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实为传统词义研究的集大成者。朱氏以《说文》所释本义为依托,成功构建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词义系统。朱氏通过分析本义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而对词义引申过程和理据所作的深入探求与阐释,实已蕴含着义素分析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大型辞书收罗的单个汉字的义项系统中有时会有一些特殊的义项,这些义项与字头之间总存在一种隔阂,即这些义项既不是字头的本义,也不是引申义。一般情况下,辞书会把这样的义项处理为假借义。但是,从历史汉字的角度考虑,有不少所谓的假借应视作文字因字形相近而导致的混同,由混同而产生了词义过继。例如帖有安静之义,这个意义是怗因字形相近致误而过继给帖字的。词义的这种过继虽是因字形讹误而产生,订正讹误就会消除这种过继,但实际上大型辞书并未真正消除这种过继的词义,反而有的词义成了常用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语言的词都有声音和意义两部分,汉语词也不例外。一般认为只有词的意义能生发引申义。本文特别提出,词的声音同样也能生发引申义,即人们常说的“假借义”。这种观点是与古人的“声训”、“右文说”、“凡同声多同义”、“声近义同”等主张或理论一脉相承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当前关于词义的分类和同音同形词的辨别等问题的解决将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谢序华 《北方论丛》2020,(3):94-101
学界一般认为,汉字的假借是通过借字表达词音("依声托事"或"借字表词")来实现假借的目的,但事实上假借是汉字所兼有的一种表达职能,只有形义统一、以形别(表)义的汉字才具有假借的职能;而汉语单音节词自身不能独立地区别(表达)一定的概念,又不能区别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因此汉语的词是不具有假借职能的。所以,汉字的假借,既不是"依声托事",也不是"借字表词(音)",而是"依形托事"。  相似文献   

5.
邢的《尔雅义疏》广泛吸取了郭璞及汉魏注家的研究成果,发扬有唐一代正义类训诂著作的优良传统,在声义相通的认识、同义词的辨析、多义词的探究、虚词的阐释,重言词的区分,本义与引申义及假借义的认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后世的《尔雅》研究及训诂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尔雅义疏》是《尔雅》研究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汉语大词典》中“封”字条释义的考察与分析,发现《大词典》对“封”各义项的设立、分合、归并不尽合理。从“封”字的古文字字形的比照和前人对“封”义注释的分析来看,“封”的本义当是“聚土植树以为地界”这一动词义,而不是《大词典》中列于第一个义项的“疆域、分界”这一名词义;同时,在《大词典》“封”的诸多义项的释义中,存在着引文注语与义项不能完全对应的矛盾;此外还讨论了“封”跟“丰、堂、葑、窆”等诸字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04,25(1):104-107
《世说》中的同义复合词构成语素的状况和特点,从其意义来源来说,共有四种主要类型:(一)本义 本义;(二)引申义 引申义;(三)本义 引申义;(四)引申义 本义。而其复合成词后语素义变化也有三种情况:(一)两语素义基本不变。(二)两语素义基本丧失;(三)产生了新义,但语素义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8.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暂”在汉以前表示“突然、一下子”,这是暂的本义。作者通过对“暂”字形以及先秦用例的分析,发现“暂”的本义是“不久”,在先秦假借为“渐”,表“欺诈”义。“突然、一下子”是“暂”在汉代后起的引申义,在先秦文献中“突然、一下子”义是用“突”、“卒”、“造”、“暴”、“乍(诈)”等词来表示。  相似文献   

9.
释“黨”     
本文分析了形声字“黨”字“从黑”的义理所在,“日不明”为“黨”的本义,进而梳理“黨”一词的词义系统,揭示“黨”一词由本义产生引申义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将”在《诗经》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象声词等多种词性,通过分别阐述它们在句中的词义和用法,考证“将”的本义,并探讨了它的本义和其它义项间存在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徐锴的语言文字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唐徐锴的语言文字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徐锴尊崇许慎<说文解字>;尊许慎"六书说"而不囿于许说;求索字义,既因形求义,也因声求义;解释字义,既用古语,也用今语;区分古今字;字义分本义、别义、引申义.徐锴的语言文字观,既有其正确的、对后人有积极影响的一面,又有其不足的、对后人有消极影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两个形体是利用人们远行要带上衣服备用的社会现实表达"远行"概念的本字,■、■、■、■是孳乳的形体,表示的也是"远行"。这些形体在卜辞中有的用本义,有的用引申义,有的假借表示姓氏"袁"。  相似文献   

13.
将古今两部有代表性的字书《五侯鲭字海》与《汉语大字典》义项比照,可以得知:“婴”、“孾”和“孆”指“女孩也”,这是保留了它们的假借义或本义;“婴”、“孾”和“孆”指“初生的小孩”,这是它们的后起义;现在,“婴”取代了“孾”和“孆”,专指“初生的小孩”.“(石八)”,石破声;“玐”,玉声;二者不是异体关系,但二者音近,可以通假.“(莎)”,义项“藥名”中的“藥”应是“樂”传抄之讹.“(簧)”,义项“只也”中的“只”应是“貝”之讹:“琐”为“(黄)”的后起字.“臼”的本义为叉手,“匊”的本义为两手捧物,二者音近,可以通假.“臾”的造义为捆绑时抓住头发拖拉、会意字,“臾”的造义为一带着提梁的器具、象形字;“蒉”为“臾”的异体.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几种作法值得商榷。有的整句翻译,不求甚解;有的搞大量词义罗列,使一个词无形中变成为好多词,使学生望而生畏。我认为,造成这些流弊的主要原因,是对语文规律探讨得不够,特别是在教学中没有注意体现和运用它。那末,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具体体观和运用它呢? (一) 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词。一个基本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其中一个是本义,一些是引申义。掌握了本义,便能有效地掌握各种引申义。要掌握本义,就得注意字形结构的分析。适当地进行字形剖  相似文献   

15.
单周尧 《学术研究》2006,(3):143-144
文字有本义、引申义、通假义。《汉语大字典》[1]于通假义多云“通某。”这对读者探本穷源很方便。但也有未明言“通某”者,读者欠提示,往往未能钩赜索隐,焕然冰释,这是一种缺陷。下文举出一些例子,希望将来修订时能补苴罅漏。《汉语大字典》“和”字第15个义项说:古代军队的营门。《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郑玄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文选·潘岳〈西征赋〉》:“距华盖于垒和,案乘舆之尊辔。”李善注:“和,军营之正门也。”尧案,《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可见“和”之本义与“古代军…  相似文献   

16.
“繄”字的训释自古以来就有歧义,其根源是未能分清假借与通用这两个文字词汇学上的概念义界,以致说解多带有随遇性和片面性。本文确立了“繄”的四个假借义项,并且在严格定义假借和通用的基础上概括出通用字的四项训诂条例。认为语音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史上的原因,是通用字的启用和废置的制约因素,而训诂条例则是通用字解读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试论声训的目的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同源词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声训的目的究竟是解释词义,还是探寻词源?宋人“右文说”、清人“因声求义”说,是否属于声训的范围?这些问题,前辈学者多有分歧,本文通过对汉语史的考察,对声训的目的和范围作了必要的界定,有助于人们对声训意义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郑樵的“文字有间”、“书画同出”、“子母相生”、“建类主声”以及“有义之假借”等观点进行了评析,指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不尽合汉字事实,“书画同出”掩盖了“书”“画”的根本区别,“子母相生”“建类主声”是自相矛盾之说,“有文之假借”导致六书假借的混乱或取消。  相似文献   

19.
陆宗达、王宁先生在《训诂方法论》一书中说:“在同源字中,音近是义通的外部形式;在假借字和借用字中,音近又是共形的必要条件。所以,解决音的问题,是求索词义的前提。”①这就是说,在训诂中,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求语源以系联同源字(词),明通假以求本字,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音同或音近。因为音义同源和用字假借,都是产生在上古时期的语言文字现象,所以,这音同音近的音自然就指的是上古音,亦即先秦古音。正因为如此,古籍中的用字假借就又称“古音通假”了。②那么,什么是音同音近呢?王力先生在1962年由他主编的《古代…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中,复合词的词根义以成词词根义居多,不成词的词根义较少。古成词根义在现代不同地域的汉语系统一部分仍保持旧有的成词性质,另一部分则变成了不成词词根义。不能明确区分词根义的成词与否往往会导致把不成词义当作成词义单用的错误和单字义释注的欠缺。词根义进入具体的复合词结构时,有的仍保持原本的状态,有的却会发生一些类似音位的条件交体一样的变化。对词根的固定义和变义性质认识的不足导致同一部辞书内义项建立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