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古诗云:“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短短的四句诗道出了春天的气候和物候特点。春风“有时好”“有时恶”说明春天的天气变化多端,乍暖还寒。而没有春风时“花不开”,花开后又常常被春风吹落,则是典型的物候现象。植物是这样,人在春天是否受到气候的影响呢?答案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细节     
我7岁那年,母亲带我到隔壁的旺婶家去串门。母亲和旺婶常常一起去买菜,彼此很熟。到了旺婶家,旺婶却不在,旺婶的婆婆说儿媳一会儿就回来了,请母亲等等。旺婶的婆婆年纪很老了,头发也都白了。看到旺婶的婆婆要去给我们沏茶,母亲抢上前去夺过旺婶婆婆手中的茶壶说“:要你老人家为  相似文献   

3.
为父亲修脚     
那天,我送女儿姗姗上幼儿园后,便趁休息骑着摩托车回老家去看望年迈的父亲。车到家门口,见到笑容满面的母亲,忙跟她打招呼,母亲喜形于色转头向屋里的父亲传话:“水儿来了。”父亲撩开竹帘先探头再跨出门槛来,我喊了一声“爹”,父亲微笑着应了一声。眼前的父亲,已老态龙钟,油润饱满的两颊已见凹陷,颧骨明显突出;以前能背300来斤粮食的虎背熊腰如今已略显佝偻,手脚发达的肌肉全然不见,而皮下的青筋却十分突出。老人家惟一给我安慰的是眼睛仍然有神,谈吐依旧清晰。是啊。年逾七十的父亲确实是老了。父亲近期经常闹胃病,这是…  相似文献   

4.
白发     
冯骥才 《社区》2012,(14):59-59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头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  相似文献   

5.
坚强的母亲     
湘香 《社区》2007,(15)
母亲到我的单位来,问我是否需要些什么,我才想起好久没有去看她老人家了。自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不固定地住在我家或哥哥家,尽管我们都还算孝  相似文献   

6.
早晨刚到校,就见到我班上的一群孩子围着一个女孩。走近一看,原来被围着的又是霞。因为家庭过分的宠爱,霞性格孤僻,平时在班上很不合群。连课任老师也常常因为她的“不合作”而对她颇有看法。今早,是因为霞值日来迟了,遭到了其他值日生的“围攻”。霞站在那里,流着眼泪。我走上前,其他孩子便纷纷向我诉说着霞的不是;而霞一言不发,毫不为自己辩解。看着泪流满面的她,我知道她已在认错了,只是没有说出口。我想帮她擦一下眼泪,可是一掏口袋,发现手帕没有带。于是,我便伸出手臂,用衬衫的衣袖将她满脸的泪痕轻轻地拭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为母亲找乐     
沧桑洗礼,曾经受尽苦难的母亲一年比一年老了。为了使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变着法儿地逗母亲乐。20年前父亲去世,我怕母亲生活寂寞,就给她买了一台高灵敏度的袖珍收音机。从此,这台收音机便成了母亲日夜不离的伴侣。她不仅爱听戏,爱听评书连播,而母亲90岁生日那天,我这个65岁的儿子为她老人家南腔北调地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为且还爱听新闻联播。每当我回到家里看望她时,她就和我聊新闻,话社会。老人家知道的天下大事还挺多的呢。只是因为耳背,有些话听不清楚,和我交谈时,不免张冠李戴。譬如,前几年她常把美国总统“克…  相似文献   

8.
榆钱飘落时     
春风如诉,细雨如烟。一串串榆钱摇曳枝头时,我怀念母亲,老人家已离开人世整三年。记得在儿时,正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岁月,母亲下基层住过的一位乡下老房东知道城里也是家家缺粮,又知道母亲的"野味"偏爱,在春天里托人捎来满满一篮子榆钱,母亲见了特别高兴。她葱姜丝儿炝锅,  相似文献   

9.
母亲去世后,小妹要我拿一点她老人家的遗物留作纪念,东挑西拣,我看上一副手套。这是一副五个手指都露在外边便于写字的手套,是母亲亲手编织的。时间久了,有些地方的毛线已快磨断。小妹说:“这双手套快破了,你还是拿点别的纪念品吧。”我没有作声。还是大弟了解我,说:“手套上留有母亲的体温,是最好的纪念品。”是呀,曾几何时,在寒冷的冬天,母亲就是戴着这副手套给远在他乡的儿女们写信的。记得有一年的寒假,天气特冷,我回家探亲的那一天,天空还飘着鹅毛大雪。下午我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坐在屋里写信,见我回来,她很高兴,说:“还有一两句话,信就…  相似文献   

10.
母亲辞世离我们而去已有8个年头了,但我常常以为她老人家仍然居住在农村老家的老屋里。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基本不识字,但在父亲的影响下,却可以集农民的淳朴与儒家的文化于一身,用她的言传与身教对我们产生了莫大的教育作用,有些方面甚至形成了我们终身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爱心降血压     
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母亲,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耳闻我母亲是个“厉害的角色”。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噌噌”地往上窜,降压药大把大把地吃,一天也不敢耽搁,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我对妻子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母亲脾气不好,又有病,有言语不妥之处,我们多担待就是,她唠叨她的,我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妻子提着精挑细选的礼品紧张兮兮地随我到了家,一口一个“妈”地叫,直喊得母亲心花怒放,嘴都合不上了。我正暗…  相似文献   

12.
吉安 《可乐》2007,(12)
那年,他是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希望能在繁华的北京混上几年,攒一笔钱,衣着光鲜地回老家,盖一所像模像样的房子。他收拾简单的行李,带上我和我母亲,坐火车来到北京。我们很快在一个胡同里安顿下来。我和母亲都不知道他具体干些什么。他有时会拿一把小葱回来,有时会带回一颗让我不知如何下口的棉花糖,有时还会给  相似文献   

13.
头锅饺子     
周末举家返乡与古稀老母小聚。母亲知道我们全家爱吃水饺,刚到家就急着在妻子的协助下择菜、剁肉、调馅、和面,忙活了好大一阵儿。 水饺包好了,母亲便往锅里添水、烧火。母亲用的还是那口小锅,烧的还是当年她用泥垒的小炉灶。每一锅煮两盘水饺,够一个人吃的。母亲不住地往炉膛里加柴,通红的火焰映着她饱经风霜的面庞。母亲可能是累了,唉叹一声自语道:“嫁到老王家几十年了,我还没吃过头锅水饺呢。”老人家不经意的轻声细语,却令我心中一颤。是啊!近  相似文献   

14.
失落的版图     
我平生参加的第一个葬礼,竟是母亲的葬礼。 今年三月的一个下午,我照例完成了一天的写作,吃了一顿以牛奶为主的“站立午餐”,心里莫名地生出一阵微痛的思念;我通常是存这种思念之痛突然发作时.一把抓起电话的.因为是心血来潮,往往在电话那端有了应答时,发现自己并不知想说什么;只不过觉得母亲的声音比之信中的字更来得有声色些,更物质些,并且使我和母亲远隔重洋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处处关心我。不知什么原因,渐渐地,我感到妈妈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做功课时,妈妈有时会突然喊道:“把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她又会喊:“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她又会不厌其烦地说:“手伸进去,别打散被窝!”这些话天天听,我常常会不耐烦。我想我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妈妈根本不必唠叨。  相似文献   

16.
她是我姐姐     
《阅读与作文》2011,(6):6-7
我很幸运地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做牧师。这个家庭并不大,只有一位母亲和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大的是姐姐读高中,小的是弟弟读初中。有时我会觉得母亲就是圣徒。“紧张”这个词也许能很恰当地表现出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孩子的母亲告诉单身无子的我说:亲情之爱的温暖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的。认识了这家人后,我才真正相信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17.
坏学生自白     
我是一名坏学生,尽管老师从未这么说过,但我承认自己是。我学习很差劲,每次测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拖了班级的后腿;作业也总是不能完成,即使写了,也是马马虎虎……老师常常找我谈话,进行“教育”,有时还单独找我谈心,可我都是左耳听右耳冒了。假期是我疯玩儿疯闹的好时机,一天到晚不着家,有时还惹出些祸端来。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的许多咏老诗,思想深刻,境界高远,读来令人振奋不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人老了,有人喜欢高唱“日落西山红霞好”,有人却喜欢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对后者,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颇有微词:“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样一改,就变低调为高昂,体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精神风貌。人老了,心未老,不服老,立志老有所为,是历代咏老诗的主题。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极受后人赞赏,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  相似文献   

19.
青衫 《社区》2023,(3):63-63
母亲常常为吃什么发愁,面对菜市场那么多的食材不知所措时就会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我在上班的时候接到母亲的电话,常常是随口说一句:“随便吧!”母亲最不满意我说这三个字:“随便还问你干吗?”我开玩笑地说母亲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母亲却怀念起过去食物乏的年代。鱼肉蛋不是经常能吃到,蔬菜有季节性限制,尤其是到了冬天,就剩下老三样一土豆、白菜、萝卜,母亲便会开动脑筋,努力为我们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个年轻人问我:人老了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已经老了。或许在我的生命中,这是第一次,我感觉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很多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绝望:满脸的皱纹,松弛的眼袋,下垂的乳房。我也常常因为看到镜中老态龙钟的自己而感到震惊,但我不会为这些事情痛苦不堪。我永远也不会去用真挚的友谊、精彩的生活或温馨的亲情,去换取少一些白发和扁平的肚子。我老了,也就更懂得去善待自己,对自己少了些苛刻。我成了我自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