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她和他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同一座城市工作。一年后他辞职,借了启动资金开始单干。她希望他能常陪在自己身边,但他总是很忙,被债务和不景气的生意搞得焦头烂额。她最终选择了分手,因为看不到未来和希望。后来,她嫁,他娶,但已不是彼此的另一半。他的妻子也是她的大学同学,在他最落魄时嫁  相似文献   

2.
<正>一凡是我最难忘的朋友,只是,在她28岁的时候,上天从我们身边把她带走了。如果你认识她,或许会和我同样喜欢她。她是个既安静又开朗的姑娘,言语恰到好处。有她在,既不会觉得聒噪,也不会感到冷场。她周到地照顾着周围人的情绪,也能圆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她散发着温和的光彩,从不灼痛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么一个姑娘,28岁之前她都是幸运的。从重点小学、初中、高中毕业,顺利考上重点大学;大学里和高高帅帅的学长恋爱,毕业后嫁给他;工作地点距离父母住  相似文献   

3.
她从北京出差来到这里,召集几位大学同学聚会,也邀请他参加. 她是他大学时的恋人,毕业后两人从未再见过面.他只是从别的同学那儿听说她成了外企的主管.那天,当她苗条的身影在酒店里出现时,他感到自己一阵晕眩.她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小女生了,不仅有职场女性的干练,更有熟女的迷人风韵.  相似文献   

4.
青年的两种形象 青年并非社会范畴,而是一个文化和行政管理的建构,是社会本身的自我形象的一部分。一名大学生与他或她毕业后将成为的工程师或律师相比,与家住郊区的穷困的年轻人相比,更像前者而不像后者;郊区的穷青年则更像他或她很可能成为的体力劳动者或非正规生产  相似文献   

5.
走在你后头     
正他比她大8岁,没什么钱,但她不介意。她看中他的成熟稳重和诚实善良。她自信地以为,只要有他一口吃的,他就绝不会让她饿着。为着这份感觉,她不惜一切嫁给了他。婚后3个月,因为强烈的妊娠反应,他坚持让她辞去了工作。孩子出生后,他又借口家里琐事太多,不让她出去工作。她知道,他是好意。她文凭不高,做的事情都很辛苦,他不想让她吃苦。一晃,20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上了大学,她仍然没有找工作。  相似文献   

6.
北大毕业的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对此,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深信他能成功。 没有社会经验的他,一毕业就雄心勃勃地召集几个志同道合的哥们,成立了一家电脑公司,决心大干一场。但公司开张不久,就出现了问题,由于各方面协调不好,加上资金紧张,几个合作者纷纷撤资走  相似文献   

7.
正跟踪与反跟踪结婚之初,他和她都年轻,不懂相处之道,所以时有争执。他最爱的事情之一是戴着耳机听音乐。但她不喜欢这件事,因为他一戴上耳机,她就觉得和他被隔在了两个世界。他在耳机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她在外面的世界里孤苦伶仃。每次他戴上耳机,她就对他横眉  相似文献   

8.
女儿爱上个小混混结束上一次婚姻时,女儿刚3 岁,我总觉得她年纪小,没必要对她解释我和她爸爸离婚的原因, 只要用全部爱心呵护她就行了。可是女儿还是经常被伤害。在幼儿园排练毕业演出那天,她忽然跑回家对我大哭:“妈妈,他们说我爸爸是坏人,我根本不配演公主!”面对嚎啕痛哭的女儿,我无  相似文献   

9.
聚散之间     
亲情,是细流才长久,浓淡之间才好,若天天湍急着,如何吃得消?今年研究生面试时,年龄最大的那位女生生于1979年,矮个,丰满,短发,别了个蝴蝶别针,略带点装饰的天真之气。她以前读的是中文系,毕业后从老家山东到北京做过老师、记者,2009年随夫来上海,曾工作于动漫公司,现任全职太太。问她:你已经拥有他人毕业后渴望拥有的生活,丈夫、家庭、孩子都不错,为何还要费心费财地来上学?她说希望写出自己的作品。"总是无法忘记在老家生活的一切,一直想写出来,表达一  相似文献   

10.
王玉霞,方逾不惑之年却已度过了二十几个教学春秋。她教学效果显著,深得同行的好评,社会的赞誉,曾多次被评为校、市优秀教师、女强人,199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一、学而不厌不断进取1968年,王玉霞毕业于许昌市一中。她下过乡,种过地,后来终于选定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进入了许昌市师范学习。1975年7月毕业,分配到郊县薛店高中任教,后来又调入许昌市重点中学之一的第七中学。新登讲坛,为了不误人子弟,她刻苦钻研业务,经常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为了备好课,她不得不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琢磨教学方法,但她始…  相似文献   

11.
宰相的女儿     
古代有个国王,他十分残暴又刚愎自用,只要他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他的宰相却是个十分聪明、善良的人。宰相有个女儿,她贤惠、聪明,长得十分美丽。  相似文献   

12.
正顾维一当婚礼主持人10年了,他现场看到过两位父亲的眼泪。前一位是私营企业家,他为亡妻所生的大女儿出嫁开席50桌,婚礼前一晚,女方父亲对顾维一说,他亏欠女儿太多:"她妈妈走时她12岁,过了5个月我再婚,再过两个月她搬去学校宿舍住,难得回家。"顾维一马上明白了:"这场婚礼会有尴尬,因为她不肯原谅你,对吗?"女方父亲苦笑说,女儿曾要求由舅舅把她  相似文献   

13.
一个年轻人,在大四即将毕业时,突然被查出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别人毕业离校,他只能在家养病,为了替他排忧解闷,哥哥就陪他下围棋玩。天长日久。兴趣渐浓,最后,他大学虽然未能毕业,却走上了棋弈之路,他就是邱百瑞先生。人们敬称他“邱百段”,因为他教的学生得到的段位加起来已超过了“一百段”。  相似文献   

14.
初识外教 分别从美国的华盛顿、费城和波士顿,来到中国,来到重庆涪陵师范学院支教的3位中美友好志愿者圆了他们的中国梦. 3名外教中最年轻的要数Rubin了,今年才21岁的她大学一毕业就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Rubin的个头不高,在学院里,她更像一位留学生.在大学,Rubin学的是传播专业,毕业之后,她本可以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跟她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可她却选择了中国之行.她告诉我她的父母都不支持她来,但最终还是来了.据她的学生说,Rubin在美国的学校因为成绩很优秀曾经还跳过级,的确,不然怎么21岁就大学毕业了呢!Rubin是个极为活跃的女孩,在我采访她的过程中,她时不时的随着家里放的音乐或摆头,或踏脚间跟着唱上一两句.  相似文献   

15.
他和她结婚后,每次聚会,他总是先向我们声明:晚上9点之前,必须回家陪她。因此,我们这几个年轻气盛的未婚男士,总爱对他挖苦一番。可不管我们如何讥笑挖苦,他总是坐在一边,满脸笑意地看着我们。在我们看来,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妻管严”。并猜想他的妻子一定是个“母夜叉”。  相似文献   

16.
后妈     
后妈也是娘。在他爸的老拳威胁下,他叫她妈妈,只是,叫声生生涩涩、别别扭扭的。 后妈嗓门大,说话做事风风火火,比起他温文尔雅的亲妈来,简直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所以,他特不喜欢她,于是故意(有时虽不故意,却是潜意识里)处处为难她。比如,后妈做饭,他在饭桌上不是嫌硬了就是软了,  相似文献   

17.
站在门外的那一刻,他心里还在想,不知道这个死丫头能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惊喜。不过出差两周而已,她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短信一天能发十来条,说想得心慌,快点回来吧!他很受用。刚结婚不久,她小鸟依人般,他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这次他去南方出差,她因为要上班,只好留在家里等待。距离把两个人的想念抻得很长,像橡皮筋一样,弹回来的时候,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话铃声响起,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传过来:"你是郭主任吧?我是李莹的老公,她在你身边吗?我打她电话打不通,急死了。她要做公开课让我买磁条,她说今天上午要和你一起去看做课现场的,你帮我找她一下好吗?"我忙说,你别急,她上课去了,我马上找到她,让她给你回电话。我找到李莹说:"你快给你老公回电话,他在给你买磁条呢,挺着急的。"没想到她竟然生气道:"别理他,那么笨,让他办点事买点东西这么费劲。"说完  相似文献   

19.
寻常爱     
正"我不怎么爱他,但他对我很好。"阿玫带着点儿羞涩告诉我们。她交往了一位男士,丧偶,有一个儿子在上海读研,已有女朋友,俩人商量毕业后在上海打拼,不回老家了。这位男士在事业单位工作,条件还可以,就是比阿玫大12岁。闺蜜们听完阿玫的描述,都投赞成票:对于40岁的离异女人,男人大12岁刚刚好,他儿子已经打算在外地安家,不会打扰到父亲的小日子。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豪门,又多才多艺,媒婆快把她家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见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个男孩。直到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于万千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男孩,女孩觉得他就是她苦苦等待的那个人。可惜,庙会太挤了,她无法走到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