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不信: 世界上会有卑微的私语, 会有在肚里发霉的密谋; 所以不管跟谁说话, 都是披肝沥胆的倾吐。 ——苏金伞:《雷》 河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上,评论家们讨论了著名诗人苏金伞的创作。接触才能了解,当大家观赏会议上印发的《苏金伞诗选》和最近搜集到的他早期的  相似文献   

2.
风格即人,首先是真正的人,真正的战士,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只有真正的诗人,才能谈到诗的风格。河南著名诗人苏金伞,就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战士。从二十多岁发表诗歌以来就努力追求自己的风格,他的诗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和当代诗坛上,苏金伞的自由体诗自成一家,有其独特的成就。本文试作简要的论述,以引起文艺界、学术界对其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苏金伞的诗的内容题材,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哲理诗。诗人在借助于生活中某种事物的形象进行感情抒发时,往往表述某一人生哲理。这类诗不仅给读者以形象  相似文献   

4.
苏金伞1906年出生于河南睢县董村一小地主家庭。从《出狱》于1934年在《现代》(6月号)发表算起,在诗坛耕耘的岁月已五十余年了。五十多年来,诗作可查者约300首,出版的诗集有《地层下》(1949年上海星群出版社)、《鹁鸪鸟》(1949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入伍》(1951年上海华东出版社)、《苏金伞诗选》(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四本。  相似文献   

5.
对于农民和他们命运的关注始终是苏金伞最大的创作主题,他的诗歌创作蕴蓄了土地一样朴实和宽厚的品格与精神内涵.诗人前期的诗歌创作以中原农村的风貌和农民的生活、命运为核心,以独特的自然、清白的语言表述方式和自由、简短的体式为载体,展现了其永不陈旧的乡土情怀.  相似文献   

6.
苏金伞是一位写新诗而获“读者很多”的老诗人。他的创作生活,从一九二五年在《洪水》上发表第一首诗算起,已是整整五十六个春秋了。先后出版过《无弦琴》、《地层下》、《窗外》、《入伍》、《鹁鸪鸟》五个诗集。粉碎“四人帮”后,老诗人“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7.
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文坛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对诗歌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很少有人可与之匹敌.他的成就不仅仅得之于他的诗歌创作,也得之于他在诗歌理论上的建树.整体论——非个性化论——客观对应物说是艾略特对20世纪诗歌理论的独特贡献.尽管人们对之毁誉参半,然而它对本世纪的诗歌批评起过决定性的影响,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声音、新的事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这一切却是无可争辩的.  相似文献   

8.
除作为一位小品文作家,王思任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但他的诗歌历来被蔑视或忽视。该文对王思任诗作按内容分三类加以讨论,并对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探讨,抛开晚明以来钱谦益等人对王思任的贬斥,试图对王思任的诗歌作一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个角度入手,对诗歌本体论的模仿论、表现论、客观论、实用论进行论证,阐释诗歌的多元本质和地位,厘清诗歌本体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模仿论从客观世界出发,认为诗歌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表现论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认为诗歌是作者情感、直觉、想象的表达;客观论从文本角度出发,认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符号;实用论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认为诗歌是寓教于乐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诗人邵洵美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介绍和翻译。邵洵美著文客观地勾勒了萨福形象的轮廓。他翻译的萨福诗歌感情充沛,带有创作的色彩,很好地表现出萨福诗歌的特点。萨福的诗歌对邵洵美的文学创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加拿大联邦诗人兰普曼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里,以“诗人”和“诗神”为题材,就诗人应具备的特质及其人生观、诗歌创作的外部客观环境、诗歌优劣评定的标准等问题,明确或含蓄婉曲地阐述了自己的诗学观,折射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他的深刻影响及其对诗歌创作发生学、诗歌的社会接受和积极的社会作用认知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龙泉明先生对初期白话新诗“非诗化”的研究,具有较大学术价值与创新意识。但其概括也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或停滞性,因为他审美判定的标准是古典诗歌。虽然古典诗歌已经达到难以突破的极致,但用此作标准衡量五四白话新诗,无法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新诗是在古典诗歌根基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新模式,是一种特别注重情绪流动的诗歌倾向,必然会带有“非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加拿大联邦诗人兰普曼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里,以"诗人"和"诗神"为题材,就诗人应具备的特质及其人生观、诗歌创作的外部客观环境、诗歌优劣评定的标准等问题,明确或含蓄婉曲地阐述了自己的诗学观,折射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他的深刻影响及其对诗歌创作发生学、诗歌的社会接受和积极的社会作用认知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文以人传。历史上不知多少有成就的文学家,因无名无位,其真正的价值,往往被历史的潮流淹没了。清初诗人费锡璜便是其中一例。费锡璜的诗歌,时人评他当在“领南三家中高据一席”、是“蜀中一大宗”,在清代诗坛上应该是有一定地位的。然而,文学史上只字未提。他的身世、诗歌鲜为后人所知。今天介绍他的生平,整理他的《掣鲸堂诗集》,对他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必要的,对今天文学的发展也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吴宓对新诗形式的匡正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对传统格律的固守客观上提醒了新诗派对诗歌形式的重视.随着新诗的发展,特别是出现了从自由诗注重外部音响到新格律诗注重内在节奏的转折,吴宓的诗歌格律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认为吴宓只有对新诗的反动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6.
郑愁予作为台湾现代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中既有"纵的继承"也有"横的移植"。他对传统的继承有诗情资源的化用,音韵和节奏的讲究和清词丽句的选用;对西方的移植主要是一些现代表现技巧的征用如客观对应的征用、空白的遗留等。通过对其美学技巧的探讨为当今诗歌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避免新诗低俗、散化的弊病。  相似文献   

17.
从《文选》看艾略特早期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艾略特全力反对浪漫主义诗歌对个性的张扬,反对情感的直接再现,主张扩大诗歌内容的范围,用“客观对应物”来唤起感情、表达感情。这一思路与特别强调“比兴”作用的中国古典诗学相视而笑,与刘勰的“拟容取心”说尤为契合。本文沟通中西进行比较研究。艾略特强调思想进入诗歌必须与感觉相结合,因此推崇英国玄学派诗人,讲究理趣。他反对传统的批评方法,强调对文本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其批评实践为此后新批评派的“文本阐释”树立了榜样;但他又不同于新批评派,因为他仍以“传统”作为判断的客观标准,而“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不断得到修改和调整。艾略特反对抛弃传统,也反对墨守成规,主张转益多师,推陈出新。凡此种种都是很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穆旦诗歌中表现出对线性时间的怀疑和批判,他通过对"现在"时间态的把握消解附着在时间身上的价值,但随之他又陷入价值的迷失中。与此同时,他又试图用循环时间态来承担某种价值性理念。在解构和建构的矛盾状态中,穆旦诗歌表现了一个现代诗人的主观时间态在"客观"时间态面前的分裂状态,并因而表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华兹华斯的诗歌是对资本主义进行审美现代性批判的先声。结合现代性理论分析他的诗歌,可以发现其中深刻的反现代性特征。他的自然诗歌具有深厚的生态意识;他的儿童诗歌显示了他对自然人性的渴望;他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表达了他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朝鲜李朝诗人丁若镛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主张爱民、养民、治民。在诗歌中,他客观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批判了“三政”害民的罪恶,提出了革除弊政、以仁政牧民的措施。这些批判“三政”制度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其广泛、深刻且相对彻底的民本思想,同时也是其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