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汉书.皇后纪.明德马皇后》记载:每于侍执之际,辄言及政事,多所毗补,而未尝以家私干。(欲)[故]宠敬日隆,始终无衰。按:(欲)[故]宠敬日隆,中华书局整理本《后汉书》校勘记云:据殿本、集解本改。并加按语云:《集解》引惠栋说,谓‘故’旧本作‘欲’,李氏改作‘故’。从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 ,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聊斋志异》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早在蒲松龄创作之际 ,便有人传抄书中的某些篇章 ,他死后是书抄本流传愈广。时隔半个世纪后 ,乾隆三十一年(176 6 ) ,赵起杲、鲍廷博据抄本将此书编成十六卷本刊刻行世 ,世称青柯亭本 ,嗣后二百年间刊印流行的各种本子 ,大抵由之而出。与此同时各种翻刻本竞相问世 ,并且相继出现了十数种注释本、评点本 ,其注释本中影响甚大的是吕湛恩、何垠两家注本。然而遗憾的是 ,由于传抄、翻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又加上注者个人学力与识力的高…  相似文献   

3.
应璩诗论略     
应璩(190——252),字休琏,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其祖应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裴注引华峤《后汉书》,“后”字原脱,据《隋书·经籍志》补);从父应劭,字仲瑗,博学多识,撰有《风俗通》、《汉书集解》等书,为世推重;其兄应(王易)(?——217),字德琏,“学优以得文”(《文心雕龙·才略》),建安七子之一;其子应贞(?——269),字吉甫,“善谈论,以才学称”(《晋书·文苑传》);汝南应氏,真可谓“世济文雅”(张溥《应德琏·休琏集题辞》)了。关于应璩的生平,本传(附见于《魏志·王粲传》下)极为简略,但从裴松之所引《文章叙录》中,我们可得一梗概:  相似文献   

4.
《荀子简释》原名《荀子柬释》,为梁启雄先生旧时所作,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3年曾重印过)。1955年,梁先生作了修正,改名《荀子简释》(以下简称《简释》),由古籍出版社出版,1956年、1957年印了两次,共11000册;中华书局1983年又印了19000册;台北木铎出版社1983年亦印过此书。所以,该书之影响不可谓不大。梁先生乃梁启超之介弟,而此书又经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师杨树达、高亨两先生审校,故此书问世五十多年来,无一非辞。高亨先生说“梁氏此书,固初学之所棘求,亦鸿彦之所必取”,并盛誉“梁氏著书之忠实谨慎”云云,①实为溢美之辞。其实,只要考察一下该书之校勘,其虚假粗疏便可见一斑。据该书《述例》言:“本书以《荀子集解》为底本”,而“据群书所引《荀子》,宋明日《荀子》善本”,“各详校一过”。一、所谓据“群书所引《荀子》”以订正《荀子》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如今常见的《三国志》版本,无论1959年的中华书局铅印本,抑或1986年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都将《魏书》置首,《蜀书》次之,《吴书》居末。一些目录书和论著,凡涉及《三国志》中三书位次者,也都如此排列。然而,这却并非陈寿《三国志》的原貌。现在能见到的有关陈寿写《三国志》的记载,最早的是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其《陈寿传》写道:“吴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大乘无量寿经》残卷进行了翻译和校注,指出西夏本与现存两种汉译本均有差异,其所据藏文底本可能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历代正史和文学作品中传唱千古的人物形象之一。明代戏曲中关于曹操事迹的剧目,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元话本《三国志平话》、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元代三国戏以及民间传说等文献加以改编,大致勾勒出曹操风云际会的一生。由于受元明时期文学作品"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影响,明代戏曲中的曹操形象大多是作为西蜀政权和东吴政权的对立面出现的。通过对明代戏曲中许田射鹿、云长辞曹、义讨董卓、黄鹤楼论英雄、祢衡骂曹、文姬归汉等情节的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明代民间对曹操形象的广泛传播、不同接受和重新解构。  相似文献   

8.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影印后 ,该阁本电子版又铺天盖地 ,大陆现存完好的文溯、文津二阁《四库全书》及补抄得全的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备受冷落 ,其根本原因是以为《四库全书》各阁本基本相同。其实 ,由于抄手不一 ,抄成时间不一 ,所据底本间有更换 ,编纂宗旨之执行因人因时而有变化 ,不同阁本的相同书种中 ,多有卷数、篇数的出入 ,卷篇相同者也存在文字差异。因此 ,为保存、流传同属国宝的文溯、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及文澜阁本原卷与补抄本 ,为学者创造作切近《四库全书》本身研究的便利 ,将其付诸影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金瓶梅资料汇编》(侯忠义、王汝梅编)所收《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语》,校勘甚不严肃,谬误时见。有张冠李戴处,有断句不当处,有错别字,有妄增字,有遗漏,有添加、几不能读。?欲予以校正,苦无所本,抛书而叹,无可奈何。今偶得友人齐鲁书社1978年版《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一阅,虽比不得北大图书馆所藏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原书,但此书所据底本即为  相似文献   

10.
明代通俗小说的出版 ,人们一般关注的是建阳书坊 ,而提到南京书坊却侧重讨论以富春堂为代表的戏曲刊刻。然而南京书坊对通俗小说的繁荣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书坊主或是出版新书 ,或是翻刻旧书 ,都扩大了通俗小说的声势 ,如推出的通俗类书《国色天香》引起了刊刻小说合集的潮流 ,《西游记》的刊印也导致了神魔小说的崛起。此外 ,书坊主之间的竞争 ,特别是和建阳书坊的竞争 ,使金陵书坊主在小说评点和插图上大动脑筋 ,争奇斗艳 ,推动了小说理论的发展并为后世流下许多精美的版画  相似文献   

11.
诸宫调属于说唱文学,它的作品,本是供艺人作场时说唱用的底本,也是一种“话本”。明代以后,诸宫调不再在勾栏瓦舍中演出,没有人会按谱说唱诸宫调了,它的作品才由说唱文学变为案头文学。诸宫调说唱的失传,至今六百多年了。宋、金、元时代说唱时的情形,各书缺乏记载,我们只能根据有关资料,管中窥豹,就所见的一斑推测其全貌。冯沅君先生《古剧说汇》指出:“《水浒》中的白秀英所演奏的是诸宫调。”她的判  相似文献   

12.
<正> 1.曹魏正始年间,玄学大师何晏、王弼分别注释了《论语》。然而这两部书的历史意义却大不相同:何晏的《论语集解》标志着汉代经学《论语》研究的终结,而王弼《论语释疑》则宣告了玄学《论语》时代的开始。汉代儒学大家多注《论语》,但已无一家完整注释流传至今,仅剩佚文,并且大多依赖《论语集解》得以保存。由于何晏无可争议的玄学创始人地位,后人往往先入为主,将《论语集解》划入玄学著作范围,然后从中搜寻编者关于“无”、“无为”,“自然”的只言片语,以证明何晏玄学思想。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第一,《论语集解》出自多人之手,是集体编纂的官书,不是何晏本人的专著。据《论语集解》序,参加者除何晏之外,还有孙邕、郑冲、曹羲、荀(岂页)。其中孙邕,郑冲、荀(岂页)都是传统派儒家人物,不是正始玄学家。第二,《论语集解》绝太多数篇幅都是引汉魏大儒的注释,编纂者本人的文字甚少。即使这些编纂者的文字全部代表何晏的观点,其思想倾向也与汉儒无异。可以说,《论语集解》是一部汉代经学思潮对《论语》解释的精粹集,而不是何晏玄学思想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金陵本《船山遗书》校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渐逵 《船山学刊》2004,(1):33-34,45
清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于金陵(今南京市)节署主持刻印了金陵书局本<船山遗书>(以下简称"金陵本"),该遗书由刘毓崧、欧阳兆熊等编校,共收船山经、史、子、集四部遗书五十六种,计二百八十八卷,为船山第一部全集,流传极广,影响甚大.民国二十二年(1933)上海太平洋书店铅印的<船山遗书>,即大多据金陵本排印.  相似文献   

14.
《海内十洲记》现存版本可分为云笈七签、正统道藏与续谈助三大系统。在云笈七签系统中,明刊《云笈七签》本成书于宋代,且与宋刊《记纂渊海》本的文字基本一致,可知二者所据底本当为近似的宋本或宋前古本,或《云笈七签》本即为《记纂渊海》本之底本。正统道藏系统中,《正统道藏》本刊刻年代早于《顾氏文房小说》本,二者文字相似度极高,前者很可能为后者之底本。续谈助系统仅包含独一的《续谈助》本,然其文字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在诸版本中,最具代表性,且争议最大的为《云笈七签》本与《顾氏文房小说》本,经过细致的校读考辨,可以判定:《云笈七签》本当为目前所知最接近小说原始文貌的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15.
杨坚 《船山学刊》1987,(1):78-80
《尚书引义》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本书此次补校所用之版本凡七:有船山五世从孙嘉恺之抄本;有清代出版之守遗经书屋本、金陵书局本、环地福书局本;有民国时期出版之船山学报本、太平洋书店本;有解放后出版之中华书局本。又有马宗霍、周调阳两家校记,可供参照检查之用。嘉恺本为1951年湖南进行土地改革时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邵阳县东乡太平曾家所收船山遗著抄本十一种之一。其书分装五册,每册第一面第一行为书名及卷次。  相似文献   

16.
单集解本系统《论语集解》版本与流传涉及较多争议的,是西夏文《论语集解》、"宋监本"《论语集解》和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西夏文《论语集解》其实是根据北宋陈祥道的《论语全解》翻译而成。"宋监本"《论语集解》实际乃是南宋中期福建刘氏天香书院私刻本,该本非是延自六朝至北宋以来单集解本系统的流传,较之皇疏本更不可能与日本正平本存在所谓"同一祖本"。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之岳氏非是南宋岳珂,该本应是元初宜兴岳浚严格按照南宋廖莹中"世彩堂"原本覆刻,都是同出于邢疏本系统非严格意义上的单集解刻本。  相似文献   

17.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是《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秋联句诗》中的名句.第二句为黛玉所吟,既是写实,又具有象征意义.但在今存传世抄本中,这一句诗是有异文的:①在庚辰本、甲辰本、列藏本、程甲本所据抄本以及程甲本以降的诸刻本中,作“冷月葬诗魂”.②在戚序本、蒙府本、全抄本以及戚宁本中,作“冷月葬花魂”.一般认为,第一系列中的多数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早,可信程度较高;第二系列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晚,而且多所擅改,可信程度较低.可是,问题又出现在庚辰本上.此本原抄作“葬死魂”,后又点改为“葬诗魂”.于是,问题又出来了.究竟是“诗”与“死”的声说呢?还是“花”与“死”的形说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上述诸问题、冯其庸先生在《八家批评红楼梦》的后记中,做了较有说服力的分析,认为应做“诗魂”.台湾刘广定先生也持相同观点(见《明清小说  相似文献   

18.
苏芃 《文史哲》2011,(6):81-89
原本《玉篇》残卷中有73条书证材料征引《史记》,其中有27条材料涉及《史记》相关的先唐古注,经比勘判断这些古注是裴骃的《史记集解》的片段,且这些写本材料的底本来自南朝梁代。这些书证引文弥足珍贵,其价值不容忽视,对于《史记》的校理和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论《后出师表》非伪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寿不载《后出师表》(以下简称《后表》)于他所著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也不收录于他所编辑的《诸葛氏集》。后来习凿齿在他所著《汉晋春秋》里收录了《后表》,并说:“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因此,引起后人关于《后表》是伪作之说。清人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中说:“窃疑是表后人伪撰,习凿齿未之深考而载之耳。承祚不载此文,极有卓见。”近人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  相似文献   

20.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时产生了两个与底本不应有的差异:全书收录范围的模糊与若干书种排序的变动。全书范围与书种排序,随全书贮藏的分架图均有明确记录。全书第一种是《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总目》、《考证》不在全书之中。影印本书种排序产生混乱的原因有三:清廷曝书、多次装箱搬运、抽印四库珍本。出版者有责任与学术界共同努力,清除影印本与底本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日后影印文溯、文津二阁本《四库全书》,应努力避免产生上述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