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实用主义仍然蒙受着一种地域主义的氛围,对皮尔斯、詹姆士和杜威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其故乡美国。英国哲学家往往象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那样极其鄙视詹姆士和杜威的思想,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的哲学家们往往把皮尔斯视为符号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但他们很少象詹姆士和杜威那样遵循皮尔  相似文献   

2.
正自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派遣有"国王数学家"美誉的法籍耶稣会士到中国清廷至今,法国的汉学研究逐步从早期传教士汉学迈入专业汉学的阶段。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机构,1530年由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建立。1814年11月29日,法王路易十八颁令,在法兰西学院设立"汉文、鞑靼文、满文语言与文学讲座",这标志着汉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学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是一个文化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本民族的文学艺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是尼泊尔文化艺术的宝库,保存着各个朝代的文化遗产。据说,在加德满都河谷成为人类的家园之后,就产生了民间文学。从有记载的尼泊尔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古代梨查维王朝(公元4世纪之前-10世纪)和中世纪(公元11-18世纪)马拉王朝的国王们,都爱好诗歌、戏剧与艺术雕刻。中国高僧玄奘撰写的《大唐西城记》,对尼泊尔梨查维王朝的国王之著书立论就有所记载:“尼泊罗国,周肆千余里,在雪山中。……王,刹帝利票占婆种也。志学清高,纯信佛法。近…  相似文献   

4.
声音     
英国女王决定在明年伦敦奥运会开幕期间以3000英镑/天的价格出租圣詹姆士宫中部分奢华套间,其中包括圣詹姆士宫正殿、织锦室和安妮王后的卧室。——英国《每日邮报》近年来印度人靠网络认识男女朋友已成风气,不少年轻人不再接受父母之命,而是自己跟网友谈婚论嫁。因此,父母只能请私家侦探代为调查对方的身家。——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5.
魏建国 《学习与探索》2006,5(2):144-148
英国的司法独立,主要是指普通法院相对于国王、相对于行政的独立。英国自“诺曼征服”以来,普通法院一直从属于国王,实施着国王的统治权与财产权不分、政治与经济不分的政治治理。然而由于近代早期英国财富存在形式的变革——由实物向货币的转化,财富从属于社会,进而引发了获取财富的方式变革,即由先前的国王分配变为市场分配。为适应上述变革,普通法院开始强调自己是习惯法的代表,坚持市场交换正义原则,开始与国王、与行政分离开来,确立了司法独立。英国普通法院司法独立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促成了英国政治与经济、行政与司法的分离,完成了英国法治秩序与市场经济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1990年4月,尼泊尔政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国王比兰德拉被迫解散了历经30年之久的全国评议会,恢复了君主立宪制。原评议会制度,系现国王比兰德拉之父马亨德拉于1960年底解散尼泊尔大会党内阁和议会后提出与实施的。这一制度被正式写进了尼泊尔宪法。评议会制度是尼泊尔独有的由国王直接掌权的无政党的国家政体。可以说,1960年是尼泊尔从多党  相似文献   

7.
只为取悦自己,内衣不再是隐藏在锦衣华服背后的软肋,它有独特的铿锵与柔美。真正精致的女人,重视讲究内衣甚至多过外在的时装。内衣告诉我,爱的是自己。三月,内衣要越位。  相似文献   

8.
1990年4月,尼泊尔政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国王比兰德拉被迫解散了历经30年之久的全国评议会,恢复了君主立宪制。原评议会制度,系现国王比兰德拉之父马亨德拉于1960年底解散尼泊尔大会党内阁和议会后提出与实施的。这一制度被正式写进了尼泊尔宪法。评议会制度是尼泊尔独有的由国王直接掌权的无政党的国家政体。可以说,1960年是尼泊尔从多党制走向无政党的评议会制度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戏剧美学的研究对象。戏剧美学首先要在艺术美的领域里论证戏剧美的特殊性,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戏剧的本质;还要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的人进行戏剧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特征。宏观地把握观众的心理定势,是研究观众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侧面。戏剧最本质的东西存在于演员的表演之中。表演是演员审美感受的“外化”。戏剧美学还应研究戏剧与社会的关系,即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考察戏剧表现形式的起源和趣味、风格的演变,这种演变与杜会、民族、时代的关系,考察戏剧的社会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10.
戏剧的内容、形象、形式三者的基本关系戏剧形象的本质是:它是显现人性建构运动系统的符号,同时又是活生生的个体生命。这实际上是讲的戏剧形象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关系,从这个关系中逻辑地推导出戏剧形象的本质。但是,“本质”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呈示出它的全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戏剧形象的本质要通过不同性质的戏剧形象显示出来。戏剧形象的符号体系的丰富过程、建构过程,就是戏剧形象的本质的不断显现的过程。一代对于另—代不同性质的戏剧形象的创造方式总是要进行一定的“扬弃”,保留其中合乎戏剧形象本质的东西,抛弃历史对它的扭曲,最后才  相似文献   

11.
李占鹏 《求是学刊》2004,31(2):101-106
元代戏剧批评是中国古代戏剧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的观念从戏剧范畴著录、形态编纂、本体认识、功能感知、作家鉴定、优伶推介诸方面都发生了全新转捩 ,不仅初步提出戏剧创作、表演与戏剧沿革、嬗变的重要范畴 ,而且着手阐释戏剧基本原理 ,构建戏剧理论体系 ,为中国古代戏剧学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无与伦比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校戏剧教育是学校范围内以教学育人为宗旨的戏剧教育实践活动,它将戏剧因素有效融入教育过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在学科化、日常化、规范化三个维度上积极实践.学科化是指把戏剧作为正式科目来教学,通过常规的课程设置进行戏剧教育;日常化是指把学校戏剧教育向日常生活延伸,通过校园戏剧活动等使之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规范化是指对戏剧教育进行整体性规划,如明确教育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编制课程规范,整合其他课程资源为戏剧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关键斌 《东西南北》2012,(18):21-21
普京实在是太喜欢迟到了,以至于俄罗斯一名嘴损的记者点评说:“他出席自己的葬礼时都会迟到……” 而曾经等待过俄罗斯新任总统的人,包括英国女王、德国总理、西班牙国王、乌克兰总理、瑞典国王,以及俄罗斯国内的官员、记者,还有他的数任女友。  相似文献   

14.
孟昭毅 《南亚研究》2011,(4):117-130
近至世界史中古时期才成熟的中国戏剧(戏曲),无可避免地受到域外一些戏剧艺术因素的影响。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印度古典戏剧(梵剧)对中国戏剧发展过程的影响问题。梵剧对中国戏剧发展存在"点点滴滴"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其中的影响、接受或变形等因素目前尚未得到具体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通过对傀儡戏等戏剧造型艺术,对歌、舞、音乐等戏剧要素,以及戏剧叙事文体(剧本)等问题的系统考证,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对梵剧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和阐发。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与性犯罪趋势王金玲(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一)下一世纪家庭暴力的社会大背景。家庭暴力包括夫妻间暴力与代际间暴力两部分。从下一世纪家庭暴力的社会大背景看:首先是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型。过去整个社会讲求个体群体价值,讲求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但现在...  相似文献   

16.
戏剧要表现矛盾冲突,在今天是不成问题的了。所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之说,是为今天人们所承认的。但是,只承认戏剧冲突,并不等于就解决了如何表现戏剧冲突的问题,就当前戏剧创作来说,我觉得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关系到艺术质量的提高。这里,就有关戏剧冲突三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戏剧冲突与生活矛盾戏剧创作,自粉碎“四人帮”后,随着思想解放带来了艺术上的解放,很多剧本在表现矛盾冲突方面敢于突破禁区,接触新问题,大胆而深刻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斗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科技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在艺术家族里 ,从科技的发展中受惠最多的可谓戏剧 ,它在科技引导与催促下的发展是艺术与技术互动的典型样式。因此 ,从戏剧发展的历史上 ,可以透视科技发展的轨迹。但戏剧并非单方面地受惠 ,科技的进步 ,物质世界的丰富与创新 ,戏剧艺术也发挥了独特作用。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 ,不仅使戏剧观众与戏剧创造者形成了新的互动关系 ,而且 ,使一种并非将舞台戏剧搬上网络的网络戏剧的诞生成为可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 ,戏剧艺术与科学技术的互动与联姻 ,将使二者都获得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一茅盾在青少年时期,除了阅读大量的经史子集外,对中国的戏曲、弹词也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踏进文学的门槛后,他就大力介绍外国的著名戏剧作品和作家,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年,先后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一系列文章,介绍了萧伯纳、易卜生、高尔基、契诃夫等世界著名作家的戏剧活动和剧作,介绍了从古希腊到近代的戏剧发展史和现代戏剧的各种流派。在这些文章中,不仅看出茅盾早期对戏剧艺术已经有广泛的了解和一定的造诣,而且初步表明了茅盾“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戏剧观。他认为“近代文学,是现代人生的反映,而戏剧又是近代文学的中心点,所以欲研究近代文学,竟不可不研究戏剧。”在茅盾看来,戏剧之所以成为“中心点”,是因为戏剧是人生更为直接的反映。茅  相似文献   

19.
铜镜与日本原始王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日本研究》2010,(1):58-61
据史书记载,倭奴国王朝贡,光武赐以印绶;孝安帝时,倭王帅升请见;百年之后,倭女王卑弥呼遣使奉献,得特赐铜镜百枚.从帅升朝贡至卑弥呼遣使的百年间,倭国大乱.联系着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线索便是铜镜.大陆封建王朝下赐倭人铜镜始于帅升朝贡之时,却因吴人工匠东渡而使之在倭国内泛滥.最终导致倭国大乱.直至邪马台国时期,战乱稍平,女王卑弥呼才决定向魏明帝遣使,要求特赐铜镜以重新构筑倭国内统治秩序.日本原始王权在大陆封建王朝的影响力下逐渐发展成熟起来.本文拟从铜镜这一线索入手,初探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日本原始王权本身的发展以及其与大陆封建王朝交涉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推理断案     
《东西南北》2010,(2):79-79
死里逃生的囚徒 古希腊有个国王,一次想处死一批囚徒。那时候,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用绳绞死。这个国王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我要和这批囚犯开个玩笑。对了,让他们自己去挑选一种死法,看他们说些什么。这一定是很有趣的事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