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方式形式层出不穷,使用日益广泛。本文尝试对于网络虚拟货币现象进行剖析,首先介绍中国当前网络虚拟货币现状,然后分析虚拟货币的本质特性和其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及当前网络虚拟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虚拟货币本质上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货币交易媒介职能的商品,其不会对现行金融体制产生冲击,但是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市场内部化和优势内部化是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它们分别关注跨国经营过程中节约交易费用和利用无形资产特有优势的外部收益。近年来由企业跨国联盟、虚拟网络和非股权合作催生出跨国公司合作网络与内部混合市场,这是内部化理论的第三个分支。通过对三个分支理论所反映的企业替代市场、价值增值、合作载体等有关企业本质认识发展的分析,可以理清内部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并重构其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对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是很有必要性的,即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来源于玩家的劳动,实际上存在着市场交易,与现实财产的兑换比例已经形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问题有物权说和债权说,各有各的弊端,准用用益物权的规则可以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纠纷.  相似文献   

4.
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共享机制是企业网络区别于企业和市场的核心机制,也是企业网络有效运作的基础。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机理在于:知识的复杂性特征是导致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的根源;企业和市场对于知识的交易和共享的处理缺乏有效性是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的推动力;知识共享策略选择是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的进化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5.
碳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领域的两个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而各国政府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及配额交易政策(Cap-Trade Scheme)来应对气候变化,则催生了一个以碳排放权益为交易标的的市场。随着这个碳市场上交易标的的统一标准逐步形成、碳资产现货市场和远期市场的出现、碳金融交易所和场内集中交易的诞生、有组织的碳资产期货和期权市场的生发、场外交易市场的繁荣,碳金融市场逐步迈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权交易品种和方式的现状及其局限性,根据产权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提出产权交易品种创新的趋势是实物产权向虚拟金融产权、有形产权向无形产权、非标准化产权向标准化产权的转变,具体的交易品种创新有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期权等;相应地,根据创新的交易品种及产权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为网络化的竞价交易方式并引入做市商制度。此外,分析了知识产权"担保换期权"的交易品种创新案例,指出在交易方式创新上可以引入保荐人制度,采用发行竞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 ,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态——虚拟社会正在浮现。虚拟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符号化”。虚拟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性等特征 ,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爆发 ,既与网络技术及其运行的不完善有关 ,也与网络中人性的异化有关 ,还与网络外部的社会根源有关。对虚拟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的克服与控制 ,首先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阐释 ,以认清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网络技术进行道德关怀、整合传统伦理资源 ,来矫正网络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 ,形成网络时代的新道德 ,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终极控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虚拟货币大量发行和使用,这给用户利益和国家金融秩序带来一定的风险。通过分析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功能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认为应对网络虚拟货币进行适度的监管,即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明确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加强对网络虚拟货币发行和交易行为的监管,从而强化对网络虚拟货币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市场内部化和优势内部化是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它们分别关注跨国经营过程中节约交易费用和利用无形资产特有优势的外部收益.近年来由企业跨国联盟、虚拟网络和非股权合作催生出跨国公司合作网络与内部混合市场,这是内部化理论的第三个分支.通过对三个分支理论所反映的企业替代市场、价值增值、合作载体等有关企业本质认识发展的分析,可以理清内部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并重构其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经过21年精心培育,北京新发地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占地1500亩、资产10多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万京外农民在这里实现就业。2008年农产品交易量高达78亿公斤,交易额达260亿元。研究农产品市场的专家学者称,新发地市场是“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1.
房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资产价格市场。房产市场由于资本投资性高、行业带动性强,所以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处于支柱性地位;资本市场则是现代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调控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表现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但是我国数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却出现了房地产市场极度繁荣,资本市场长期过度萎靡的发展格局,二者的失衡性发展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文章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房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失衡性原因,以促使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虚拟平台作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不仅破坏了传统商业模式的交易平衡,也形成了一些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商业模式。基于网络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双边市场平台、服务集成平台和网络社区平台的市场特征、商业模式创新及竞争策略。用户之间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双边市场平台以倾斜式定价策略提高交易量;服务集成平台则需要将相关的信息服务以一种创新的方式组合,以满足客户特定的经营需求;而网络社区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和商业信息传播平台,其价值创造来自于社区成员及其参与所带来的交易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财产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虚拟财产是当今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财产的一般属性,但在其存在和功用等方面又具有不同于一般财产的特点:效用的不确定性、产生形式的衍生性、价值体现形式的依存性,故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加以确定。其财产权应归属于网络运营商,而作为与网络运营商签有服务性合约的玩家享有的只是网络运营商许可的使用和转让使用权的权利。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属于特殊财产的交易,应受到法律的规制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人人贷”平台上2011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2 016名投资者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Markowitz均值—方差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了网络借贷市场上投资分散化行为策略对投资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集中投资,投资分散化行为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借贷投资风险;且随着资产组合分散化程度的提升,分散P2P债权标的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效果越显著。这对合理引导我国网络借贷投资者分散化投资,优化资产配置,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规范网络借贷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交易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已成为网络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给网络交易监管带来很多新的课题。加强网络交易信用监管是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效能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网络交易的特点并参考国外网络交易信用监管先进经验,我国政府应加快推进立法、促进信息共享、建立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监管、创新监管方式与手段、建立信用约束和信用奖惩机制、强化网络交易行业诚信自律、培育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营造良好的信用监管环境等,为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晚清时期关中市场的发展状况,各种市场的地域分布、集期间隔及市场交易状况和特点的研究,认为当时的市场分墟集、市镇、区域中心市场和庙会节日市场等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市场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既满足本地区货物交易,又向周边地区辐射的一个完整的市场网络,促进了本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场价值的技术资产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技术资产具有与一般资产显著不同的特性,使得采用现有资产评估方法确定技术资产价值很难达到公允、公正的要求并为资产交易双方所接受。技术资产的市场价值反映了市场整体对资产价值的共同认知,具有合理、公允的特点,并能够满足技术交易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了市场价值的特点及内涵的基础上,对确定技术资产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相比传统的交易方式,艺术品网络交易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快捷、低成本和广域陛优势,交易行为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既是现阶段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有益补充,也将是新的市场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对虚拟经济进行核算,必须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确定统计原则、范围、方法等各种要求。文章探讨了虚拟经济核算的范围、对象、理论依据、指导原则等基本问题,说明虚拟经济核算要以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为主要核算范围,以虚拟资产为主要统计对象,以虚拟资产的交易量为主要核算内容,以虚拟经济理论为依据,以现有的国际宏观核算体系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集群网络中的社会机制不能自动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为解释集群网络的治理优势,通过构建中间人模型,对中间人的参与对交易机会、逆选择和资产专用性投资引起的机会主义等基本经济问题探讨,并且对集群网络作为交易中间人的信息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集群网络的治理优势来源于对交易提供的产品质量鉴证和对资产专用性投资提供了合意的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