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中,互联网信息传播及治理是危机处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政府危机公关成败的关键。从研究河南省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现状入手,结合传统马克思新闻理论与西方传播、媒介理论,建构了符合河南省网络舆情的传播框架,并以目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体系为基础,提出了充分体现政府主导性、媒体客观性、公众理性参与性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三方互动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公共领域不仅是虚拟社会的载体,而且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逐渐沦为利益表达、情感宣泄、谣言传播的平台。在不断嬗变的网络信息时代,单一的防控路径难以应对实践中网络谣言治理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其规制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侵犯公民权利之虞。在网络公共秩序现实化治理的新常态下,网络谣言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通过对网络谣言情势介评及传播、扩散之路径的全面分析,多维度构筑了与其适配的防范与治理体系,以实现网络谣言治理的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40-243
网络谣言通常利用网络传播各种谣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容易引起民众的恐慌,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以最近发生的网络谣言事件为样本,具体分析网络谣言的特征、传播方式、危害等,帮助网民更加清楚地了解网络谣言的特征和危害,有助于规范网民的网络传播行为,整治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同时激发人们强化社会正能量,以弱化谣言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唐国东 《兰州学刊》2008,(8):173-174
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异化信息。在信息媒介生态环境下,这种人际传播的舆论形式正逐步呈现出网际化传播的趋势。文章分析了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机理,并提出了抑制谣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谣言传播的主要工具。本文从模式的内涵出发,构建了突发性群体事件谣言的网络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谣言传播给群体事件带来的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17,(1)
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为科学传播创造了新的机会,近年来与科学有关的热点事件频发,也为科学传播的开展提供了内容和契机。分析自媒体兴起背景下热点事件传播的特点,结合态度改变理论,可以对热点事件中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分析,根据态度改变理论,也能为如何提升热点事件中科学传播效果提出建议:说服者方面要打造专业化、有影响的科学传播团队;说服信息方面,需要将科学传播与谣言治理结合起来;说服情境方面,需要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和线下科学活动组织;说服对象方面,需要建设完善科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治理网络谣言是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安全、彰显正义和谐的社会管理新课题,也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欧美等国尽管奉保护言论和信息传播自由为圭臬,但对网络谣言也进行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在治理网络谣言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特别在依法进行治理、推行行业自律、大道消息透明、倡导网络伦理和利用科技管理等方面见长。考察和梳理这些国家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同时管理和净化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经验,将为我国治理网络谣言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勇 《中州学刊》2012,(4):101-106
谣言滋生和传播蔓延,是当下中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深刻变革时期,催化和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种极为不良的社会现象。运用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提出的谣言传播规律的公式:R(Rumor)=i(important)×a(ambiguous),分析当下中国社会谣言的生成土壤和发展机理,对有效遏制谣言的生成与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口语信息传播是西藏出现的最早的信息传播方式,西藏口语信息传播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不仅包括藏族世代传承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民间故事、口头说唱艺术、藏戏等,还包括口头交流的一切形式,其中包括日常的聚谈、街谈巷议,甚至还包括谣言等口语的变异形态,而书写文体的口头讲述由于以口述为主,也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我们的论述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威胁民众生命的突发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极易导致谣言产生 和社会的紊乱。因此,大众媒体应按照新闻自身的传播规律,将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合理配 套传播,才有利于提高报道的质量,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负面效果,才有利于控制谣 言,安定民心,稳定社会。  相似文献   

11.
陈鹏 《浙江社会科学》2012,(2):55-57,156
目前,"谣言"一词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迄今并未形成一个众所公认的基本界定.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总结出有关"网络谣言"的两个较为显见的特征:其一,网络谣言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技术加以扩散,其传播更为迅捷,受众更广;其二,"网络谣言"多与当前受瞩目的公共事件或公众人物相关,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不过,某些网络谣言虽关涉公共事件,但其本身对社会生活并不构成实质影响,而最多只是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这些网络谣言,听之任之也无妨;但当网络谣言将对社会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时,那么由于现代国家中的政府担负着对公众的生存照顾义务,因而平息可能招致严重弊害的谣言、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便成为了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的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必须努力把握其形成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信息透明原则,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加快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媒体应该自觉承担清除网络谣言的责任与义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谣言免疫力,从而构建起应对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公共冲突过程中谣言的作用、传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谣言对公共冲突的爆发、扩散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包括导致认知偏差、激发负面情绪、形成单向度价值判断、强化群体性思维.信息"饥渴"与有效信忠供给不足是谣言传播的最主要条件.信息需求增加与供给相对不足,以及谣言传播手段的电子化,使得谣言防控面临极大挑战.应对这种挑战需要明确防控谣言,但并不是压制谣言,而是针对谣言产生的原因,主动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与传播符命神话是古代中国开国帝王建构王朝天命最常用的政治传播手段。这些符命神话或者表现为以帝王身体为载体的感生、相貌异象、异事等帝王神话,或者表现为以自然异象或谶言为载体的一般符命神话。在符命神话的传播中,历代王朝既运用以官方信息传递系统为载体的官方传播模式,也依靠以谣言为载体的非官方传播模式。符命神话在王朝天命的建构中是有效的,不仅是因为其传播的速度与范围非常可观,更是因为这些符命神话的制作是基于当时民众普遍的信仰与历史记忆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导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对于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群体性事件演化轨迹的研究成果,基于定性模拟技术理论,对群体性事件演化轨迹进行了定性模拟,从不同的初始条件出发,得到了比较接近社会实际情况的模拟结果.且研究结果表明,诱因事件引起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会导致次生事件的发生,政府对网络传播互动、谣言或不实信息产生与传播的控制和舆论引导能有效干预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特别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通过网络传播的公众信息具有迅捷性、广泛性、互动性,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鱼龙混杂,使得信息接受者不能第一时间有效甄别信息,造成垃圾信息、违法信息充斥网络,既造成网络道德败坏,又使得网络监管无力。有效规范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创建"和谐网络社会",从信息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入手,开展公德规范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一起官民冲突化解看网络民意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发生在贵州省铜仁地区杨家坳乡政府与下官阡村民的水源冲突事件的分析,认为这起网络化解官民冲突的事例,不仅反映了今天某些地区的官民关系,更突出反映了今天中国民众对政治文明的诉求和建立"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良性互动"的公民社会理想状态的渴望,同时也表明了新媒体显示出的巨大传播力量,网络传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阐述了互联网在这起剧烈冲突中影响事件发展的格局与走向,进而促成事件解决的巨大作用,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在网络传播作用下形成的三个特点.利用互联网及时快速和正确地解决重大突发事件,由此建立长期而有效的突发事件网上处理机制,正是中国社会实现民意充分表达和公民社会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8.
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生成和消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中往往会充斥某种谣言,谣言是一种未加证实的传闻,它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激化和点燃效用。谣言之所以能在群体性事件中盛行,主要源于转型期间特殊的社会情势激发了民众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民众的从众心理以及事件本身的起因,深究之,民众不加辩解地选择相信谣言并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主要是为了实现某种利益诉求的表达。要想消解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除了及时客观全面公布真相和排除涉事一方对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公布权利之外,还要对造谣者和恶意传播者给予法律手段上的规制,更要依赖于社会公平环境的形成和公权力运行的规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信息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由和开放的传播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权的旗帜下可以为所欲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进行适当的法律限制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权得以顺利行使的重要前提。互联网信息传播权的法律限制在范围上既包括对传播内容的限制,也包括对传播行为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的信息不对称令网络谣言层出不穷,极易污浊民众思想、混沌网络生态.为避免网络谣言继发作用于现实空间,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网络谣言治理.经典SIR传染病模型在人群分类、扩散原理上与信息传播存在相似性,其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率、把控潜伏期等思路能够予以网络谣言治理以启发.厘清SIR模型利用传播节点、传播过程控制疾病流行的有效举措,可梳理出网络谣言的易感者、感染者、免疫者及传播链条,并进一步提出具体治理策略,如把控传播要素、利用"空窗期"和抓取重要节点等,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新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