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幸福是个很抽象的词汇,没有任何量化的标准可以丈量幸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幸福;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也是幸福。幸福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精神状态。换句话说,幸福往往就是幸福感。在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里,物质狂潮冲撞着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那些代表着身份、地位的房子和车子曾让多少人寝食难安?或许,我们应该安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自己是否幸福?其实,幸福可以离我们很远,也可以离我们很近。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的心中能够唤起一种美好的感觉吗?我曾经问过一些人,他们觉得那是一种十分空洞或者使人感到肉麻的感觉。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也有这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你幸福吗? 如果让你打分,你感觉自己的幸福值是多少?在和新浪网合作的网络大调查中,60-80分的人占58.8%.80分以上占27.59%,14.33%的人选了60分以下。从表面上看,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更加务实,58.08%加上27.59%的数字表示大多数人感觉到了幸福。换一个角度想,60~80分的选择说明大多数人对幸福的把握还处在一种不确定与观望当中。  相似文献   

4.
生活禅思     
幸福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一种主观感受,有人说是一种客观状态,其实是两者都必不可少,如果只是前者,那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如果只是后者,不少人虽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他并未感觉到幸福。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外在的条件必须转化为内在的心情,需要肉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宁静。幸福的大小也就是需求被心灵满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妇女》2008,(9):47-47
天气开始转凉。潮湿的空气附在皮肤上有种清澈的香气,身边有白衣蓝裙的学生跑过。又是9月新生入学的日子。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都渴望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慰藉心灵的人。能够逞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这样稀少。但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  相似文献   

6.
女作家毕淑敏的《蓝色天堂》,是一部行走中的幸福问卷,引领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去找寻心灵的天堂。2008年,毕淑敏与儿子一道,自费四十余万元,搭乘邮轮,完成从海路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开创了中国大陆公民航海周游世界之先河。对于这项创举,她自己说:“环球游,并不是为了破一个纪录或者得到一种证明,它只是我们读解地球的一个方式。”在经历了环球一百一十四天的旅游之后,毕淑敏以切身体会及心灵体悟勾画出《蓝色天堂》这部深度文化笔记,这同时也是一部解答幸福的散文集。  相似文献   

7.
爱是“人类总是向往和追求与他人及整个世界在精神上进入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的先天性意志,而欲是有生命的事物努力维护其肉体健康、生命延续的先天性意志;幸福是爱的意志得到满足后的心灵状况,而快乐是欲的意志得到满足时感觉体验。正如爱与欲有时会势不两立,幸福与快乐也经常处于搏杀、决斗的状态,人们一般都是:得到了幸福的人,却要牺牲掉很多快乐,一味想得到快乐的人,则要彻底葬送掉幸福。  相似文献   

8.
丁建略 《职业》2009,(9):16-17
问问自己:我做什么可以为我的家人、好友增加幸福?我现在感觉如此幸福,那是别人对我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孩子是夫妻双方创造生命的伟大创举。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孩子是人类繁衍的伟大成就。爱情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幸福澎湃的感觉。而两个人之间的激情,日久之时,一旦平淡下来,便无可寄托,两颗向往幸福的心灵往往被太过于熟悉的感觉磨砺得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10.
刘勇强 《职业》2009,(6):48-49
初进职场,面对领导肯定“发怵”,这也许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对立起来。顶头上司有严肃的、随意的、苛刻的、创新的……如果你能扮演好自己的职场角色,把上司当导演一样尊重、看待,并分清他是哪种类型的导演,按照他们的“风格”不同,去揣摩自己的“戏份”。这样,不仅能与上司的配合达到心灵的默契、共同的提升,而且最终能增添自己“角色”的分量,找到如鱼得水的美妙感觉……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个很抽象的词汇,没有任何量化的标准可以丈量幸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幸福;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也是幸福。幸福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精神状态。换句话说,幸福往往就是幸福感。在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里,物质狂潮冲撞着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那些代表着身份、地位的房子和车子曾让多少人寝食难安?或许,我们应该安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自己是否幸福?其实,幸福可以离我们很远,也可以离我们很近。  相似文献   

12.
点亮生活     
生活中,某件事敞得久了,或是在某个地方呆得久了,常常会有一种空虚的感觉。因此,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爱好,开始忙着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也爱上了到处去旅行.然而,短暂的快乐过后住往是长久的疲惫,人化升始抱怨他们的心灵并未得到真正的放松,生活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唉.  相似文献   

13.
柴米夫妻     
许多人都认为夫妻间的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对此,我并不认同。其实,更多的时候,幸福就是人群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不经意间,就会有这样的风景赏心悦目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4.
安可 《中国扶贫》2016,(10):14-14
小时候,以为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了就幸福;长大后,发现幸福是一种心态,领悟了就幸福;成熟了才知道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幸福。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目标,也都有对幸福目标的追求。
  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中国共产党人就把这个追求、这个目标写在党的旗帜上,一以贯之地努力奋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星竹 《老年人》2003,(3):41-41
都说劝别人容易,劝自己难,这个道理千真万确。在别人想不开的时候,说些宽慰的话,海阔天空地开导一番或者闲聊一顿,似乎并不困难,因为只是说说,而且说的是别人,还有一种帮助别人的感觉。可到了自己遇上问题时,由别人来劝就不一定能劝得通了。这真是一种怪现象!被劝者,有时心不相通,不一定能有收获。而劝人者站在冷静旁观的角度,在劝慰别人的同时,却往往能感悟许多道理,获得一种心灵的释放和轻松。甚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和信心,对困难和挫折更加有承受力,看问题也更加全面,待人处世也更为宽容和大度。…  相似文献   

16.
琼瑶的人生算不上幸福如意。从小她就有一种失宠感。父母喜欢她的弟弟远胜于她。抗战时全家为避战火而逃难,不幸两个弟弟走失了。父亲在焦急中竟指着琼瑶说:“为什么丢的不是你?”这句话大大刺伤了琼瑶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她11岁全家移居台湾后,家庭生活虽稍为安全,但琼瑶始终未能摆脱自己在家里最为不幸的感觉:“必须每天一大早起床准备弟妹的便当,下午提早从学校  相似文献   

17.
社交心桥     
给学友文国:“只有今生的兄弟,没有来世的弟兄。”当我重复着嚼这句话的时候,才感觉有一种哲理在撞击着心灵。今夜,我把你给我的所有书信翻出来装订成册,细细地重温,仿佛还像在昨日的校园那么亲切。从石中、到范中、到凤阳师院,长长的一段距离,虽然有这厚厚的一摞书信,但不能统计长度,因为这中间不知道有多少感情,多少分思念在碰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今生我能幸福地拥有这份手足情,还有什么不快乐而言呢?愿我们的兄弟关系无休止地延续……  相似文献   

18.
钟强 《金色年华》2008,(7):37-37
美国某大学进行了对“幸福”的调查课题报告,其对幸福下的定义是“主观感到适意的程度”,具体地讲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有意义、满意和舒适的一种积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渡边淳一的书中提到一个细节,俄罗斯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那些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夫妻,80%后来都感觉不幸福,反倒那些因为功利的原因而结婚的夫妻,感觉幸福的比例大大超过那些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夫妻。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婚姻和爱情之间总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需要重新看待我们的爱情价值观了,比如某些曾经被我们鄙视的爱情观,今天是否更加适用这个时代?某些曾经被我们不屑的男人,今天是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在这样一个变化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要把握住幸福,就需要我们对幸福的变化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一位著名的性爱学家曾经说过:性就像一扇门,不同关系的男女在经过这扇门之后就会变成不同的关系。这“不同的关系”想来不过是“亲昵”或“尴尬”吧!本来感觉很好的,却因为性的不和谐而变得别扭;那些本来只是一般般的,又因为性爱的完美结会在了一起……可见性有多么微妙!那么在性爱中,哪些可以成为点燃彼此激情的火种呢?怎么才能幸福地享受属于你们自己的“床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