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文杂志》2005,(6):41
“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7—9日在西安长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韩国、巴西、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香港的70余位学者。与会学者集中讨论了关学、南冥学的历史与现状,儒学与东亚文明等问题。本次会议拓展了关学研究的许多新的领域。丁原明教授认为张载从《易传》出发建立了“太虚即气”的气本论,并由此反观心性论,确立了宋明理学性与天道合一的主题。王新春教授从分析张载的易学根柢中揭示了张载天人一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境界。赵馥洁教授探讨了张载“大心体物”的价值主体精神的意义、宗旨及实现途径。林乐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潮在全球的社会文化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更是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息息相关.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南京大学文艺学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编辑出版10周年之际,于2007年8月18日至19日在南京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25日至28日,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与江海学刊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文化强国高层论坛"暨"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来自《哲学研究》《新华文摘》、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东岳论丛》《广东社会科学》《中州学刊》《南京师大学报》等媒体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22日,针对学术界的剽窃、造假、浮夸等现象,教育部社科委一致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被写进了总则第一条.学术界有人对此<规范>做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为此,北京大学研究生索阿娣于2004年7月6日采访了<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  相似文献   

5.
<华裔学志>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西欧天主教人士在中国创办的面向西方的汉学杂志,至今这本杂志仍然位居当代国际汉学最重要的学术杂志之列.这份杂志发展的最初时期正值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阶段,在13年的前期历史中,尤其得益于辅仁大学一些著名学者如陈垣、沈兼士、张星烺、英千里等人的鼎力支持.<华裔学志>在其前期历史中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所做的一切,不仅具有时代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华裔学志>试图继续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以其关注中国古老文化的"纯学术性"来获得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和支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在昆明举行。近两百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针对"屈原及楚辞作家作品""楚辞与中国文化"等议题进行了多方位、多侧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30日,由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3日至4日,由<文史哲>杂志主办的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传统与现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13所高校的20位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7月25至29日,由中国屈原学会、淮阴师范学院主办,淮阴师范学院运河与漕运文化研究中心、文学院、社科处承办,江苏春雨教育集团及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年中国淮阴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淮安召开,同时庆祝中国屈原学会成立30周年。来自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8月3—5日,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选学: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东亚古典研究会参办。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60余所高校、研究单位及出版机构的115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傅刚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14-16日,由<历史研究>杂志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国家创新基地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8月22—25日,"中国词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2018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由中国词学学会、江南大学主办,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重点高校、重要研究机构的约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显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以及悠久词学传统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醋葫芦>是明末清初的一部以"疗妒"为主旨的劝善类世情小说,其中有占两回文字之多的游冥情节.这些游冥情节反映了明清时期民众的冥界信仰.在小说功能上,游冥情节作为小说情节链条,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主人公死而复生的冥府游历过程也成为主人公性格转变及解决矛盾的契机,帮助完成作品的大团圆结局.<醋葫芦>地狱受罚的的"疗妒"手段在明清妒妇题材小说中很有代表性,超现实的"疗妒"手段表明多数男性对这一普遍存在的家庭现象的无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濮阳举行1996年5月7~9日,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原宋学研究会、濮阳行政学院、开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哲学研究室共同主办的"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濮阳市举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3月18日至19日,"生态美学:文献基础与理论拓展"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济南举行。此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生态美学是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应运而生的美学形态,如今已成为我国学术领域富有创新性的理论形态,并与国际学术界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英美分析哲学环境美学形成三者交流对话的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6.
李孝迁 《学术研究》2008,(1):122-126
"全球视野下的史学:区域性与国际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3-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建设项目"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2007年度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和历史系承办.  相似文献   

17.
刘培 《文史哲》2008,(3):167
2008年5月3日至4日,由<文史哲>杂志主办的"中国文论遗产的继承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等15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杨永明 《江汉论坛》2007,(1):137-138
由中国闻一多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基金会联合主办,<文学评论>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江汉大学文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20至21日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召开.到会的中外学者及闻一多亲属共计八十余人.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陆耀东致开幕词,对闻一多的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他的学术成就和爱国精神作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兰亭序>虽书写于东晋,而"兰亭学"却产生于唐代.唐太宗推崇<兰亭序>,推崇王羲之,实质是发动一场文艺复兴运动,是在借<兰亭序>推进唐代精神文化的建设.<兰亭序>的真伪之争,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问题需要重新检视,也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兰亭学"的主题是中国书学."兰亭学"的延展,涉及文学、哲学、民俗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兰亭序>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某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不仅是晋代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侧面.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24日,由朱子学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处、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州学刊杂志社协办的全国"儒学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重庆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约1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