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以"艺术精神"诠释庄子,发前人所未发,也引起激烈的争论。其实,只有了解了徐复观对中国文化做"现代的疏释"的整体理路,才可能进入徐复观的语境和思想世界。徐复观所谓对庄子的"再发现"的实质是将庄子所成就的"虚静的人生"推进到"艺术的人生"。徐复观准确把握了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这一实质,通过会通庄子精神与艺术精神而悟到庄子的心就是艺术精神的主体,庄子之道的精神正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庄子之所"成"实乃艺术的人生。徐复观对庄子的这一"再发现"并没有误读庄子,正如他自己所言是"瞥见庄生真面目",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港台新儒学家徐复观先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疏释"工作,指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具体的心性、生命,并从中挖掘出艺术的根源。作者将中国的艺术精神视为不待外物的"纯"精神,它突出表现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中,因为自然山水最能释放人的生命本性、精神的自由性,而这一点恰与老庄精神相合拍。老庄学中的"道"即是艺术精神的至高境界,庄学中面对现实人生的主体修养功夫,被视为艺术精神的主体,作者在这一发现背后试图寻求现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艺术的本真表达方式,以对抗长期以来唯西方艺术为艺术的价值尺度,更重要的是弥补现代科学技术下的人文精神与理想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 ,提出庄子精神是中国纯艺术的精神。但是 ,他把庄子的“道”视为中国艺术的最高意境 ;把《庄子》中得“道”者视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 ;把《庄子》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引申为“道是美 ,天地是美 ,德也是美”。这些观点在思想和逻辑上偏离了现存《庄子》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思想 ,在观念和逻辑上造成混乱 ,因此 ,没有在本质上揭示《庄子》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易传》对《易经》的阐释,以中为标准推断吉凶,以和为宗旨申说易理,以刚柔相济为尚,以刚柔适中为善,以追求崇高与美好为宗旨,以师法自然、生生不息为旨归,并以和融的语言为媒介,充满了中庸和穆的思想,反映了以中和为美的观念,体现出中正和谐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两级,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自然之道,即艺术师法自然,且分为顺应天的自然状态和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两种方式。儒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中和之美,以音乐为例,则可以分为以乐正心、以心和乐两种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层审美特征下,唐代意境理论的核心美质体现为对浑全之美的追求。浑然一体性正是庄子道论的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同时映射到了庄子对自然、人类、社会的认识中。唐代意境理论中的浑全之美追求体现的是对庄子道论中浑全自然真美思想的继承。唐代意境理论对浑全之美追求具体体现为"境"概念的引入,并在唐人构设意境理论时从意境构造过程、意境的核心美质和意境的审美鉴赏的全方位思考中表现出来。司空图的"全美"观是唐代意境理论浑全之美追求最高、最集中的表述。庄子道论与唐代意境理论浑全之美追求的融合,得益于唐代的崇道风气和诗评家对庄子的向慕之心。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形象世界是庄子“道”论的形象载体,蕴涵着庄子式的审美情感和人生审美观念。其塑造的形象魅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形象负荷着庄子深刻的人生审美观。这既表现为《庄子》形象传达出“道”即是“美”,“美”即是“道”的观念,同时《庄子》形象也蕴含着哲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第二,《庄子》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的诗性美,这种美体现为形象构思与塑造充满了浪漫主义、哲理思辨及黯淡晦涩的审美气息。  相似文献   

8.
美属于艺术的范畴 ,善则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人是在由道德而艺术 ,向善致美 ,尽善尽美的过程中成就和谐艺术人生的。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里 ,儒家传统中的“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乐教思想 ,对中国全整的艺术精神做出了应有贡献。徐复观在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考察中 ,认为道家思想在魏晋以后主导了中国的艺术精神之观点是有其片面性的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进当下音乐艺术之美,以歌曲《人世间》为例,从审美角度出发,分析了歌曲《人世间》的情感之美、歌词之美、旋律之美以及歌者的声音之美,并指出与传统民族唱法的异同。在阐释艺术作品的同时,进一步说明了《人世间》从词曲到演唱,从旋律至内容,从基本情感到精神价值体现出的当代人对美的定义和追求。进言之,还原出歌曲《人世间》表达真实生活的一面,以美妙的音乐为传播载体,将真实生活中的画面浮现观众眼前,并以此照射出歌曲与同名影视剧《人世间》故事的交织交融,从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美德,烘托出极具现代艺术之美的《人世间》。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对美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无论是日语单词“うつくしい”的涵义,还是日本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都表明了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另外,他们的这种意识也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小为美”是日本民族传统的重要的审美意识之一。他们的这种审美意识主要根源于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日本特有的自然景观。并且,日本人的这种审美意识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日本人对外来文明的改造,另一方面则是此种意识促使日本人凡事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思考总是基于完美主义认识,从而对社会的多元化利益一直耿耿于怀.这种思考方向终于在19世纪末霍布豪斯以利益冲突为背景提出社会和谐理论后发生了变化.和谐社会必须以承认多元化利益为前提,建立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并进而在后一步的利益分配中充分发挥多元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功能,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利益分配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与《乐记》在音乐发生学、中和之美和音乐教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关于音乐发生学,二者都认为乐是由人心产生的,人的心里有所感受,就会在音乐中表现出来,音乐表现于外而能够化育于内;关于中和之美,《吕氏春秋》把“和”视为“乐之本”,《乐记》则从天地之和阐释音乐之和的作用,二者都倡导音乐的中和之美;关于音乐的教化作用,《吕氏春秋》和《乐记》都认为乐的美以善为前提,都认为乐与政通,应该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法、比较法和分析法阐述并比较了中国以易经《乾》卦为代表的传统美学观与西方以尼采为代表的美学精神之异同,在实践观照意义上提出相对较新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正"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是近些年来学界涉猎较多的一个内容。人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视野来诠释、理解、探讨、研究"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应当说这对社会现实和学术研究是有明显成效的,也算是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和谐"热潮。当然人们更多地是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探寻,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此类思想比比皆是。这股热潮让人们既惊讶于我们老祖宗的睿智和高深,又使得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实践有了坚  相似文献   

15.
在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昆丁作为康普生家中一个性情敏感、思维敏捷的年轻人,他在欲望抉择的两难境地中,不仅有对历史现实的痛苦反思,而且有对人类精神的未来的祈望.他勇敢地选择了死亡,从而超越死亡.他追求的是精神的再生之美,是-种不怕肉体毁灭而有永恒的精神价值的东西,一种超越了有限生命的无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戏曲,融合了歌舞、文学、武术、杂技、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是一个别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综合艺术样式。中华民族注重和谐与平衡、追求统一与完美的审美取向,使中国传统戏曲长期展转流连于奇妙幽远的“中和之美”乐土,出现了众多探讨“以和为美”的戏曲理论文献,而以情与景完美统一的具象要求,来实现“中和之美”的美学精神规范下的和谐统一、均衡稳定,一直是古代戏曲导演领域历久弥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因学术访问的机会,在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见到国际著名儒家学者、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黄俊杰教授,获赠几部新著。其中之一,便是黄教授于去年底新版的《东亚儒学视阈中的徐复观及其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乡村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乡村群体性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在乡村群体性冲突中,重新登上地方权力平台的宗族权力无可否认成为地方权力运行中的一种不可低估的力量。宗族权力是对地方正式权力运行产生直接影响的一种地方非正式权力。如何来深入地掌握这种非正式权力的运作机制及其与正式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之能够与地方正式权力有序和谐地共存于一个共同体当中?这是值得社会学者认真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以"心"为美——中国古代美学的表现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为美,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当然状态的价值界定。这种表现主义的美学观念,存在于中国古代美学的“比兴”说、“神韵”说、“意味”说中。它认为,自然美的本质在人格化、心灵化,人物美的本质在心灵精神,艺术美的本质在心灵意蕴的表现。这种美本质观,渊源于古代宗法社会“内重外轻”的向心文化。  相似文献   

20.
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是多民族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东北少数民族人口职业结构趋向高级化,但同时也存在着变迁速度慢、规模小、区域差异大等问题。民族人口社会流动问题,不仅制约着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严重地影响着东北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落实和完善民族社会政策,促进民族人口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