在诗歌艺术中果真仅仅是一种风格么?我以为这样看待含蓄是不恰当的。还有人认为:如果在诗中一味含蓄,就不可能创造多样化的风格意境;含蓄只能创造优美即只具有阴柔之美的诗,而不能创造壮美即具有阳刚之美的诗。这种认识就更是不正确了。我认为,含蓄不应列为诗歌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含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艺术反映,充分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作者通过句式跳跃和对比烘托以达到含蓄,通过侧面暗示以达到含蓄,通过结句以达到含蓄,让作品的言内之意引申发挥,扩展深化,铸造一个具有"言外之意"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5.
谈含蓄     
所谓含蓄,就是孕储不露的意思。含蓄作为一种艺术方法,一种艺术技巧,体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规律,体现了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的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用得恰当,能产生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以善用含蓄手法才能使人们在经过反复欣赏、玩味之后体察出它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的。深入了解含蓄手法的多种形式、多种作用,对于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欣赏水平和评论水平,是不无好处  相似文献   

6.
唐代情诗以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在艺术手法和诗歌内容两方面,这两方面又互相联系。一、艺术手法上以含蓄为主要特色从《诗经》到唐诗,艺术上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千百年的文学积淀下,诗歌创作日趋浑融完整、含蓄深邃。使得唐代爱情诗有条件以深婉、含蓄为其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唐代情诗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诗人个人的感受,加之诗作为正统文学,是不允许诗人“妄  相似文献   

7.
软销售广告与广告言语的含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销售广告是广告诉求的重要方式。这种广告在语言表现上即含蓄。含蓄广告语言的作用是 ,让受众思而自知 ,增强信任 ;难言不言 ,文雅幽默。创造含蓄广告言语艺术的手法有情境诱导法、比喻象征法与艺术留白法等  相似文献   

8.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追求,历来为诗歌创作者和诗评者所重视。追求含蓄美的技法由浅入深有语法层次、修辞层次和宗教觉悟层次等三个层次。层次不同,手法各异,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艺术的三种境界。论文从手法分析入手,结合不同层次的比较,探讨古诗含蓄艺术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含蓄美,在整个艺术美的范畴中是属于更高一级的美学层次。作为艺术美的低层次,是可以凭借人的官能感觉到的,属于审美直觉范畴;作为艺术美的高层次,却不是完全能够凭人的感官所能发现,它有待于审美者对头脑中主观映象的重新改造,它属于审美想象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的含蓄美是在艺术的美学蕴含基础上的审美再创造。一艺术的含蓄美是审美主体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能感受到和领悟到的艺术品包孕的深层意蕴。它是审美主客体双方“双向交流”的产物。艺术的含蓄美没有时空的界定,因而它是一个非确定性的概念。但它要求艺术自身首先要有一种审美制约性,即提供深层的艺术蕴藏,这是获得艺术含蓄美的物态基础,它规定了审美想象的方向、范畴和性质;但它又将随着人们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的含蓄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蓄是一种蕴藉曲折的语言风格。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言语交际,由于受到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等方方面面的制约,不便直接表情达意,运用迂回曲折的含蓄语言表达语意,以适应特殊的交际需要,实现圆满交际。文章多角度地研究了言语交际的含蓄手法,探索了言语交际的含蓄艺术。  相似文献   

11.
“含蓄”,历来是我国文艺理论家特别是诗论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艺术概念,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我国古代文艺作品,无论诗词曲赋还是书画都十分讲究“含蓄”.但是,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论中,各家论述“含蓄”这一艺术概念时,其内涵及外延都不尽一致,以至当代文艺界对“含蓄”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尽相同,甚至因严重分歧而引起争论.因此,搞清楚这一概念的含义对于当代艺术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 “含蓄”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韩愈《题炭谷祠堂》诗:“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原意是包容、隐藏的意思.将“含蓄”一词直接运用于艺术论中则始于唐代司空图的《诗  相似文献   

12.
略论契诃夫剧作内在的戏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契柯夫戏剧艺术与传统戏剧艺术进行从内容到形式的比较,阐明契氏创作出了一种全新的戏剧艺术,这种戏剧艺术有一种不同于传统戏剧艺术的内在的戏剧性,一种含蓄、深沉的美。  相似文献   

13.
重视诗歌“如医疗疾进药方”的社会作用 ,主张诗歌艺术表现以“沉着痛快”为本 ,而点缀“含蓄不尽”的“一枝一叶” ,这两点是板桥诗论的精华。揭露社会黑暗、艺术表现“沉着痛快”是板桥诗歌最为重要的长处 ,不够含蓄蕴藉是其缺陷。结合当时诗坛观之 ,板桥诗论和诗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丰子恺先生说:“意义含蓄是漫画的一个特点,一目了然的漫画是没有味道的。”应“似暗实明,使人在思索之后有所领悟”真是精辟之谈。漫画是造型艺术?作者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段,借助线条、色彩和形体直接造型,画面上的一切都具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直观可视,历历在目,不象文学形象那样,读者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形象。因此思想倾向的隐蔽性与艺术表现的含蓄性的统一,对漫画艺术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各种流派此起彼伏的20世纪,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混乱统辖着艺术。意大利画家乔尔乔·莫兰迪以他特有的艺术语言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幽雅、宁静、文质彬彬乃至含蓄,以完全纯净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解读莫兰迪的绘画作品,学习他对艺术的态度及创作意图,我们或许能收获一些启发和对艺术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16.
古代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琴歌风格简淡含蓄,意境唯美,使其尤为蓬荜生辉。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崇高而极富有理性的把握自我,追求含蓄的表演风格,追求表面平淡至极而实质韵味深厚的审美境界。琴家自弹自唱,将琴歌作为抒发胸臆,怡然自适的重要方式。《胡笳十八拍》是古代著名的琴歌,为琴歌艺术添上光辉的一笔,内容丰富结构宏大,艺术技巧要求卓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微型小说创作中运用虚与实、藏与露所产生的积极的审美效果进行了剖析。指出,利用虚实、藏露手法,可以有效地拓展微型小说的艺术容量,促生含蓄多样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作为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代小说,表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本文从其艺术风格中选取含蓄这一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着重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以及作者深受传统文化的哺育这两个方面入手,谈《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必然性.接着,本文阐述了《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具体表现.最后,本文指出了《红楼梦》含蓄风格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试论鲁迅杂文的含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杂文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用曲折的表达方式显现的含蓄美便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专取独具杂文含蓄美个性的“象征”、“曲笔”两种方法进行探讨,从中揭示鲁迅杂文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湘西土家情歌是湘西主要的民间文学样式,它通俗质朴、风趣含蓄、富有韵律、形象生动,具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