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个女人九个唠叨,爱唠叨是女人的天性,更是中老年妇女的“专利”。然而,对待老伴喋喋不休的唠叨,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老人听不得老伴唠叨,一听心里就烦,有的躲得远远的.除了吃饭睡觉很少回家。有的为唠叨而吵架,争吵不休,甚至有的人因听不得老伴唠叨闹离婚的。而有的人却爱听老伴唠叨,认为老伴唠叨是一首歌唱得心里热乎乎,是一壶老酒喝得人酣畅淋漓,我是从不习惯到爱听老伴唠叨声,越听越舒心。  相似文献   

2.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3.
刘而汉 《老友》2013,(5):40-40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伴退休后,话是越来越多了,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好像她不说话心里就不舒畅,不放心。我知道,她这样唠叨完全是为了让我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快乐。因此对老伴的唠叨,我也就耐心听,尽量照着办。在日常生活中,老伴时时刻刻都  相似文献   

4.
人老了,千万别唠叨,这是我老伴年轻时常告诫婆婆的一句话。可是,在老伴老了的时候也变得唠叨起来了,早晨她总爱念叨,被子要叠好,地面要打扫,去菜市场买菜要买新鲜的;晚上睡觉前则老是说,锁好防盗门呀,睡觉被子要盖好啊。老伴的这些唠叨就像是设定了回放功能  相似文献   

5.
老友常聚聚     
乐平 《老友》2010,(5):24-25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的家应该说是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但有时也难免会有些烦心事。儿女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工作不错,收入稳定。可是,我的老伴却总还是放心不下他们的这事那事。他们喜欢在外面小吃,她却唠叨说  相似文献   

6.
黄世玫 《老友》2013,(8):43-43
我喜欢家里的整洁,而老伴可能是因为岁数大,记性不好,用过的东西总是忘记放在哪里了。我常因找不到要用的东西而埋怨老伴。每一次找不着东西,我就会数落一次老伴。总被数落,老伴心里也不舒服,抱怨我对她不好。一日,老伴又将锅铲丢在了一处,我见了,又唠叨她老毛病又犯了,说着说着,我把以前她乱扔衣服、鞋袜、钥  相似文献   

7.
老伴情     
我离休后,子女相继就业成家,远走高飞,只剩下我和老伴朝夕厮守相伴。这时,我才感受到与我患难与共的老伴,在我们晚年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种老年人相依为命的感觉油然而生,互相关心体贴,感情也进一步升华。 老伴是个家庭妇女。我在离休前,对家务事基本不沾手,用我老伴的话说是“衣来伸手,饭  相似文献   

8.
刘庆明 《老友》2013,(9):40-41
我老伴是个热心肠的人,遇到凡是能帮上忙的事情,她便会毫不含糊地去帮助别人,所以左邻右舍都很喜欢她,不管谁家遇上烦心事,都愿意跟她唠叨几句。老伴同事的女儿小杨,在一所中学教书。不幸的是小杨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而且病情还挺严重。那时老伴也得了关节炎,只是没小杨那么严重。老伴根据别人的介绍,到外地去找了一位治疗类风湿病的老中医,吃了几回中药,敷了几种草药,比较有效果。她就把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爱唠叨的心理根源王爷爷和老伴是两种反差挺大的性格,王爷爷性格内敛不爱说话,奶奶却爱说爱笑,大大咧咧。常常看见奶奶喋喋不休,爷爷就在身边默默听着。去年,王爷爷的女儿在美国生了孩子,奶奶便过去帮忙照顾。老伴不在身边,王爷爷每天一个来,咬字变得和以前一样清晰,脸上的表情开始丰富,眼睛也有神了。王爷爷说:"老太婆的唠叨虽然有点儿烦,但听不见还真不习惯。"唠叨里有爱和关怀,但若说过了头儿,也会成为情感交流的绊脚石。有心理学家称,唠叨是夫妻关系出现  相似文献   

10.
王景龙  邵扣  侯艳丽 《老友》2014,(12):52-52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退休的事业单位干部,老伴是一名退休的国家机关干部。我今年56岁,老伴61岁。我俩的子女都在国外工作,孙女也在国外上学。身边没有孩子需要我们照顾,我和老伴的日子过得很清闲,每天都是吃饭、散步、看电视,生活很单调、枯燥。我听人说,最近民政部门收留了一批孤儿,家庭可以寄养。我俩准备收养一个,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办理家庭  相似文献   

11.
罗慈海 《老友》2015,(2):41
老伴今年70多岁。她遇事总是喜欢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这是她的"短"。我菜买多了点,她说,这么多菜吃到什么时候,这不是浪费吗?菜上有几片黄叶,她说,你就是爱贪便宜。孙子身上衣服弄脏了点,她责怪儿子不关心孙子。我上午在家看看书报或者写点什么,她就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关心自己的身体,你看别的老人都出去活动了……起初,我对她的唠叨的确很不适应,听到她唠叨,脑袋都大。因为她的唠叨还经常在子女间造成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提起老公的唠叨,我是又好气又好笑:要说在影响家庭大局的事情上唠叨一些,也可以理解,可那些在我看来大可不必他操心的小事,他也能唠叨个半天。  相似文献   

13.
我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老伴也曾在农村担任过十多年妇女队长,都是在长期艰难困苦岁月里熬过来的古稀老人,因此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现在虽说条件好多了,但我们仍忘不了过去的传统,而且注意对晚辈的言传身教。去年春节前寒假期间,两个上小学的孙子来我这里停留了几天。我除了检查他们的学习作业外,还注意培养其品德,进行传统教育。孙子贪玩,其中一个把刚穿不久的一只袜筒划破了几道口子,扔掉可惜,而且另一只也不好配套。于是老伴唠叨着将袜子洗净晒干,准备缝补。因老伴忙于其他活计,一时腾不出手,我便接过针…  相似文献   

14.
我的老伴比我小两岁,是个普通工人。我从事教育工作50年,常常在外,很少在家里。有时回家看看,也像作客一样,稍停又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重担全由妻子一人承担。我的工资低,所以对家庭来说,我是既给不了多少钱,又出不上力。 离休后一度心情烦躁,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望着老伴脸上那道道皱纹,头上那根根银丝,觉得她温情中少了几分美丽,多了几分絮叨,整天“芝麻绿豆,鸡毛蒜皮”絮叨没完。我有时哼哼几句,有时干脆默不作声,有时甚至为一些生  相似文献   

15.
芦苇 《老友》2012,(7):16-17
回忆往昔,为革命事业、为家庭而忙碌,今朝步入老年,我寻找到一种乐趣:学习炒股,学习写诗。我自得其乐.过着多彩的晚年生活。2009年底.因老伴芦烈媛患脑溢血和粉碎性骨折.我便陪她入住到南昌市老年颐养中心安度晚年。我在照料老伴的同时.也为自己开辟了一条丰富晚年生活的途径:不会炒股学炒股,  相似文献   

16.
王军 《老友》2014,(4):42-42
正我和老伴是在2004年年底相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们很快便组建了新的家庭。婚后近10年的生活,我感受到了老伴的贤惠聪明、淳朴善良,更感受到了老伴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如今,客人到我家来,老伴会准备可口的饭菜。欢声笑语中,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高歌一曲,博得众人的喝彩。此时的老伴更是喜上眉梢,甜在心头。不少朋友见我们夫妇恩爱有加,日子过得舒心惬意,要我们道出其中的奥秘。我觉得老年人想要的幸福其实很简单,要想得到幸福,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关爱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关邑 《老友》2008,(3):43-43
老伴退休了,没有了单位工作的重负,没有了人际竞争的压力;儿子成家了,孙子上学了,我也退休了,对老伴来说,在家里少了相夫教子、带孙子的拖累,她成了时间的富裕者。太平盛世,人心思寿,人心思美。老伴便把时间和精力渐渐转向对自己的"包装"和"修饰"。  相似文献   

18.
我在家叫老伴"省长"——因为,"节省"真是他的专长。老伴是典型的男人婆性格,喜欢管理家务,喜欢针线活,还有些女人的小脾气。我和老伴结婚几十年来,一直是老伴管理家务,我当了几十年的甩手掌柜。老伴很勤快,很顾家。但是过分节约已经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几十年来让我一直很不习惯。举例来说,老伴买菜买水果总是买便宜货,一买总是买一大堆,吃的时候总是先挑烂的吃。这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3,(24)
编辑同志: 我的老伴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去年在外出途中走失。在老伴下落不明之初,他的退休费一直由我代领,先后领了4个月。后来再去领时,单位说按照规定已经停发了。请问,单位停发我老伴的退休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停发退休待遇后家庭生活出现困难怎么办?在停发退休费后假如老伴又回来了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中午,60开外的王老先生尴尬地走进门诊室,向我咨询道:“华大夫,我今年已65岁,老伴也62岁了。如今,儿子、儿媳工作都很好,孙女也上初中了,我和老伴不再为家庭琐事操心,有了充裕的时间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精神生活充实,我们老两口的性事也旺了起来,比刚退休的那两三年还好。有时老伴说我老不正经。为此,我很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