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晶  王强 《东岳论丛》2012,33(12):110-114
日本和美国历史上都曾经历过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损害.我国自1998年实行住房市场化以来,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相应的土地交易制度、信贷政策、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逐渐显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如今,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研究日本和美国的泡沫事件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保证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房地产业中,适度的投机和在理性范围内的泡沫,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不正常的发展,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业衰退,而且还会对金融体系,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基于上述影响,本文简单地对房地产业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的类型、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以及房地产泡沫预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经济泡沫是房地产经济波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房地产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源于银行信贷的非理性扩张、土地的稀缺性、结构性矛盾等因素。要加大金融监管力度,规范住房金融业务;强化土地资源管理,规范土地市场;合理调整房地产的供给结构,大规模她推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史上,典型的资产泡沫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首次出现后,相继出现了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虽然这些泡沫所涉及的资产不同,但是其形成机理十分相近.无论是法国、英国的股票市场价格,还是当年郁金香价格,都是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资产泡沫的破灭一方面时当时的国民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执政者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以规范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我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为整个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几年房地产价格急速抬升,政府监管也收效不大,极有可能产生房地产泡沫,对国家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造成巨大隐患。本文从房地产泡沫表象、消费行为、经济形势、制度根源及国际影响方面入手,对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先登 《河北学刊》2006,26(6):147-150
调控房地产市场是全球性的课题,目前,在全球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风险不断积聚之际,要密切关注中国房地产价格的高涨。为了加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应当认真实践“双八条”,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严格执行政令,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相对国外较高,因而容易形成泡沫,并且泡沫的崩溃会导致极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金融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欧洲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引发了人们对于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担忧.本文从房地产周期切入,将当前欧洲国家的房价上涨置于过去35年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这一轮房地产周期的主要特点,评估当前的房价是否与基本面相匹配.在此基础上,探讨房地产周期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目前欧洲部分国家的实际房价正面临接近峰值的风险,一旦房价急剧下滑,将对家庭的财富水平、借款能力和消费支出以及金融部门的稳定性产生冲击,给整个宏观经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经济增速放缓、城市化进程进入尾声、出Vl导向型发展模式受阻、Et元升值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滋生了房地产泡沫。由于政府政策的失误、产业升级的失败、全民过度的投机,泡沫不断膨胀。最后因为政策突然转变而发生的需求急剧萎缩的刺激下,泡沫破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综合判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系统而全面对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进行研究对于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成功处理房地产泡沫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视角,运用反映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关系的实体经济变量,以及反映房地产市场和虚拟经济关系的虚拟经济变量,如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年增长率、商品房空置率、泡沫系数等,对房地产泡沫的存在进行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是一种常态,只有大小之分,目前我国房地产泡沫并不严重,但密切关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及其扩散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周期阶段,房地产泡沫的大小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对房地产泡沫应该分阶段进行具体考察,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应该考虑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结合房地产市场周期来分析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描述了美国网络产业泡沫破灭的现状,分析了网络产业兴衰的直接原因,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对中国的影响,认为在挤掉泡沫后,美国网络产业走势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日本战后2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揭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原因,而宏观经济的波动并非必然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房地产要挟或者绑架了国民经济的结论是成立的.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某些学者基于国内数据的相关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房地产市场发育时间短且房地产市场发育不规范的缘故.在目前国内房地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挤掉房产泡沫,稳定房地产业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挑战,但要做到这一点最好通过使房地产业软着陆来解决,如果房地产业在短期内降幅较大,就可能会对国民经济带来较大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既是高档消费品又是投资品,是房价与地价的综合;房地产业是股票与金融市场的基础,既负担“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社会职能,又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房地产业事关国家战略、金融稳定和居民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从投资角度看中国房地产业,泡沫经济已经发生,正在迅速发展并接近危险区。房地产泡沫危害极其严重,它使得资产价格发生扭曲,资源配置失衡,从而威胁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升值与升息是遏制房地产泡沫的两个车轮,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防范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泡沫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泡沫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泡沫的表现进行深入剖析,然后根据2006年1月~2008年11月的相关数据,在房价指数、广义货币、外汇储备、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研究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过剩会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产生影响,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前提条件和根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用多元回归求出房地产泡沫,其次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实际政策决定断点测度出羊群效应,最后通过LM检验验证羊群效应对房地产泡沫在空间上的扩散效应.结果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羊群效应对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存在着空间扩散.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江西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有学者认为存在泡沫.针对此问题,文章从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房地产投资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比、商品房施工面积与商品房竣工面积之比、房屋的空置面积与空置率等七大房地产泡沫指标,分析了2007年与2008年期间江西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江西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5/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世界经济受到石油价格暴涨等重大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世界经济走势良好,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和经济研究机构继续看好2006年的世界经济。短期内世界经济处于一个较高增长速度的平台期。石油价格高企、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贸易不平衡加剧是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7,(11):127-136
为了有效识别中国房地产泡沫情况,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房价序列、租金序列、收入序列、房价租金比序列和房价收入比序列等进行平稳性检验,建立了房地产泡沫检测流程与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房价租金比泡沫指标与房价收入比泡沫指标。进而,使用回归分析方法,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研究了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因素。最后,对中国近年房地产泡沫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2013年之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或多或少存在泡沫现象,主要由利率变化与财政支出等因素引起,这为调控房地产市场泡沫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晓旭  郭长坤 《东岳论丛》2012,33(5):162-165
噪声交易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解释非理性的噪声交易者导致的资产的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现象.本文将噪声交易DSSW模型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分析中,以解释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噪声交易者的乐观情绪会令房地产市场产生泡沫,刚性自住需求将泡沫扩大,而供给冲击可以减小泡沫规模.然后,利用青岛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青岛房地产市场符合模型的预测,青岛房地产市场是噪声交易市场.最后给出的政策建议是稳定噪声交易者的情绪,同时加大住房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