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点击·时评     
<正>大湘西5市州旅游联盟不只共度"寒冬"3月30日,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高峰论坛在常德举行,张家界、湘西、怀化、邵阳和常德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5市州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共同打造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SWOT分析下的湘西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沁 《民族论坛》2008,(6):36-38
旅游扶贫是近年来国际上反贫困的一种新方式。它利用旅游业广泛的联带性以及旅游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特点,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在对湘西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湘西,大旅游,大扶贫"的扶贫发展战略目标,阐述了实施扶贫旅游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于湘西地区行政区划改革的问题,早在2000年,中南民族大学石宗仁就撰文从湘西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提出撤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区,把酉水以北的土家族聚居县(指龙山、永顺、保靖)划归张家界管辖,把酉水以南的苗族聚居县(古丈、花垣、吉首、凤凰、泸溪)划归怀化管辖;近年,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罗维庆则从大湘西自然地域及行政区划的历史考察角度,提出保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名称,将湘西自治州并入张家界市,以张家界为首府,认为合并后两地的旅游资源就可重组整合,统一经营,形成以张家界为龙头,以凤凰为龙尾的旅游黄金线;同时以吉首为中心发展工业,也能解决张家界市经济单一、工业落后的状况。意见的孰是孰非有待各方考证与时间检验,但学者的探索精神无疑都值得尊重。今天我们摘编鲁明勇老师《基于旅游效应的湘西区划调整》文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鄂渝黔边区旅游合作的博弈"研究阶段性成果),希望能抛砖引玉,请更多的人为大湘西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湘西2006年成功申报"CCTV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神秘的湘西再添一道美丽的光环。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可以说是电视传媒最早介绍湘西的作品,其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并给湘西画上"匪"的审美符号;电视剧《血色湘西》也是以湘西为地域背景,同样是介绍湘西,却给湘西镌上"美"的形象符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湘西州旅游潜在竞争力存在的四大不足,构建了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弓弦箭"模型和流程图,指出了产业集群化战略和战略联盟等措施是湘西州培育和提升其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对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魅力湘西"走出国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打破界限,优势互补,合力营造大湘西旅游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湖南西部(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历史上称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是把湖南建设成旅游大省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推进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整合大湘西的旅游资源,统一这里的旅游市场,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打造大湘西旅游产业的整体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湖南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大湘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点景区集中,互补性强,品位很高,推进西部旅…  相似文献   

7.
<正>一、建设文化湘西必须以发挥湘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作用为切入点"湘西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湘西"战略目标,要求全州文化部门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发展环  相似文献   

8.
“125146”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72号),批准实施《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构建大湘西“125146”的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即“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大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旅游带、六大旅游板块”,着力建设张家界旅游龙头、凤凰和良山两大旅游中心,依托张家界、常德、吉首、怀化、邵阳五大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形成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沪昆高速民俗生态旅游带、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四条精品旅游带,打造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怀化古城古镇古村、大赵山原生态文化、中华瑶乡民俗文化等六大旅游板块。  相似文献   

9.
<正>"大湘西"从学者的研究进入大众的视野,得益于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出台。虽然它们都是着眼于湖南西这一大片"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族、民同俗"土地的发展,但多  相似文献   

10.
陈潇 《民族论坛》2010,(2):11-12
<正>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围绕"文化湘西"、"文化大州"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加强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努力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一是制定颁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制定出台了《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相似文献   

11.
宗荷 《民族论坛》2009,(4):24-25
3月30日,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高峰论坛在常德举行,张家界、湘西、怀化、邵阳和常德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5市州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共同打造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  相似文献   

12.
"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湘西里耶古城现已成为无数旅游爱好者向往之地。如何利用发现里耶古城的契机,促进里耶小城镇的健康科学发展,进而带动其经济社会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里耶小城镇建设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了里耶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把发展休闲旅游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九龙江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契机,加大力度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抓紧融入周边大旅游圈,使三江口瑶族镇这一旅游中转站有"站位"、有"看味"、有"玩兴"。  相似文献   

14.
<正>湘西雕花床,在湘西民间,又叫"滴水床"或"千工床",之所以名之日"滴水床",并非是床头水滴淋漓,而是指雕花床的外观类似于一般屋宇的层进式结构,每一层床檐均取屋檐滴水之意;一般有"两滴水"、"三滴水"、"五滴水"、"七滴水"之称,最多的竟然达到"九  相似文献   

15.
吉首市构建大湘西新型旅游中心城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吉首市构建大湘西新型旅游中心城市的必要性以及其构建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就有关吉首市旅游发展定位、区域旅游一体化、吉首旅游资源整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建设大湘西新型旅游中心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为吉首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60岁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公安局日前的"大走访",上门解决户籍问题活动中,101岁的张清云户口本上的出生年份终于由"1968"更正为了"1908",并申请到了百岁老人生活补贴。130米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吊井乡境内吊井岩大桥日前  相似文献   

17.
工作动态     
《民族论坛》2008,(11):63-63
<正>10月30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深入芷江侗族自治县杨溪云树国际和平文化村、和平电站等旅游景点和工业基地,就旅游和经济工作进行调研。刘莲玉希望芷江在发展方向上要对接怀化市委"双中心"建设,同时策应鹤中洪芷城市群建设,力争领跑怀化。她指出芷江当前要做好"五抓":一抓大旅游,立足独一无二的和平文化旅游,实施"北联南进"旅游区域联动战略,建立一体化和高度开放的无障碍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正>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质。如果说黔城古镇是"小家碧玉",湘西凤凰古城是"大家闺秀"的话,那么洪江古商城就是"富贵豪门"了。这座"湘西小南京",用奢华的时尚和气派的建筑来诠  相似文献   

19.
湘西自治州的旅游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湘西旅游产业,促进整个湘西的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对湘西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湘西旅游开发必须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按照神秘湘西游的形象定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一、打造“神秘湘西”的文化旅游品牌准确的形象定位是树立品牌的关键。近年来,湘西旅游开发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但是欣慰之余我们不能忽略一些来自游客的诸如“不到南方长城真遗憾,到了南方长城更遗憾”之类的负面反映,这…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任何一个过客的眼里,这(吉首)都只是一个平庸的都市。""尤其是寻找沈从文的世界的人而言,它只是一个中转站,此外别无意义。"从湘西走出、现居广州的专栏作家龙迎春在其2002年《品读湘西走进沈从文的家乡》一书的"吉首篇"中,开栏便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