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阳 《城市观察》2012,(1):132-142
综合考虑中心城市、国家城市等级体系和世界/全球城市网络等方面,论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一般定义、本质特征和核心功能。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和重点城镇群互为依托,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功能节点,等级和格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共性和特色并存等特征,以及控制管理、协调辐射、城市服务和信息枢纽等功能。据此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2个城市进行评价,以广州为参照得出了它们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得分。  相似文献   

2.
张小英 《城市》2018,(1):25-34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一种主流生产模式.广州作为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全球城市之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从全球供应链整合视角探讨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强化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高端环节把控和枢纽地位,对更好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全球供应链体系视角,阐述全球供应链体系内涵特征,预判全球供应链体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和功能,提出广州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枢纽节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未来30年全球发展大势和中国崛起前景,将为上海深度融入全球城市网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为上海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功能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上海作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将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综合性全球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枢纽功能的核心节点城市,彰显中华文化特质和引领现代文明的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4.
现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背景下具有极为重要的节点功能,这些城市一方面在全球的城市网络体系中拥有关键的地位,另一方面在自身国家城镇体系中又有着核心的功能,而国家级中心城市所处的中心、节点与枢纽等重要位置决定了其综合的功能属性,体现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性。本文归纳与总结了国家级中心城市成长过程的4个基本条件以及国家级中心城市成长的5个基本因素,旨在通过把国家级中心城市还原在其所依托的城市群背景下,考虑其在国家城镇等级体系中发挥的支撑、服务、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吸引、集聚资源以加速城市转型,改善并最终提升城市国际功能与凸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广州在国内城市发展地位的演变,认准与先进城市功能发展的差距,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提出广州要从提升国家经济中心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枢纽性功能、决策控制和信息服务功能、科技创新功能等方面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袁文凯  周欣荣  张壮 《城市》2018,(8):40-48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作为区域型枢纽机场,需要构建功能全面、 层次分明的轨道交通集疏运系统.笔者对世界上典型的区域型枢纽机场轨道交通衔接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结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主要客流腹地及现有的轨道交通集疏运条件,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以实现与天津双城主中心及重要对外枢纽的轨道交通便捷衔接,巩固其区域型枢纽机场定位.  相似文献   

7.
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目标,定位于全球“人才汇集、资源集散、信息交互、文化交流”的枢纽型城市,通过极强的联通性和枢纽型功能,体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集聚力、创新辐射力、战略领导力和发展影响力.实现“四个力”的关键是上海要在全球具有极大的人文魅力和极强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余文凯 《科学发展》2016,(11):102-112
上海应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建设世界级全球城市为目标导向,打造 “智能发达、创新活跃、生态宜居、和谐包容”的智慧城市:实施“网络空间强国战略”,持续提升形成全球网络与信息枢纽;深化“四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全球资源战略配置能力;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上海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与领导力;加速“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激发上海产业与市场活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治理、服务能级;凝练城市文化,抢占“中国文化”输出战略高地;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全球门户.  相似文献   

9.
王波 《城市观察》2012,(3):103-111
白云机场是我国三大航空枢纽和对外交往门户,但与国际航空枢纽定位仍有较大差距。在分析明确白云机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广州构建国际航空枢纽的总体发展策略为“依托中心城市、构建综合枢纽、打造中枢机场”,在此基础上,立足自身优势,差异化发展,建设国际枢纽机场,完善空港交通衔接,有效应对区域内机场的竞争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汪怿 《科学发展》2013,(2):89-99
城市和人才之间历来存在紧密的联结。全球城市是人才国际流动与集聚的交汇点,同时,能否成为全球范围内人才流动和集聚枢纽成为现时代全球城市的主导因素。全球人才枢纽是在由人才自由流动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全球人才网络中,因人才高度集聚形成的对全球人才流动配置、集聚等具有中心功能、关键作用、重要影响的核心节点。形成中的全球人才枢纽,一般经历极化、嵌入、融合、形成与重构阶段。要成为崛起的全球人才枢纽,必须培育人才竞争优势、嵌入全球人才网络、搭建世界级事业增值平台、营造宜居活力人才生态、建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