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悲美作为最优先的审美价值取向源于《源氏物语》。小说以悲为美,熔写实精神与唯美倾向于一炉,把风雅、幽玄、物哀等美感特征编织在悲美这一文化网络之中,体现了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为成功的作品 ,它标志着川端康成的创作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川端康成的作品始终笼罩着一种感伤与悲哀的情调 ,把悲与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川端康成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徒劳 ,他一方面追求人性的美 ,一方面又对其失去信心。因而他不可能让《雪国》中的驹子得到她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可以说 ,《雪国》中的驹子的悲剧是有其必然性的 ,体现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特点 :余情美  相似文献   

3.
“悲音为美”作为一个美学范畴 ,我们感到熟悉而陌生。熟悉其艺术原理 ,但上升到美学范畴似乎又感觉陌生。我们拟以“悲音为美”的原始涵义以及审美特征、心理感受、社会基础、创造主体等方面 ,来说明“悲音为美”作为美学范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为成功的作品,它标志着川端康成的创作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川端康成的作品始终笼罩着一种感伤与非衰的情调,把悲与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川端康成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徒劳,他一方面追求人性的美,一方面又地其失云信心。  相似文献   

5.
作家创作的寂寞感是一种复杂的心境。它往往是优秀作家在找求美、追求美、探索美中间,为美的毁灭或者是为美被损害、侮辱、蹂躏而发出心底的呼喊和忧患情绪。而且往往是在动乱的年代,或者是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作家常常对生活中的真、善、美遭到假丑恶的包围而发出愤慨与不平。这种美学情愫,反映在作品中,又常常是深沉而迂回的,在艺术上呈现出激愤中蕴藏着沉郁,奋发中包含着深沉的特色。 各个时代作家创作的寂寞感包含着一个时代的使命。由于作家对生活爱得深沉,而现实生活又无法满足作家的这种爱,于是他们感到苦闷,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甚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也因他们“爱别人胜过自己”,心才“储满痛苦。”(蔡其矫语)便以沉郁寂寞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风作为一种客观物象被文人有目的地选择,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寄寓其中者主要是在汉代以后。“悲风”现象如此普遍地进入文学的世界,至少是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状况;二是先秦以来所积淀的“以悲为美”的审美文化心理。悲哀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但在这个底色之上,中国文化同时建立起了自己的乐感文化。中国文化兼备的这两种精神,促成了中国文人理想人格的建构。理性的快乐可以化解外感之悲,于是“好风”便以其活跃的生命向世人发出了诗意的微笑。  相似文献   

7.
宋代贬谪诗文的高旷情怀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遭受迁徙、贬谪之苦的诗文家众多 ,宋人在贬谪期间所创作的诗文 ,在文学风格和审美情趣上与前人 (特别是唐代 )有所不同 ,大多表现出高旷平远、淡泊闲吟、乃至戏谑调侃的特征 ,实现了对传统贬谪诗文以悲为美、且多表现哀怨愁苦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萧红与姜敬爱小说都具有质朴、含蓄与明丽之美,但是通过格调、意境和色彩的对比,可以见出其小说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蕴,即格调上,前者沉郁顿挫,后者平实淡雅;意境上,前者悲凉寂寞,后者凄愁哀婉;色彩上,前者鲜红绚丽,后者素雅纯净.  相似文献   

9.
南朝宫体诗与五代花间词在审美趣味上构成了趋同性.这种审美趣味上的趋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艳丽为美,以纤巧为美,以悲怨为美."以艳为美"在艺术风格上的表现包括语言、色彩、情调上的艳丽化;"以纤巧为美"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印题材的狭小和指对纤弱之美的欣赏;对宫体诗"以悲为美"的继承促进了花间词"绮怨"风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中国六朝时期抒情骈体赋的代表作品。文中的精华部分“十愿十悲”,在抒情和构思两个方面都突出地体现了一种有意识的唯美追求:在抒情上追求一种具有心理美学特征的审悲快感;在构思上,呈现出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以及为文意推波助澜的补笔。  相似文献   

11.
归青 《云梦学刊》2020,(1):97-104
陶渊明《杂诗》其二有句云:"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其中"有志不获骋"句人多解为理想壮志不得实现、才华不能施展的苦闷,这种解释恐系误读。"志"的含义较广,并不专指政治抱负。无论从他的诗文作品看,还是从他的从政表现看,中年以后的陶渊明很难说有什么政治抱负。年富力强时期尚且如此,到五十岁老病交加之时,却因为抱负不得实现而通宵不眠,殊不合常情。本句中的"志"不应作政治抱负解,只是一种泛说,句谓心里的愿望无论大小大都已无力实现。"日月"两句写的是一种老年感受,谓时光飞逝,忽臻老境,精力不济,力不从心。作者所以焦虑万端,终晓不静者,盖因意识到来日无多,人生已入最后途程,而非政治抱负未得施展。  相似文献   

12.
康长福 《齐鲁学刊》2006,(6):102-104
沈从文绘制的“湘西世界”神奇瑰丽,但浓郁的诗情画意仍无法遮蔽其情感的矛盾与思想的困惑。“美丽总是愁人的”不仅道出了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尴尬处境与复杂体味,而且也寓示着其文学理想内在结构的悖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许佳俊  李志峰 《阴山学刊》2020,(2):58-63,93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师,其创作中的种种变形意象阐释了人的生存如一只红脚鼹鼠般孤独,只能局限在它的狭隘而又黑暗的地洞中;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谓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高峰,其笔下的人鬼狐妖有孤苦,亦有悲愤。二人在自我的“冷落荒斋”借著书立说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苦闷,展示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热切关怀。作为个体,他们是踽踽独行的孤独者;放大到集体,它们是浮生社会的殉难者;“半窗寒烛”,他们都是力透纸背,企图超越极限的艺术家。透过卡夫卡与蒲松龄的小说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亦真亦假的虚悬世界。  相似文献   

14.
吕双伟 《云梦学刊》2002,23(5):55-58
卢照邻现存诗文中 ,始终充溢着忧愁悲苦的孤独寂寞之气 ,这是由于创作主体的“骚怨”精神决定的。从其作品 ,主要是思乡及赠答诗文来阐释其“骚怨”创作精神的具体物化形式 ,揭示卢照邻诗文创作“骚怨”的特点及原因。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说卢照邻是唐代第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用“骚怨”精神进行创作的诗人 ,开其后的柳宗元、李贺等用“骚怨”精神创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依赖于外部条件根本改善的内部制度规范是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大户主导型、资本主导型和农民主导型合作社的典型案例分析可见,目前,合作社发展中遭遇到的瓶颈是人才培养,政府恰当的扶持、合作社联社的建立、合作社的融资以及具有合作社企业家精神的合作社带头人的产生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依赖于合作文化氛围的塑造,政府定位的准确以及合作社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等外部条件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张莹 《理论界》2014,(3):141-144
本文通过对清代昇平署戏曲档案的整理,分析了月令承应戏表演和不演的时间,并从戏档记载中分析了不演的原因,这不仅是月令承应戏这一特殊宫廷戏曲表演的基本问题,也为我们深入探讨清代内廷的宫廷文化、节日文化、对汉文化的接受等开辟了新视阈。  相似文献   

17.
赵恒 《阴山学刊》2014,(5):83-91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是在儿童本位主义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13年最高检颁布“新未成年人规定”较之新刑诉法,明确提出的“合适成年人”概念、赋予未成年人有限拒绝权等,但现有法律仍存在未成年人选择权不充分、合适成年人与法定代理人主体关系模糊等不足,特别是辩护律师能否充当合适成年人争议很大,将来可以从转变立法观念、制定统一的产生与奖惩规范、增强非法证据排除效果、尝试引进律师在场等方式寻求解决.  相似文献   

18.
<伤逝>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全文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全文贯穿着三大矛盾.这三大矛盾交织融合在一起,演奏出一曲悲凉的爱情交响乐,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尽的感受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1162年,辛稼轩自金南归宋,至1207年辛稼轩死,45年间,辛稼轩怀北伐雪耻之大愿,然南宋偏安朝廷,苟且偷生,佞臣当权,残害忠良。辛稼轩虽有文武奇才,而身居下僚,且仕途险恶,三起三落, 壮志沉埋。其间,歌以述怀,写下了不朽的壮丽、悲凉词章。以婉约、豪放区分历代词人,实为研究者的方便说词,而这种方便是多余的。辛稼轩不只拓宽了词之境界,且于语言上开旷古未有之自由疏放特色,无法以门户限之。  相似文献   

20.
小说《弃老》不盈万字,风格也非井上靖文学的主流,但其中蕴藏的克己自砺、坦立乱世的主题贯通于井上靖多部作品之中,堪称解读井上靖文学的一把"关钥"。不安栖于既存的自我,明知前途艰险坎坷,依然甘心历苦自课,渡尽乱世而不自哀的人物特征,既与作家本人的成长重影叠像,又与其他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形象相辉映,构成了井上靖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短篇浓缩着井上靖文学的一个母题,是作家井上靖用以验明正身的"徽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