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显示,上海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成效持续显现,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和轮渡)在市民出行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客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效率进一步提升,政策优惠受益面进一步扩大,低碳出行意识获社会普遍认同。但上海公共交通整体水平与香港、东京等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2.
陈玲 《浙江统计》2014,(5):18-20
为了解上海市民对时间的感受和利用情况,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利用12340社情民意调查专线,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本市16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市民中展开了一次调查,共获取有效成功问卷751份。调查结果显示:65.6%的市民对时间都去哪儿了有所感触,73.8%的市民感叹时间比以前过得快了,41.1%的市民表示时间不够用。调查显示,工作赚钱、娱乐休闲和做家务是上海市民除了睡觉外从事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上海市民对公共文化场所的利用状况及需求,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利用12340社情民意调查专线,在16-70岁的市民中展开了一次电话调查。调查显示,绿地类场所最受青睐,其次是音乐影剧类场所。对于营利性文化场所,书店、影院较受欢迎,音乐厅、剧院遭冷落。关注文化创意园区的以中年、高学历、高收入市民为主。市民认为上海文化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首选"降低各类演出及电影的票价"。  相似文献   

4.
公共交通是我国市民选择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共交通出行综合成本是选择交通工具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与私人小汽车出行在经济支出、时间成本、占用公共资源成本、外部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利用综合成本的纵向和横向分析寻找目前公共交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民整体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消费形式日趋多样化,但日常文化消费集中在看电视和上网等少数文化消费项目;市民娱乐型文化消费占比高,发展型文化消费不足,消费观念有待升级,消费意愿、需求与客观制约因素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此外,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参与度有待提高.为此建议,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性作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提高利用效率、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并降低文化产品价格、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市民有充分的休闲时间等.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上海市民公共交通安全感调查显示,上海市民高度关注公共交通安全,对目前市内公交生命安全保障的安全感为77%,男性安全感高于女性,但上班族的安全感略低于老少群体。市民对国内长途客运的安全感为58.7%,高学历者不安全感相对更高。对于不安全因素,市民对地铁和公交车最担心的是超载,对出租车最担心的是黑车,对于乘飞机最担心受自然条件影响,坐动车(高铁)最担心信号设备故障,坐长途客车则最担心司机疲劳驾驶。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上海市民经适房政策满意度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经适房政策总体满意率较高,而意见主要包括认为目前经适房价格偏高,债务负担较重,对在建经适房的房型结构不太满意,对出行、就医等仍有担忧等。为进一步完善经适房政策,建议加快经适房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经适房建设及分配信息公开,进一步降低经适房申购门槛,建立必要的申购者旧房回购制度及经适房退出和回购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社区体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体育活动缺乏指导者和组织管理者   现实生活中,居民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多采用一些安静的休闲方式.市民选择休闲方式主要也是为了满足消遗、娱乐享受需要的"恢复型"活动.据全国百县市国情问卷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业余活动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读书报、教育辅导子女,而选择闲暇时间里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较少.同时,大量调查表明,目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多数是一种自发行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个人独自活动.由于社区体育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独立性,所以加强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也就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腾 《浙江统计》2014,(7):10-11
为了解上海市民购房意愿,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于3月15日至4月30日在“中国上海”和“上海统计”等门户网站发布问卷,开展了一次上海市民购房意愿网上调查.调查显示,市民对房价预期回落,购房意愿明显回落,房价过高,难以承受首付是市民无购房意愿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了上海市民消费环境满意度调查。调查从"方便舒适、放心友好、安全和谐"三个方面,分6项内容评价上海消费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目前消费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对配套设施、整洁有序、诚信经商、服务质量、治安管理、食品安全表示认可或满意的比例均在八成以上,但上海消费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市民希望通过政府加大执法力度、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加强媒体新闻监督等多个方面齐心努力,共同创造一个舒适、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既是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社会文明的一个流动窗口,市民的言谈举止诠释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陈智 《四川统计》2012,(2):52-52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既是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社会文明的一个流动窗口,市民的言谈举止诠释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动"切切实实地改变了上海城市面貌,提升了上海城市文明形象,既得到上海市民的好评,也得到外省市来沪人士的普遍认同.调查表明,外省市来沪人士对四大城市文明要素感受不同、表现各异,不同地区来沪人士对上海城市文明程度的感受也有所差距.外省市人士对上海城市文明在给出总体"满意"评价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城市秩序、城市服务和城市环境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上海14个区1500名50周岁及以上的市民,就收入水平、家庭组成、生活内容、生活质量等方面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目前上海老年人和即将步入老年的群体的生活状态。调查显示,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60—70岁空巢老人比重近四成,郊区家庭空巢中年化趋势明显;为家庭操劳、为兴趣投入、为社区服务是目前老年群体较为普遍的生活状态;老年群体对交通出行、晚辈陪伴等方面较为满意,同时对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居住条件仍有期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电话调查资料,就上海市民对开征物业税的认识和态度进行了样本分析,并提出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将税收用于民生,并增加税收使用的透明度;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先对经营性用房及高档住宅等征收;将土地出让金分摊在物业税中按年缴纳;照顾特殊困难群体,对其免征或者缓征物业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上海启动迎世博600天行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市区12个区随机抽取了1300户居民开展了专项调查,显示广大市民对政府作为给予积极评价,市容市貌改观工程获市民高度认可,8项重点实事工程惠及民生,市民对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更加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大规模GPS轨迹数据中提取出行行为建模所需的必要信息,文章将贝叶斯网络应用到GPS数据处理过程中,建立了出行方式识别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以个体出行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智能手机采集的轨迹信息作为数据源,利用K2算法学习贝叶斯网络结构,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学习贝叶斯网络参数.以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为基础,推断了样本的出行方式,实现了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和小汽车共五种出行方式的自动化识别.研究表明,贝叶斯网络适用于出行方式识别研究,且低速点比例和平均方向改变两个指标可以有效提高出行方式识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信息     
上海已开始进入彩电更新换代的高峰期.来自银行和商业部门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上海彩电销售量和销售金额已比两年前同期几乎翻了一番.今后两年内,将有71.36%的上海市民换购彩电.大屏幕彩电是他们的首选,其中56.2%的市民将购买29英寸彩电,28.1%购买25英寸,8.7%购买21英寸,还有4.4%要购买34英寸彩电.一个新的动向是,大部分上海人开始青睐国产彩电.据调查,计划购买国产彩电的市民约占62%.  相似文献   

19.
邓光文  冷丁 《四川省情》2023,(11):58-59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充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及外来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却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马路变身停车场,学校、医院、商圈停车“一位难求”……停车难题成了城市的“心病”,也成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城市交通拥堵愈演愈烈,不但增加了出行成本,更造成了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下降。基于对杭城交通拥堵情况的调研,提出近期着力合理发展公共交通、增强智慧交通管理水平、积极采用多种经济性手段治堵和远期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科学性、强化卫星城镇建设和功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