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19世纪末,爵士乐在美国兴起,受到美国白人和黑人的欢迎.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爵士乐,深受其影响.从爵士乐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爵士乐对埃利森创作的影响,并深入探寻爵士乐所传达出的融合思想在埃利森的两部重要小说《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的体现,对研究埃利森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当代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奶娃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追寻为中心线索,运用魔幻、象征、荒诞、传说等诸多叙事技巧,展现了一部黑人寻根的史诗。被称为"美国黑人创作的生命之泉"的黑人音乐爵士乐深刻影响了莫里森的创作,并在这部作品的文本叙事中清晰地显现出来,使作品体现出较为深刻的爵士乐特征,如即兴变奏、重复、节奏化等,这些技法都对深化作品的主题与意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作品——《爵士乐》中女性人物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考察,指出莫里森在塑造人物时成功运用了独特的命名方式、碎片式叙述以及系列镜像人物的设置等多种艺术手段,因此她笔下的人物不再是固定的类型,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复杂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以爵士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和行文风格,不仅将爵士乐的灵魂编织进了文字,而且还丰富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整个黑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所面临的文化身份认同困惑。文章拟以小说的音乐性为切入点,通过重复、即兴创新、和声对位等爵士乐音乐元素与文本的有机结合来探讨新黑人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之一,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美国大都会的悲剧故事。爵士乐是黑人音乐中的"宠儿",吹响了美国新时代的序曲,它将黑人音乐中的浪漫、自由、愤怒、诱惑、死亡等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诱使大都会上演一幕幕新潮、刺激、奢靡、性乱、杀戮的场景。此时,理性已让位于具有酒神精神的非理性,悲剧从音乐中诞生。从西方悲剧美学理论的视角,探讨《爵士乐》中体现的莫里森独特的黑人悲剧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本文分析盖茨比梦想破灭的必然性,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一方面是爵士乐时代的背景下他梦想的必然破灭,另一方面是他自身的缺陷导致他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托尼.莫里森(1931-)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黑人女作家。《爵士乐》中莫里森采用了一些后现代的叙事技巧来讲述故事。从仿拟的角度来探讨这部作品的后现代的叙事特色,通过探索莫里森独具特色的后现代叙事方式来解读她试图再现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8.
《夜色温柔》是菲兹杰拉德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通过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从“文本的历史性”及“历史的文本性”两大方面解读《夜色温柔》,揭示出爵士乐时代的历史和《夜色温柔》小说文本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的差异嬗变、美国"爵士乐时代"通俗小说的发展现状及超自然小说的渊源特征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菲茨杰拉德创作的糅合了超自然成分的部分作品,分析菲茨杰拉德在美国"爵士乐时代"通俗杂志蓬勃发展、超自然小说处于发展阶段并拥有广大读者的大背景下,通过其独特视角及新颖手法,所进行的超自然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0.
《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爵士乐》是一部历史小说 ,也是一部关于历史的小说。它不但以艺术的方式重写了一段美国历史———“哈莱姆文艺复兴” ,而且还承载着莫里森独到的历史观。破碎的人物形象、爵士乐创作技巧和不可靠的第一人称叙述 ,表面上看起来与历史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 ,它们都被纳入了小说家的黑人话语叙事策略 ,并曲折地传递着小说家对历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都市文化中的爵士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国都市文化阶级性的解读 ,对爵士乐组织及网络历史简单沿革的把握 ,力图呈现出爵士乐作为下层阶级以网络为导向的文化世界的场域 ,并以此作为理解美国爵士乐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托妮·莫里森将爵士乐的一些标志性演奏手法,如即兴演奏、多旋律并进等,创造性地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借爵士乐的音乐叙事方式,推动故事的进展,使小说的结构、语言和主题内涵都流淌着爵士乐的旋律。  相似文献   

13.
菲利浦.拉金(Philip Larkin 1922-1985,下文简称拉金)是英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同时也是出色的爵士乐评论家。拉金对传统爵士乐的酷爱是谱写其诗歌的重要音符,爵士乐独特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时而隐现在拉金典雅的诗歌中。拉金所倡导的清新、朴实的“运动派”的诗风也是一股传统爵士乐章,表达出他对传统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爵士乐》重述了美国黑人集体经验的基本故事:奴隶制下灵魂与肉体的分裂。这种分裂使得个体贬低自我、替换自我,把自我最好的部分置于他者之中。小说中乔的"痕迹"和维奥莱特的"裂缝"成为这种分裂的典型象征。叙述者将这些裂缝和痕迹归拢起来,放置在小说叙事的中心地位,并借用爵士乐的即兴变奏特点揭示人物角色和小说身份叙事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爵士乐时代”的代表人物盖茨比与富兰克林精神的密切关系,论证了盖茨比人物形象与美国历史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具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揭露了生活在美国爵士时代的不同阶层在金钱面前的不同表现和美国梦的必然破灭,本文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要人物对金钱的不同态度探讨金钱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7.
Francis.Scott.Fitzgerald,one of the spokesman of "Lost generation", the poet laureate of "America's Jazz Age" wrote a lot of works to reflect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decline of "American dream" post the World War I and before the economic crisis. His work The Great Gatsby is characterized by symbo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my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Great Gatsby in three aspects: the symbolism of characters, the symbolism of places and the symbolism of the theme.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Great Gatsby and its repu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symbolism and its role in literatur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symbolic main characters. The fourth chapter refers to the symbolism of places. Based on the previous two chapters, Chapter five is about symbolic theme, that is, Gatsby's American dream. By application of the symbolism in the novel, The Great Gatsby exposed the dream life and spiritual decadence of Jazz Age. At the same time, it relentlessly attacked the emptiness of American Dream and the corrosion of the human soul.  相似文献   

18.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入批判了“美国梦”的实质,强烈谴责道德沦丧、腐败之风盛行的美国社会。“爵士时代”美国梦的两个特点足以分析“美国梦”的虚幻及破灭的原因,亦足以揭露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19.
时髦女郎是美国爵士时代的新女性 ,菲茨杰拉德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在作品中刻画了这一类人。这类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时髦女郎是时代的产物 ,其形成有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