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已为世人所公认。当前,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渗透更加深入广泛,对其影响更具决定性。科技综合实力的研究是“科技兴省”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科学而客观地评价黑龙江省的科技宗合实力,才能明确黑龙江省科技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寻找突破口,“科技兴省”才能成为有据可循的战略方针,从而为研究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针,制订经济、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总之,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以及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把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发展战略首位的方针构成了“科技兴省”的前提和社会基础;而科技综合实力的科学评价又是“科技兴省”方针得以正确制订和实施的必要准备,是“科技兴省”总体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正当举国上下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时候,我有幸拜读了由张敏同志主笔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顿觉耳目一新,获益匪浅。这部新著不仅以其开创性的特点,为学术百花园增添了一支绚丽的花朵,而且为倡导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总体思想,实施“科技兴省”的战略方针,向各级领导决策部门提供了一份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咨询报告。科技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已被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几十年的历史所证明。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此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很不够,其专门的论著、译著就更不多见了。我认为,该书的创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立论科学。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体现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在生产力开拓中的首要地位和重大作用。作者还认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冯树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我们要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就必须在科学技术上领先。技术革新会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都使生产力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中,一般的分为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非实体性要素则包括科技、教育、信息、管理等等。在实体性要素中,则仍然是“人的因素第一”。在生产力系统中,个人生产力仍然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因为科技的进步不能离开人的主体能动性,任何科学技术都是靠人去掌握和驾驭的。因此,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一、对黑龙江省科技兴省“实施方案”的理论思考科技进步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客观上存在着不同发育程度的区域差别。由此决定了科技在长入经济的过程中,不可能是技术一律和平行推进的。即不可能是同时采取相同的技术水准和在空间上的技术均分。科技发展基本规律决定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科技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均衡”定式,在把科技应用到社会经济实践过程中,特别是采用科学技术振兴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平行推进的方式,其结果如同生产布局中的绝对均衡所形成的投资均分一样,使有限的科技投入,难以形成较大的产出效果和较大的科技推动力。我们过多地注意到了依靠增加技术投入来改变落后地区面貌问题,而忽视了技术的区域差别,以及对培埴科技生长点和增长极投入不够,这就降低了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作用。前者造成科技与社会经济适应度的差别;后者影响了科技发展的扩散效应的发挥,从而在整体上,制约了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在现实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过程中,往往呈现为一种非均衡——均衡这样一个动态过程,通过非均衡实现相对均衡,这是一个比平行发展更为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加速科技进步,一方面“要着重推进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组织精干力量不失时机地开展高技术研究”,“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发展软科学”;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普遍适用的科技成果”,“形成科技同经济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7.
着眼高效益发展“豆经济”曹景春黑龙江省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基地,大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一般年份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左右。抓住大豆做文章,大力发展豆经济,对我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发展豆经济是兴省富民的战略措施。大豆是我省...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进步理论是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作用的产物。本文以科学技术进步理论发展史为线索,着重论述有关理论代表人物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和“制度结构改革论”。并通过分析和借鉴其中的科学成分,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利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社会     
科学对社会的推动,对历史的进步作用是功不可灭的。当代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科学技术来支撑,从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到宇宙飞船,哪一样不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 正因为人们认识到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世界各国才相应制定了本国科学发展计划。都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本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进步的有力杠杆。 然而,另一方面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许多“疑难杂症”也恰是伴随科学的发展而产生。诸如,恶化的生态环境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基本生存,核武器的发展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核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性的力量。近代以来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世界主要强国的崛起都可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近代中国的落伍也主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发展科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与工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春 《社会》2001,(5):11-14
●科学技术的进步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推动生产方式的进步 ,从而为生活方式的变迁奠定了物质基础。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都使人类的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尤其是现代科技革命 ,更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因此 ,对技术进步影响下工作方式的新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5月 -2000年6月进行的关于“技术进步对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影响”调查问卷 ,* 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发现技术进步已经对上海市民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谨 《社科纵横》2006,21(8):1-5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技观;提出了“技术革命”的核心思想;确立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原则和“百家争鸣”的基本方略。他把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看作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受历史、时代的局限,毛泽东的科技思想出现了矛盾与曲折。我们应该具体地历史地对待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廖廷弼 《探求》2005,2(6):31-34
江泽民同志准确地把握当代科学技术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战略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他具有先导性和长远战略眼光的先导性思想。江泽民同志的先导性思想主要内容包括:确立科技与教育为先导性产业;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先导性作用的源泉;提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是实现科技先导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名牌科技战略,是名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牌科技战略实施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总体名牌战略的成功与否。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跃性发展,加速了社会进步的速度。21世纪,理所当然的是以数字化信息革命为核心的高科技世纪。这场革命,区别于以往任何革命的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半导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现代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能源技术等革命性进展,正在使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并且越来越明显和彻底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而进入对世纪…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增强企业的商品意识,把企业推向市场,同时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即抓住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结合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从微观上搞活经济的突破口。第一,有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就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经济的振兴。在科技进步和经济振兴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有个最简单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很不相称。据对美国四大科技检索系统的统计,我国的科技论文被列入索引的总数居世界第17位,其中工程技术论文居第10位,而我国的人均GNP却居世界第77位。①即使在第三世界中,许许多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都比我们高,早就超过了我们还要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去努力争取的“小康”目标;而我国  相似文献   

16.
阎莉 《日本研究》2002,(4):31-36
战后日本经济是在“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下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石油危机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日本政府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转向独创性的和基础性的科学技术研究上 ,建立自己的科学技术基础结构 ,以振兴日本经济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经济走向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研究日本“科技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日本“科技立国”道路选择的成因   1、经济发展原动力要素的…  相似文献   

17.
林雁 《阅江学刊》2010,(2):128-136
社会进步赋予公众更多的休闲时间,也赋予休闲更多的知识内涵,进步的社会观念推动公众选择高雅的休闲,因此,休闲活动的知识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与其他知识活动都趋向休闲化,提供知识服务的公共场所,也越来越休闲化,而且必定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里能够做到真正休闲化,因此,知识活动的休闲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全社会成员都享有高度的自由,都能全面发展,并处于高度和谐的社会关系中,这需要通过知识休闲去实现。知识休闲必将成为全社会都享有的生活形态,知识休闲的社会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社会进步应当理解为社会本质的进步,其标尺是文明的程度。社会主义社会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创造着比资本主义及以往一切社会的文明高得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社会。祉会主义进步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在曲折、不平衡的发展中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社会主义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和谐统一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进步论的立论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进步的力量源泉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加速器是科学技术发展、保障机制则是承认和驾驭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和教育日益突出地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21世纪发展的关键。正是在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时期,我们抓住了科学技术和教育这一关键因素,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面对“科教兴国”战略下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本的“科技立国”道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如何看待和吸取日本的“科技立国”道路及其经验教训,如何从“科教兴国”战略出发,实现中日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发展,这是下一世纪中日双方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一…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空间和时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空间中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就看到了时间的宝贵,中国很早就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然而,由于处在小生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对时间价值的真正含义不明白,时间观念很淡薄,只知道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时间的紧迫感,也没有工作效率的概念。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搞了三十多年,因为在小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所以长期以来缺乏时间观念。五十年代我们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但是因为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工作上的失误,不但没有做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