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本文从一般信任关系的理解入手,探讨我国传统社会信任模式的特征,分析信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探讨信任危机的表现和实质,认为我国当前不存在普遍的信任危机。并进一步分析传统信任的当代价值,提出建构我国信任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消失弥散了信任基础,人对自身存在产生了危机,加上制度的缺失和制度性承诺的乏力,人们在转型变革的背景下,感受到了信任危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今世界的一个关键概念。在风险社会中,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的社会情景致使社会信任结构体系断裂,产生了社会信任的非社会化、私人化和非理性化等危机。这种由社会风险造成的社会信任危机,可以通过强化信任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宣扬共同价值观重建社会信任文化,同时加强信任制度建设和构建"第三方"信任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任危机,促进人们形成普遍信任的心态,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网络空间中信任危机的主要现象进行描述,运用复杂性研究关于“混沌的边缘”的思想对网络信任这一网络空间有序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做深刻反思。主要从网络“人”际信任与系统信任两方面入手对网络信任问题的根源进行揭示。从根本上看,网络空间不信任现象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网络信任危机是网络社会系统的无序状态,网络有序化是信任与不信任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工智能的“可信任”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人对智能算法的信任问题。但在风控领域逐渐转向AI“合理怀疑”能力的要求中,算法对人的“信任”也已成为人工智能伦理的重要问题。风险防控本身就是如何信任一个人的问题。在现代未来学思维下,人把对信任与怀疑的规划都交付给技术,以降低风险率。人工智能风控技术以数据和算法作为信任人的方式,这是智能时代“后人类”的一个必然的社会深度脱域特征。因而,人工智能风控相对于其他智能技术需得到独特的哲学关注。但是这种算法信任主导下的风险防控,必然面对正义性的考量。在人工智能物逐渐被作为一种能动主体的情境下,实现其在风控场景中对人的“合理怀疑”也成为智能风控的基本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任危机与电子商务的伦理文化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 ,电子商务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的本质是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呼吁 ,发展电子商务不仅要重视电子商务硬件的建设 ,而且要重视以信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网络购物的伦理环境与网络信任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网络购物伦理环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实质上就是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呼吁,发展网络购物不仅要重视电子商务硬件的建设,而且更要重视以信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困境激发了理论界对政府信任危机的关注,事实证明政府在客观上并不能做到完全讲诚信,公众对政府抱有怀疑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对政府信任关系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其中从心理学的层面系统的分析政府信任中风险因素并引入理性怀疑与心理契约的概念来重塑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机制成为探索政府信任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信任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信任的社会类型由人伦信任为主转化为制度信任为主.而制度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因此,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入手应该是化解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信任危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社会学中"信任结构"的概念,可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源于"传统社会"的教师权威的流失和人际信任的式微,二是源于"现代社会"的教育环境的失范和教学内容的脱节。"人格信任"的高校校园和"系统信任"的现代社会两个维度的相互融合,是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李传喜  李海云 《南都学坛》2012,32(5):102-108
信任危机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从性质上将信任危机划分为体制性信任危机、阶层性信任危机、失范性信任危机、逐利性信任危机、地缘性信任危机和差序性信任危机。信任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们也迎来了必须要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刻"。要恢复信任,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重构,即必须要守住个人的底线、政府的底线和社会的底线。"守住底线"是一句无奈的呐喊,但是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信任危机因利而起,也必将因利而终,这是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享乐主义人生观与人类的现代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片面追求世俗欲望满足的享乐主义,从西方到东方已逐渐成为大众推崇的人生信条和道德信念。从享乐主义人生观产生、发展的历史看,享乐主义人生观的盛行与现代人类面临的以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危机有着深层内在联系,反思近代以来人们对解决人类现代危机的探索和实践,解决人类现代危机的唯一抉择就是摒弃享乐主义人生观,重树精神超越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自然危机日益严峻,已威胁到人类生存,而自然危机的根源在于世人人类中心主义意识,解决自然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而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审经典文学作品,则能较好的唤醒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英国19世纪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就是一位具有深刻生态思想的作家,哈代的早期代表作《远离尘嚣》则集中体现了他的生态观:人类和大自然一样,都是生态体系的一部分,相互依存,平等发展,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现代金融危机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金融市场的一些经济体发生的金融动荡呈现了一种现代新型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即货币和银行危机相伴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尽管各国或地区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但任何一个经历了现代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爆发前都存在不完善的银行体系。这些国家都面临着银行业重构的问题。中国尚未发生显性的银行危机,但是银行业的脆弱性也同样存在,面对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国强化银行业的竞争力比金融自由化本身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图书馆危机管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内涵,指出了现代图书馆进行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现状,并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步骤是:事前预防管理、事中控制管理、事后恢复管理以及建设现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系统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