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决定着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性质,即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我们区别各个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不是改变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消费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社会主义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摆脱了剥削和贫富对立的平等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们一切经济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消费,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消费增长必须适度,否则,便会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常说,是实行统收统支,还是收支挂钩,或者财政自理,这是从国家财政的角度看的,从企业角度看,实质上是个利润分配问题。国营企业利润分配,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关系甚大。分配得当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分配不当,就妨碍生产的发展,甚至起破坏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利润的客观性质是无庸置疑的,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我们知道,生产同时是消费,生产过程同时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过程。要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就要等于消费掉的东西,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就要大于消费掉的东西。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生产大于消费、以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规定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定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性质、内容、范围和导向,它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是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围绕着解决我国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展开的。对于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来说,改革绝不是什么外因。当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动力;它制约着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但不能取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消费问题,是经济学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也正如列宁所说的:消费问题,“至今还是经济学家的真正绊脚石,”“糊涂观念”还是很多。例如,消费是否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否为生产关系一个方面?多年以来,在学术界存在着争论。我认为,搞清这个问题,对于认清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对于发挥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均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生产一般抽象出适于一切社会形态及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客观趋势,规定着社会生产的主要过程和主导方面,制约着其他经济规律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特别是决定着由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而左右的不同社会性质。依据这一规律,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一英明决定,  相似文献   

7.
<正> 一、建立新的统一经济学势在必行许多著述认为,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它相应的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研究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规律的科学,称为经济学。但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又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里的生产关系不只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泛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所发生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体现着社会价值,物质资料的生产成果,是对一定生产关系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检验。经济效果可以作为确定社会价值的标准。当然也可以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准则和依据。认清社会价值的特征,就会更好的树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的高级形态,对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对照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可能成为马克思口中的“一般生产条件”。秉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文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层面考察人工智能成为一般生产条件的可能性,立足于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消费领域的普及运用,分析人工智能作为“一般生产条件”引发的诸多社会议题,这种研究有助于理性地探讨人工智能作为“一般生产条件”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合理运用及在学理层面厘清人工智能的本质,有助于构建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人工智能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仍然存在矛盾,这个矛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明确,已越来越重要。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形式和现代生产力的特点中探讨此问题,供经济学界同志讨论参考。关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形式问题。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  相似文献   

11.
消费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使社会生产得以正常的进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可知,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它决定着消费,但消费也不是被动消极地受生产支配和决定,消费的增长又是产生新的社会需要,开拓广阔市场,促进生产更大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即消费对社会再生产又有强大的反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消费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么消费对社会主义生产和再生产又有什么反作用呢?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导致内部生产关系产生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资本家与国家、公股代表、工人之间的诸多矛盾中。陈云作为当时分管经济工作的国家领导人,在对生产关系调适过程中,将资本家所具有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看作发展生产的宝贵财富,采取了一系列调解公股代表、工人与资本家关系,提高工人地位与待遇等措施,并对资本家进行合理限制和改造。对这些生产关系的合理调适,体现了陈云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战略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要加快苏联社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寻找强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计划职能的形式和方法,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则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在这种生产关系基本上与生产的社会性相适应的情况下,就面临着寻找和实行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根本影响的组织一经济形式,提高劳动集体在加快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使社会生产集约化。社会主义企业始终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环节。随着生产力在广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一定要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正确处理积累消费关系的前提下,使我国职工的工资收入逐步有较大的的提高,使人民的消费逐步有较大的增长。”本文就消费问题谈几点看法。(一)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消费。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虽然要求自己的雇佣工人节约,少消费,但决不要求其余的工人大众节约,而是要尽量刺激其余工人的  相似文献   

15.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条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对于形成、发展和完善生活方式起着决定作用。社会成员的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个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体系结构问题,是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问题密切有关的。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既然在研究对象上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在体系结构上必然也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我们理解为: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的总和。根据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要求,我们觉得,在安排它的体系结构时,应从研究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始,因为这是整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分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及其基本特点以后,再分别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生产发展的历史。原始社会的家庭是唯一的生产单位,是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的单位,是唯一的经济单位和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历史就是家庭发展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家庭不是唯一的和主要的生产单位、经济单位和生产关系,它对阶级社会的生产和历史发展,不起主要的和突出的决定作用,但是它并没有失去一定的决定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包括个体家庭经济成分,当今的中国家庭一般来说,是社会的主要的生产单位之一、经济单位之一和生产关系之一,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起着突出的、重要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央指出,我国的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所谓“自我完善”,笔者认为,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改革,不是全面西化,蜕变为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制度能自觉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之更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要求,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使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这种“自我完善”,也不能理解为我国的经济实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越公就越完善。自我完善的标准应该是适合生产力性质。就全社会来说,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在各地区、各部门也发展不平衡;就各经济企业来说,全国一万左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高于其它企业。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化程度就应高于其它企业。这样,从全社会到各部门、各企业形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合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根据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读了洪远朋同志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经济因素吗?》,感到很有启发.洪远朋同志正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因素有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指出了只有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确立、巩固和进一步发展,这些我都是赞同的.可是,洪远朋同志又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只有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论断","实际上是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是上层建筑的变革引起的",这就是"上层建筑决定论".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洪远朋同志说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主义经济因素,主要是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工人合作工厂.这种"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七章中告诉我们:工人合作工厂的历史进步性在于它对生产资料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整体要求,它包含经济持续增长和分配更加公平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基础前提,旨在解决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后者是内在要求,旨在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共建共同富裕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任务,需要学会区别诊断的艺术。基于共同富裕的双重含义,并借鉴经济增长诊断法,文章创造性地提出共同富裕诊断法,发现当前进一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在供给端加速实现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和消费主导,在需求端实现居民收入、实际消费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全面趋同。作为示范区的浙江,如今已经具备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不过,消费需求、浙西南地区和教育仍然是制约其率先基本建成共同富裕社会的动力因素、区域因素和人类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