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翠萍 《山西老年》2014,(10):34-34
赵佩林今年64岁,现在是平顺县西沟艺校的创编。屈指一数,从他在饭店当服务员写出小戏曲《追蛋》到现在,赵佩林从事文艺创编已有40多个年头。,认识赵佩林的人都习惯地叫他赵老师或赵书记,这是因为老赵在退休前当过学校的老师、剧团的副团长、艺校的副校长,也做过乡里的副书记,由于他对文学艺术创作工作的挚爱和在文艺创作中的突出成绩,2002年离岗后,县艺校把他请回来,聘为创编。"做事做完善,看人看全面。生活工作在申纪兰的身边,她的一言一行我都看在眼里。  相似文献   

2.
仿生游泳馆     
谢鑫  南溪 《新少年》2021,(1):44-45
听说全市小学生运动会即将召开,乔冬冬显得特别激动,好多项目都是他喜欢的,比如足球,比如接力赛,比如跳远。可是,当班主任赵老师公布选手名单后,乔冬冬傻眼了,学校竟然让他参加游泳比赛。"不对呀,赵老师。"乔冬冬扯着赵老师的衣角,红着脸说,"我不会游泳啊,肯定搞错了。"  相似文献   

3.
正采访的前一天是教师节,祝瑞松听到一件令他欣慰的小事:三年级(3)班像往常一样进行着课前例行的起立、问好完成后,孩子们却并没有立马坐下。学生们笔直地站立,全班发出"祝赵老师节日快乐!"的教师节祝福。身为三(2)班班主任兼教语文的赵老师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已经泪水涟涟,这是她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老师收到surprise,作为校长的祝瑞松也喜笑颜开。祝校长一直希望办一所"让学生每天想着来上学、教师想着来上班、家长想着把孩子送来就读"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建邺实小的老师也告诉记者,祝校长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在学校里,非上课时间无论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4.
元末徽州学者赵汸在老师黄泽的启发下,专攻《春秋》,先后撰成五部专著,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春秋》学体系。他的《春秋》研究纠正了前人重褒贬的所谓"书法"问题,或主张《春秋》仅是"实录"两种倾向。他另辟蹊径,通过"属辞比事"的方法,探求《春秋》大义,代表作是《春秋属辞》。由此可知其《春秋》学具有经义辨析和史学考证并兼的特色,在当时被誉为"发千古不传之秘",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清代庄存与的《春秋正辞》便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5.
黄磊  顾超 《成才与就业》2012,(10):22-24
下午3点,赵鸿博无精打采地歪在床上。这是"五一"小长假前的一天,室友们早早收拾完行装回家了。赵鸿博原本也打算回江西抚州老家看看,但他走不开,因为就在几个小时前,他和队友们刚参加了一场现代物流团体选拔赛。作为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冲击今年6月即将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桂冠的"王牌组合",完成这样的比赛对赵鸿博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甚至有点走过场的感觉,但他们还是拼了,赵鸿博觉得  相似文献   

6.
身陷囹圄,失掉自由,但赵雨亭的理想信念丝毫没有动摇,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在3年监禁中,他阅读了马列原著30本,反复阅读了《毛泽东选集》四卷,还看了《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播火记》等多部小说。他坚持边看、边想、边写、  相似文献   

7.
赵姨娘在《红楼梦》中的功能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清 《南都学坛》2005,25(2):41-43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老爷的小妾。她出场次数不多,性格并不复杂,可以称其为"扁平性格"。性格只有在功能中才能彰显其价值。赵姨娘在《红楼梦》中的功能指向有三:一是对《红楼梦》小说文本而言,赵姨娘是全书情节结构的关键性人物,具有引发故事的功能;二是对作家曹雪芹而言,赵姨娘所代表的顽劣小人和"金陵十二钗"所代表的"脂粉英雄",构成了曹雪芹对女性的全面认识,进而指向他对人性的辩证思考;三是对读者而言,可以说,赵姨娘是一个本体象征。即是贾府中绚烂至极的糜烂乖戾气息的绝妙象征。这种象征功能指向了对"钟鸣鼎食"的繁华世家走向式微命运的思考,并指向对封建末世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韩愈写作《师说》对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资源均有所择取,而一向排斥佛道、推尊孟子的韩愈作出与他一贯思想不太相符的思想选择,其实与他所处的"语境"有密切关系。《师说》的写作与他的仕宦经历直接相连,其最直接的刺激则是当时学校风气的败坏:老师不能为人师表,学生纪律糟糕,还经常轻侮老师。如果我们举一反三,"前后左右"地读史,对于古人思想的理解会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9.
古屋昭弘通过作者的生活年代,推断泉腔韵图《拍掌知音》成书不会晚于1700年。然而《拍掌知音》存在"赵"字收入"娄"韵的现象,洪惟仁将此现象解读为《拍掌知音》晚于《汇音妙悟》(成书于1800年)的表象。文章通过考察泉州地区"赵"字的读音情况,认为"赵"字收入"娄"韵并不影响《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10.
袁枚《随园诗话》刊布以来,流传极广,为治清代诗学者案头必备,然此书关于赵执信《谈龙录》的评述却令人费解。王士禛与赵执信的论诗之争是清初诗坛上的著名事件,赵执信的《谈龙录》对王士禛的人品、学问、诗歌、诗学极尽嘲讽。而袁枚却说读《谈龙录》后,觉得赵、王论诗"无甚9牾"。此种言论显系误解《谈龙录》,不符合事实。袁枚误解的原因,当是袁枚所读《谈龙录》为卢见曾雅雨堂删节本。乾隆间,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以乡邦后学身份刊刻《谈龙录》,为调和王、赵分歧,尽删赵执信攻讦王士禛之言。此种删节本"于执信著书之意,全相乖忤,殊失其真"。雅雨堂本《谈龙录》使袁枚产生误解,流弊及于今人,故亟需探清辨明,以杜误说。  相似文献   

11.
工作中的“角色扮演”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工作方式。工作场所经常在KTV,工作任务中包括K歌,这不是KTV的工作人员,而是目前赵雨润和他的工作团队所做的事情,为一款名为《巨星》的“演唱类”的音乐互动社区积累素材,寻找创意。领导一支“音乐社区”运营团队是赵雨润的第四次职业转型,从赵雨润的工作简历中,  相似文献   

12.
徐美兰 《山西老年》2009,(10):54-54
问:赵老师一年前膝盖受过伤,当时拍片子没有大问题,也没有太重的疼痛感,他也没在意。可随后,赵老师的右膝却常有间歇性疼痛,休息后就好转,上下楼时右膝会突然"卡住",且伴有疼痛。确诊为右膝陈旧性半月板损伤。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  相似文献   

13.
年近古稀、精神尚好、仍然奋笔耕耘的赵修身,不仅是报龄较长、较早被评为高级编辑、现任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的老报人;而且又是较早成为省作协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年龄偏大的老作家。 几次想为赵老师写点专访,但他都是笑而不答、一再推辞。最近又去商谈,这回总算有点松口,但又提出两条:一是专访只能给《山西老年》,因为这份杂志的多数读者年龄相仿、“知音”甚多;二是稿子的主题最好写“爬格格”、“摇笔杆”的苦与乐,只要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或许也能引起老年朋友的共鸣。 说到“爬格格”,赵老师感受颇多。他说,办报纸我是  相似文献   

14.
正"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这是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的一句话。这也是蠡湖中心小学校长钱建国极为欣赏并常常对学校老师们说的一句话。自踏入教坛的第一天起,钱建国心中便揣着一个火热的教育梦想,那就是:成就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追寻他的教育履历,我们可以看到他为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准备谈谈《鸿门宴》的主题、人物及语言,而以分析人物为重点;在分析人物时,以谈项羽、刘邦二人为中心;在刘、项二人中,以谈项羽为主。 一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写了他身上的优点,写了他的成功,写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立下的功绩;也写了他身上的缺点。写了他的失败与灭亡。在《项羽本纪》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渡河救赵”、“鸿门宴”及“垓下之围”三部分。其中“渡河救赵”突出了项羽的功绩,在“救赵”中,项羽是一位了不起的盖世英  相似文献   

16.
《(晏鸟)林子》,明人赵(钅弋)著,共五卷.钞本原为吴县三十五峰园汪氏藏书.清代始有仁和胡廷为之校讹付刻.后由商务印书馆收入《丛书集成》.《(晏鸟)林子》一书,是赵(钅弋)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下野"以后所撰的一部"无韵《离骚》"式的作品.他"退耕山中"日把书坐茂林","意有所得,取木叶书之",积少成多,成为一帙.他尽管标榜为了"避俗",其实谈论评说的内容,却都是尘世间事.一方面,对现实痛下"(金咸)砭",一方面,又从历史的比较中,"鼓吹"施政和治学的主张.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如果能谦恭下士,有所垂询,那末,赵(钅弋)的《(晏鸟)林子》倒也能起点《资治通鉴》的作用.从我们今天无产阶级对待历史遗产的正确态  相似文献   

17.
早听说我的启蒙先生赵月明老师在村里担任了“义务校长”,这真让我纳闷:赵老师1975年离休,如今已奔80,又有先天性眼疾,家中子女孝敬,孙儿绕膝,应该说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才是正事;可他却放着清闲不受用,偏要去当不沾分文的“义务校长”,真令人不解。 我得空看望了一回赵老师,才总算解开了这个谜。那是1992年,下神山学校的初中部因种种原因,教师走的走,学生散的散,实在办不下去了。赵老师为此心急如焚,成天价跟老伴唠叨:“眼看着这些娃娃们失学,我心里不好受  相似文献   

18.
刘希  胡蓉 《成才与就业》2014,(22):20-20
正他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所就读的小学,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里,因为设备严重不足,一到冬天,破旧的教室就格外地冷,全班学生仅靠着一台老式烧煤炉取暖。他每天都会提前一小时来到学校,将煤炉打开,生火、加煤,这样老师和同学们到教室后就能很快暖和起来,他的勤劳和善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可是8岁那年,他却因为不慎引发了一场大火,等同学发现他时,他已晕倒在煤炉边,  相似文献   

19.
5月17日,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幅大照片:"郎铮的敬礼"。这是在地震发生10余小时后,满脸是血的北川3岁小男孩郎铮,躺在担架上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向救他的武警官兵,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小郎铮被救出时,左手已经骨折。可想而知,他骨折的左手肯定非常疼痛,他应该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才是啊!毕竟他只有3岁。也许,这么小的年纪,在不少父母  相似文献   

20.
赵执信是清初诗坛六家之一,他晚年删订的诗集身后由其后人刊刻为《饴山诗集》二十卷(含《诗馀》一卷),此种刻本是200多年来人们阅读赵执信诗作的通行版本。讷斋抄本《秋谷诗集》四卷,是新近发现的赵执信诗集抄本。四卷抄本中全部收录了刻本中第一卷《并门集》、第二卷《闲斋集》、第三卷《还山集上》和第五卷《还山集下》的192首诗作,此外,抄本中还有59首诗为刻本所不存。显然,抄本中保存的这些未刊诗被赵执信晚年删订诗集时舍弃。抄本中所保存的诗作是赵执信青年时期的作品,其中的未刊之作对研究赵执信生平、交游和文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故将其整理刊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