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剑河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高寒山区,居住着苗、侗、汉等民族,共三万七千五百多户,总人口十七万三千多人。其中苗族二万六千六百四十九户,占总户数的71.06%,侗族五千二百五十八户,占14.02%,汉族五千四百六十户,占14.56%,其他民族一百六十八户,占0.37%。全县境内山峦重迭,90%以上是梯田坡地,是黔东南有名的苗岭山区。全县总面积四百余万亩,耕地面积仅三十余万亩,其中田二十四万亩,地六万亩。出产水稻、小麦、苞谷、薯类、油菜、青麻  相似文献   

2.
陈虹率团赴黔东南、黔南祝贺州庆今年7月23日、8月8日,分别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纪念日。由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陈虹任团长的国务院部委祝贺团日前抵达这两个州参加州庆活动,并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本刊总编李金池作为...  相似文献   

3.
简讯     
广西民委举办培训班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为更好地开展民族宣传工作,于10月5日至25日,举办了全区民委系统通讯员培训班。学员33人,其中31人是壮、瑶、苗、仫佬等少数民族。我社一负责同志应邀前往讲课。 (濮予) 费孝通考察武陵山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深入土家族、苗族聚居的武陵山区考察时指出,加快发展山区民族经济,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准开  相似文献   

4.
贵州:好花红     
大型民族民间歌舞晚会《好花红》,是近年来贵州艺术的一出凤格浓郁、风采独特的精品、由贵州省歌舞团担任演出主体,从贵州省民族歌舞团,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州歌舞团抽凋优秀演员,组成最佳阵容。贵州素有”民族歌舞海洋”之称,贵州省歌舞团拥有苗,侗、布依、彝、土家等民族演员258人,一些民族艺术家享誉全国。该团在近40年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大批民族艺术的歌舞精品,曾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和国内各省市演出并多次荣获各类奖项。 歌舞晚会《好花红》集歌舞、风光、服饰、民俗、工艺等为一体,融汇了苗,侗、布依、讫佬、土家,彝…  相似文献   

5.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为全球"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10个圣地之一,世居着苗、侗、布依、壮、土家、水、瑶等20多个民族,是全国苗、侗族聚居最多的地区.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地域性的生产习俗与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使这块神秘的土地成为中国民族节日最多的地区.在黔东南苗乡侗寨,可以领略到唐代发型、宋时服饰、魏晋遗风、明清建筑,体验独特的苗侗文化.曾有人说黔东南是"人类保存最古老的歌谣",是我们"疲惫心灵最后的家园".也许只有踏上群峰起伏的苗岭,置身白云生起的地方,才能真正理解这样诗意化的描述并非都是文人墨客溢美夸张之辞.  相似文献   

6.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379万,其中以布依、苗、水等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8%。多年来,黔南州民族工作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全州涌现出来大批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加快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1983年成立了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山区、面向少数民族”的办学方针,先后培养了5129名学生,并分配…  相似文献   

7.
新晃侗族自治县 新晃侗族自治县,处在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延伸末端,雪峰山脉以西,武陵山脉以南,三座山脉相接之间,是怀化 5个民族自治县之一,素有“湘黔通衢”美称。1956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总面积 1058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居住着侗、汉、苗等26 个民族 26 万人,其中侗族占 80.13%。  相似文献   

8.
“苗”这个民族名称,是一般人向来比較熟習的,但是这个名称过去使用得很广泛,几乎成了我国西南地区許多少数民族的通称,除称呼苗族以外,还把水族称做“水家苗”,把侗族称做“侗家苗”等等。近几十年来,“苗”字才逐漸用来專称苗族。解放后,这个称呼已經成为苗族專用的族名。苗族共有二百七十多万人,其中一百六十多万居住在貴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和苗岭山脉一带,居住着八十余万,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湖南有四十四万多人,主要居住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有三  相似文献   

9.
十一月二十五日,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的十周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在湖南省南部,和广东、广西接界,有二十二万多人口,瑶族有九万多人,其余是壮族和汉族。这里也是山区,森林如海,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们称它是“绿色宝库”。在解放前,这些财富长期被官僚地王霸占着,劳动人民过着无衣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省部级民族工作专题研讨4月25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和中央党校共同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民族工作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民族工作专题研讨班,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参加研讨班的学员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管民族工作的党政领导同志、统战部部长、民委主任,以及中央统战部、中央组织部、国家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150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研讨班,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省部级干部对民族工作这一主题的专门研讨。主要内容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  相似文献   

11.
<正> 芦笙是我国苗、侗等民族所喜爱的吹管乐器,在苗岭侗乡广泛流传,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芦笙由六支竹管组成,大的长至一、二丈、小的只有八、九寸。各地的芦竹在构造和调音上有显著差异,但都声音悠扬悦耳。其伴奏的莽筒,大有八、九寸直径,用树干挖空而成,内安一支有簧塞的竹管,用时两人抬一人吹,声音低沉而雄浑。侗族的传说认为:是苗族和侗族的祖先共同吹响了芦笙,使两个民族世代友好相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苗岭侗乡的村村寨寨都有芦笙队,每年农闲时便举行“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于1992年9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问题学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民族经济专家、学者共30余人。与会同志首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成立民族经济研究室表示祝贺。座谈会主要就研究民族地区市场经济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当前民族地  相似文献   

13.
黔南特色菜历史悠久,是黔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美食,极赋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做好特色菜的英译,是促进黔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特色菜的英译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一定的文化外宣的战略意义。但是黔南特色菜的英译还存在着许多诸如缺译、翻译不贴切、精通翻译的人员匮乏、地方政府够不重视等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原则、音译原则、具体菜名具体分析等策略,对黔南特色菜的英译进行一次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黔南特色菜历史悠久,是黔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美食,极赋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做好特色菜的英译,是促进黔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特色菜的英译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一定的文化外宣的战略意义.但是黔南特色菜的英译还存在着许多诸如缺译、翻译不贴切、精通翻译的人员匮乏、地方政府够不重视等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原则、音译原则、具体菜名具体分析等策略,对黔南特色菜的英译进行一次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应国家民委邀请,越南民族与山区委员会副主任林富率代表团一行8人,于1998年7月31日来我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友好访问。越南民族与山区委员会是越南主管民族工作的职能部门。代表团此次访华主要考察了解我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扶贫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请立个发展民族教育的法规我们公社,地处贵州省兴义专区册亨县坡坪区的边远山区。是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公社。全社生产大队一级干部共有25人。其中有15人是文盲。生产队一级干部有125人,有77人是文盲。有不少生产队找不出一个会计来。有的生产队因为没有会计帮助搞分配,他们的粮食有不少硬是放在仓库里生芽发霉。结果,一年辛苦得来的劳动果实竞被白白浪费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偶然的。看一看这个公社的文化教育情况,就不难找到  相似文献   

17.
贵州高原苗岭山区是苗族和侗族的聚居地,那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被誉为“苗族村寨博物馆”的雷山县郎德寨,森林覆盖率高达75%;一些偏远村寨的森林覆盖率甚至比郎德还高。这一方面要庆幸苗侗民族慧眼识珠,选中了这样一方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生息之所;另一方面又得益于苗侗民族古已有之的环保意识——这种意识,经过多年的积淀已形成为一种文化,我们不妨称它为“树文化”。事实上,苗侗民族的树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民族乡是我们党运用政治的形式,结合我国散杂地区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分布的实际情况,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创立的,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政治形式和政治制度。宜都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县市,以土家族为主的13个少数民族,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3600人。2000年10月18日,宜都市惟一的民族乡——潘家湾土家族乡成立,这是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生动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大成果。民族乡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和《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制定了《宜都市贯彻(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在省市民族工作部门的指导和宜昌及我市各对口支援单位的帮助扶持下,全市民族乡工作搭乘  相似文献   

19.
劍河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岭山区清水江流域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苗族的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1%,此外还有汉、侗、水、布依等民族。全县总面积四百多万亩,耕地面积三十万亩,水田二十四万亩,旱地六万亩。解放前,在反动統治阶級的殘酷压迫剝削下,这里的生产極落后,大部分地区使用木質农具,实行人拉犁,脚踩田,刀耕火种,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只有三十八元,70%以上人口終年过着衣不蔽体,油盐不到口的生  相似文献   

20.
10年来,在黔南都匀市郊的甘塘镇,每年都有一批“永久牌”的少数民族干部从这里奔赴贵州农村乡镇基层第一线。他们,便是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的“土特产”——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培养的骨干力量。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以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自力更生、立足本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边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