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禁毒斗争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霁 《宁夏社会科学》2005,2(4):114-119
抗战时期,为了肃清根据地内的毒品犯罪,粉碎日军的毒化阴谋,保卫边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维护边区政府的声誉,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禁毒机构,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查禁烟毒的法规法令,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边区境内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基本遏制了毒品在边区境内的蔓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卓有成效的禁毒斗争留下了可供后人借鉴的宝贵经验政治廉洁、组织高效,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禁毒必须有法可依,要加强禁毒立法,完善禁毒法制,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法律保证;禁毒要走群众路线,广泛教育、发动、依靠人民群众参加,开展禁毒的人民战争,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重要前提和群众基础;实行全面禁毒,重点打击制毒、贩毒,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重要方针;禁毒要与清除其他社会病害配合进行,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高校禁毒宣传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毒宣传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治本之策,依据新禁毒法的规定,在对河北省禁毒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国内青少年药物滥用的现状、国内毒品犯罪的严重性以及高校禁毒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并提出了高校禁毒宣传教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的深入,学界对东盟各国禁毒法制和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成果不多。今后研究应在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突破。具体来说,应加强对东盟国家禁毒制度的阐释性研究以及东盟国家与我国禁毒制度的比较性研究、对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机制的理论研究、对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的实证性研究以及对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法律方面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昱  万艳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2):239-248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禁毒法律、法规、文件中可以总结出我国禁毒政策的三大发展,分别是从以"物"为中心到"物、人并重"的发展、从单一性到系统性的发展、从注重环节到注重过程的发展。禁毒政策的三大发展带来了三大任务,分别是完善以人为本的戒毒制度、完善禁毒环节间逻辑关系制度、完善禁毒过程链接制度。禁毒工作行政化色彩较强,要逐步向社会化共治转型。禁毒社会工作制度的构建可以将上述三种制度的完善串联起来,增加禁毒政策的社会性,其制度构建在宏观层面需要法律政策和相关制度的保障,在微观层面还需要健全和强化禁毒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随着毒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术界对中国禁毒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无论在总的禁毒历程方面,还是在阶段性禁毒史方面以及区域性禁毒斗争方面都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禁毒史的研究领域,开阔了研究视野,为今天的禁毒斗争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在研究的力度以及一些细节方面,仍有急需改进和深化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毒品问题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恶化。伴随着毒品问题的发展,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禁毒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禁毒工作理念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禁毒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毒品管制工作成绩突出,戒毒康复工作备受重视,禁毒国际合作发展较快。但由于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和顽固性,我国禁毒工作出现禁毒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毒品管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落实不到位、禁毒国际合作较被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我国禁毒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毒品危害的深刻认识及儒家传统的爱民、恤民思想的影响,张之洞的禁毒思想形成。他积极倡导和采取的一系列禁烟戒毒举措,使禁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毒品问题仍很严重的今天,重温张之洞的禁毒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甘南的禁烟禁毒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档案、地方志等资料,以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分析甘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杂形势下取得禁烟成功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是禁烟禁毒的主导,社会精英和基层社会组织是禁烟禁毒的中坚,人民群众是禁烟禁毒的主力。国家与社会形成的良性互动是甘南禁烟禁毒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12):156-165
为防制毒品之危害,基于国际禁毒公约之精神,根据各国之社会境况以及禁毒政策与立法,中国与俄罗斯在本国的禁毒法制框架下形成了各具特色、较为完整的毒品犯罪立法体例。其中,有关毒品概念、分类、涉毒行为及其处罚等问题上既表现出法制观念和制度的相似性,也存在毒品数量与毒品种类在认定涉毒行为性质及其处罚上的不同作用和毒品犯罪不同行为之间的差异性。比较两国禁毒立法之差异,为彼此交流借鉴提供了重要参考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禁毒工作皆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中国与东盟禁毒警务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与基础,可以针对所存在的困难与不足,通过探索构建禁毒合作网络体系、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禁毒合作、加强合作保障等策略,将禁毒警务合作上升到中国—东盟禁毒命运共同体建设高度。  相似文献   

11.
张玮 《晋阳学刊》2009,(3):79-83
抗战时期,在战争与中共革命的双重影响下,晋西北农村土地呈现出快速流转的态势,具体表现为土地纷纷由农村富裕阶层向贫苦阶层或由地主富农阶层向贫雇农阶层转移,其转移结果使整个农村土地日益“均化”。土地发生流转的因素很多,但中共推行的减租减息和负担政策乃是主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于1936年首先在山西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它是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激烈斗争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而积极主动争取,以及执政山西的阎锡山面对危局,反复权衡,最终出于民族大义转向联共抗日立场的结果;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促进山西抗战局面的形成,对于“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两军携手抗击日军进攻,以及山西和华北敌后三大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这次伟大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广大海外华侨的热心援助。海外华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全力投入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他们以宣传抗日救亡、组织救亡团体、捐款捐物、寄回侨汇、回国投资、购买公债、抵制日货、回国参军参战、维护国共合作、争取国际援助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支援了祖国的抗战,为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早在十九世纪末,日本就开始在福建从事贩毒活动。抗战时期,日军在以武力手段屠戮福建人民、掠夺资源的同时,更是在福州、厦门等地废除中国政府的各项禁毒法令,公开推行毒化政策。“以台制华”、“以毒养战”。与其他沦陷区相比,日本在福建的贩毒活动有其特点。巨额毒资不仅助长了日军的侵华气焰,同时也使福建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失陷后,山西省境内除八路军外,晋军、中央军及其他各路军队甚多,各部继续进行抗日作战,山西战场上绝非八路军一枝独秀。太原失陷时,日军只占领了同蒲路北段、中段和正太路沿线城镇,晋西北、晋南、晋西、晋东南等区大片土地还在中国军队手中,并与后方连接,中日军队仍在正面战线交锋。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的主要战场,还是正面战场。那时,八路军一些部队的作战也从属于正面战场。太原失陷后,第二战区即部署各部军队分区游击,军事委员会亦指示第二战区开展游击作战。但第二战区部队除一部分已经转入日军侧后开展游击作战外,多数部队进行的还是运动战,有的是阵地攻防作战。将太原失陷后晋省作战统通归入“晋绥游击战”,似亦非所宜。太原失陷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国民政府军抗日作战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共产党八路军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庆刚 《阴山学刊》2003,16(4):84-90
开明士绅是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属于中间势力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在政治方面对根据地建设颇有帮助,而且在根据地的经济、军事、教育、社会救济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开明士绅的历史功绩,不能抹煞。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中止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山西在日军的统治下建立了日伪山西省公署,在日伪华北临时政府安排下,曾先后向日本派出了四批共44人的留学生。在此期间还有部分在省外就学的山西籍学生通过其它的途径留学日本。抗战期间的山西赴日留学,是非常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谢佳 《学术探索》2014,(5):95-97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财政金融政策对推动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实现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烙上了国民党政治腐败的印痕。正确评价抗战时期国统区财政金融政策,对我们以史为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主要财政金融政策进行了剖析,对其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其形成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及时实现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抵御日本侵略,坚持、发展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朱德作为八路军前方最高军事首长和中央军委前方分会主要负责人,在不断提高自身认识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党内、军内的思想统一,不失时机地部署八路军实施以山西为中心的战略展开,直接指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的成功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建丽 《晋阳学刊》2011,(4):16-17,56
明清时期,晋商是一支有影响的商帮,足迹遍布全国。晋商在所到之处修建会馆戏楼,重金邀请家乡的戏班来演出,或携戏班随商队远行,促进了山西戏曲的对外发展,形成了商业路线和山西戏曲流传路线的"合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路即戏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