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性别预算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会性别预算,重新审视包括公共预算在内的经济社会政策,对于推动性别平等和公共预算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性别预算并非要求财政资源在男女两性之间平均分配,而是通过分析预算决策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对公共预算做出社会性别敏感回应,从而使公共预算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是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社会性别预算在中国的推进,大体有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政府财政部门主导型和人大主导型三种路径,在实践中需要循着因地制宜选择试点模式、开展交流培训、健全分性别统计制度等发展路径加以展开.同时,还应从规范法律政策体系,增进预算透明度,加强预算能力建设,搭建合作平台等方面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8,(3):165-172
1980—2000年间,瑞典政府为适应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克服中性-平等政策的不足,对性别平等政策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性别平等政策目标由关注家庭中的性别中立转向关注两性的权利与责任;性别平等政策的范围由关注家庭内部与劳动力市场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性别平等政策的内容由关注女性的地位转向关注男性的责任;性别平等政策的本质表现为从关注女性的角色与地位转向关注女性的权利与利益。性别平等主流化开启了社会政策制定的新视角,使各政策领域纳入了性别平等的向度,并进一步拓展了性别平等政策的范围,使性别平等延展到社会的各项政策中去。瑞典政党虽更迭频繁,但性别平等政策保持了制度的连续性,并使性别平等机制进一步制度化。瑞典这一时期性别平等政策的改革为世界各国性别平等政策制定与发展提供了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3.
法定离婚理由是当事人请求国家审判机关作出离婚判决的法律依据,是离婚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历史角度进行考察,我国法定离婚理由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审视,法定离婚理由的演进表现为从男性专权到男女平权的轨迹;从立法内容上看,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已经明确规定法定离婚理由平等适用于男女两性;从法律适用上分析,我国法定离婚理由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因此,我国法定离婚理由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应地增加列举内容,以增强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同时还应注意对司法人员社会性别意识进行培养,从而推进性别平等的法律进程,并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两性平等到不平等,再从不平等到平等和谐的发展过程,既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但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两性平等与和谐不会自然到来,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争取.从争取性别平等开始,回归到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是展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物性剐关系和早期女性主叉意识的典型文本.以往的研究忽视了作品所蕴含的性别意识,事实上,与同时代女性作家的创作相比,<呼啸山庄>对传统的两性原则和父权意识进行了较为彻底的颠覆,展示了男女两性由原初的和谐到对立再到和谐的艰辛历程,且在解构的同时,力图建构一种新型、理想的两性关系,寄寓了作家对自然和谐的两性世界的向往与期盼.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篇经典文献.该文首次全面介绍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思想流派,客观介绍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系统梳理女性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和理论,尤其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回顾福利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重点是分析女性主义对福利国家的基本态度,指出女性主义对不平等"有限关注"的局限性,描绘女性主义视角中的福利和她们的理想社会,是科学认识和准确理解女性主义福利思想和福利理论的基础文献.这对女性主义思想意识不断觉醒,社会性别议题主流化,国家反家庭暴力成功立法和现代家庭福利政策成为国家社会政策议程优先领域的中国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现实、理论、政策和专业服务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帆 《社会》2007,27(3):142-142
本文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妇女发展纲要的要求,从国情出发,参照反映家庭领域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际常用指标,尝试构建了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作出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均处于中等发展程度,与健康、教育和经济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相比,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还相对滞后,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以及男女两性家庭责任分担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女性性自主权是人类性道德观念及平权意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立足于权利本位,是对封建社会贞操义务不平等分配的根本矫正.然而,即使在现代社会,女性性自主权仍是在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影响下的自主权,该权利的实现因传统公私领域的划分和女性身体尊严的缺失而趋于弱化,其特殊性及保护的必要性被埋没于男性社会的话语霸权之中.我国对女性性自主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刑法和行政法中,民事法律对此几乎没有提及,对该项权利的保护不仅缺乏意识基础与经济基础,也因民事救济措施不利而缺乏法律基础.因此,对女性性自主权的保护应从社会救济与民事救济两方面着手,既要促进社会性别观念主流化及财产权益保障平等化,又要健全我国相关民事立法和程序立法,最终实现对女性性自主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MSW学位教育的推广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不过在具体教学中,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一重要的理论分析视角尚未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MSW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培养有社会性别意识和理论素养的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教学中探索赋权增能方向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进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晓旭 《社科纵横》2008,23(12):50-51
从人数上来说,妇女是农村的半边天;然而,在实际的农村社会参与,尤其是政治参与中,她们却处于非常弱势的位置,处于农村政治资源分配的边缘地位.这种现象对农村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透视政策主体、政策目标以及政策工具选择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提出政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明确妇女参政政策的价值目标,加强对妇女参政政策执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香港的妇女组织立足社区开展妇女工作,她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宗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在强调妇女为本的同时,注重发展两性的平等伙伴关系。如香港九龙妇女联会紧紧抓住将两性观点主流化的主线,努力消除外界对妇女角色和能力的成见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2008,(19):26-26
香港的妇女组织立足社区开展妇女工作,她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宗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在强调妇女为本的同时,注重发展两性的平等伙伴关系。如香港九龙妇女联会紧紧抓住将两性观点主流化的主线,努力消除外界对妇女角色和能力的成见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3.
段塔丽 《社会工作》2014,(6):125-132
性别问题曾经是内地与香港政府社会福利政策制定过程中易被忽视的政策"盲区"之一。内地与香港尽管在社会福利政策的价值取向、女性所获得的福利水平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两地政府在社会福利政策制订过程中所存在的性别"盲点"却成为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政策不能满足性别利益需求的共同制度缺陷。这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性别盲区",无疑对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从两性平等的角度出发,反对性别歧视,倡导针对女性群体的社会网络支持和社会资本建设,加强对女性权益的保护,应成为今后两地政府社会福利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张敬婕 《浙江学刊》2008,(2):212-217
本文以作者对北京市十所高校进行的主题为"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发展"的调研框架为主体,依凭社会性别理论、文化批判理论以及传播学理论,根据媒介形态指标、两性形象指标、两性角色指标、两性关系指标和性别观念评价指标,分别从"大众传媒塑造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气质"、"大众传媒塑造的'时尚美'"、"大众传媒反映出男女两性价值实现之差异"这三个方面,考察了大众传媒环境与大学生通过行为所表现出的性别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宛丽 《浙江学刊》2004,(6):203-207
当代中国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伴随着社会分化,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育因素等与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当代中国女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验证了曾被西方学者讨论过的工业化社会结构转型较普遍的两个命题:第一,在"女性地位机会增加"(第一个命题)的同时,两性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不断扩大;第二,不仅存在"女性地位分布的边缘化"(第二个命题)问题,同时出现了女性整体地位的弱势化问题.当代中国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机会?在社会地位上是否更加趋于平等?性别分化与社会阶层分化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提出了性别分层的论题,对女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状态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转移的一项历史任务,它将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已成为联合国全球化战略的"社会性别主流化"观念融入其中,可以矫正、扼制和批判现存的性别歧视现象,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和谐的性别关系的调整。由于性别歧视现象对宪政自由、公平、正义、人权等理念的实践亦有直接的负面影响,所以,深入探讨宪政框架下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推进问题,不仅可以拓宽宪法学的研究视阈,而且可以基于宪政机制所具有的化解各类权利冲突的优越性,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全体公民人权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斌  类延旭  夏滢 《社科纵横》2008,23(11):22-24
男女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男女平等意味着两性应相互尊重,优势互补,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平等问题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要注意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男女不平等的新因素及其造成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男女平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俊修 《社会》2003,(5):4-8
男孩和女孩从出生的一刹那起,就注定了要在世界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实际上,男女两性的关系是世上最简单又最复杂、最表露又最微妙的关系,没有哪位哲人能够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男女关系模式,但有一点却是有目共睹的:女性相对男性地位的不平等在世界范围内是个普遍存在。本文利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性别差异和性别意识入手,探讨了两性不平等的现状及其成因,得出通往男女平等之路仍是一个漫长里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MSW学位教育的推广表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不过在具体教学中,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一重要的理论分析视角尚未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MSW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培养有社会性别意识和理论素养的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教学中探索“赋权增能”方向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进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贺赞 《探求》2014,(4):34-41
目前我国就业领域的性别平等已经引起了较多学者关注,但现有研究成果较少从实施效果的角度审视规则设计的合理性。作为典型的保守主义福利政策国家,德国政府在促进就业性别平等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德国法在规则设计上以经济学、社会学效果为导向,这一实践可以为完善和实施我国就业性别平等法律制度提供经验借鉴:将加诸于女性的家庭责任转由社会共同分担,同时适度干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角色分工领域,引导男性承担家庭责任以实现两性职业与家庭责任的平衡,并对私人雇佣主体也设定禁止歧视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