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事小凌的女儿7岁,十分的娇气。但是,自从进了幼儿班后,她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原先她每天早上总是赖床,不肯起来,现在,她会很早地起床,站在卧室外面喊“妈妈”。小凌问她怎么起这么早,她说:“我怕妈妈睡过了上班时间。”  相似文献   

2.
妈妈下“股海”文坚妈妈患乳腺癌动过两次大手术,提前一年退了休。爸爸和我们做女儿的都很忧虑,谁来照顾她?怎样帮助她安排好退休后的生活?正在我们想方设法之时,妈妈瞄上了股票。拿她的话说:“现在搞市场经济,我也下海学一回。”妈妈的选择使我们吃惊。她教了一辈...  相似文献   

3.
回家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丢下了手边所有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相似文献   

4.
吕斌 《老人世界》2014,(11):46-47
如君不久前回家小住,总觉得妈妈烧的菜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淡,每次都咸得她猛喝水,但妈妈却吃得津津有味。当她告诉妈妈菜做得太咸时,妈妈却回答:“没有啊,我吃着刚刚好,再淡的话就没有味道了。”妈妈的身体一向很好,前段时间刚做过体检,基本都“合格”,而前几年妈妈还不喜欢成食呢。如君奇怪了,莫非人越老口味越重了?  相似文献   

5.
唐玉 《当代老年》2009,(7):35-35
妈妈反对,我可以“抗旨”。因为现在她是“孩子”,我是“家长”,她得听我的。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1日早上,爸爸从老家打来电话,声音颤抖,说妈妈突发脑出血,正在抢救深夜,我们从东莞赶回老家,爸爸正守候在妈妈身边、医生给我们看妈妈的脑部CT,脑出血面积太大。我们都被吓住了,只有爸爸那么坚定,说了三句话:“全力救她。”“用最好的药,请最好的专家。”“瘫痪不要紧,只要她活着。”  相似文献   

7.
<正>丈夫每周找一次小姐乱搞,他是变态色情狂吗?这样的婚姻,还能不能要?和丈夫李林来到咨询室,小凌双眼红肿。她坐在双人沙发上后,李林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敢坐在她身边,转身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谈话一开始,小凌的眼泪又"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08,(11):24-26
陆大妈今年87岁,入住老年公寓已经五个年头了。大妈现在已经完全失忆,认不出任何生活在她周围的人;骨质老化与松软,失去了支撑她坐起来的能力。笔者与大妈的女儿、女婿一起走进大妈房间时,她没有任何高兴与激动的表情,只是习惯性地把手伸向走进她房间的人,嘴里不停地说着,“妈妈、妈妈……找妈妈、找妈妈……”  相似文献   

9.
奥运往事     
《中外书摘》2008,(9):86-88
“妈妈、妈妈”,两个小家伙蹦跳着扑进了科恩的怀里,“妈妈,你在做什么,你要出门吗?”这是1948年初夏的一个午后,30岁的布兰克斯·科恩正在收拾行装,她从衣橱深处取出一条橙色运动裤。橙色,那是荷兰王室的代表色,也是郁金香的颜色。12年前的一幕又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0.
胭脂阵     
龙应台 《女性天地》2008,(12):45-46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妈妈患上老年痴呆症,但她的声音很愉快:“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11.
快活林     
《老年人》2014,(1):44-44
孩子的委屈 小北生完孩子几年了身材一直没有恢复。一天她跟儿子一起翻看以前的相片,儿子指着一张相片问她:“妈妈,这个漂亮姐姐是谁呀?”小北很自豪,笑着说:“是你妈妈呀门乙子听后不禁哭了起来:“呜呜,原来我是领养的……”  相似文献   

12.
记忆中,我从来没有叫过她妈妈。童年时,她又胖又高的身躯一站到我面前,就挡住了我所有的视线,使我有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她总是咧开嘴,笑着央求我:“叫妈妈!我带你去看羊羔羔!”  相似文献   

13.
在我老了而母亲更老时,她上台阶,我应不失时机地扶一把。我所能做的,大约只是这些了。小时候,上街是愉快的事。开始,上街由妈妈抱着,不须走路便可环望四处风景,而且我的视点与奶妈的眼睛同高。在妈妈怀里逛街,还有一个好处是困了便睡,越颠簸睡得越香,诞水湿了母亲肩呷。那时,我当然不知道妈妈是否辛苦。及长,上街被妈妈用手牵着。她一手牵一个,那边是我姐姐,“那边”即右边。我喜欢呆在妈妈左边,即“这边”。倘若妈妈买了东西,先松开姐姐,右手持物。如果买了个西瓜,她双手捧着,我和姐姐就同时拽着妈妈衣襟。拽着妈妈的衣…  相似文献   

14.
舒展 《老人天地》2010,(9):27-27
我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岁,这孩子是个性格开朗、天生爱笑的小妮儿。她自称是“半个老外”,因为她妈妈是俄罗斯人。她看了电视航天节目之后,突然问我:“爷爷,考你一个问题:什么船永远不下水,也不着地?”我想了半天说:“旱船!”她哈哈一笑说:“宇宙飞船!”她又问我:  相似文献   

15.
引诱     
英国绅士与一法国女人同乘一个包厢,女人想引诱这个英国人。她脱衣躺下就抱怨冷,先生把自己的被子给了她,但她还是不停地说冷。 “我还能怎么帮助你呢?”先生沮丧地问道。 “我小时候妈妈总是用自己的身体给我取暖。”法国女人说。 “请原谅,夫人。我可不想半夜跳下火车去找你的妈妈。”先生道。引诱  相似文献   

16.
晓月 《老年世界》2008,(9):32-33
虽然我和婆婆语言不通,但她逮着我照样说个不停。而我不管是否听懂,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的微笑。结婚之前,先生可怜巴巴地对我说:“现在我妈妈和我住在一起,但我们结婚以后,她就得搬到公寓去住了,她得整天一个人在那个公寓里。”我问:“为什么?”先生回答:“因为这是我和你的家。”我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让我表个态,结婚后他妈妈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金凤 《女性天地》2013,(10):16-18
临终托孤,请别让“小魔豆”孤单长大 2006年4月18日,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r懒懒地照在床上。家住苏州胜消镇的周丽红斜靠在被子上,相比以往,她今天的精神似乎要好很多。周丽红对女儿说:“豆豆,外公外婆老了,你得帮妈妈照顾他们。如果哪天豆豆从幼儿园回来没看见妈妈,别害怕,等你大了就能找到妈妈了。”周丽红摸着女儿的额头,泪流成河。女儿才6岁,她怎么舍得离开。  相似文献   

18.
我还没来得及惊讶,妈妈忽然就老了。今年“五·一”劳动节,我陪妈妈去妹妹家取东西到了妹妹住的公寓,我直往楼上走,妈妈叫住我,说:“你一个人上去拿行吗?刚才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又要爬7楼,我有点吃不消了。”那一瞬间,我怔住了。记忆中,妈妈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并未发现有什么病。我也从没想过她会对爬高楼犯难。看着妈妈喘气不定,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了陆机的诗句———“人冉冉而行暮”。好女人,对一个家庭而言是极宝贵的财富。妈妈,一个普通女工,样子平平,也没什么文化,但她以内在的坚韧和宽容成为爸爸、我和妹妹既尊敬又…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笑容     
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组感人的画面,画面的题目是:生命的笑容。英国伦敦一名44岁的女子,被查出患了乳腺癌。她回到家,笑着对自己6岁的女儿说了病情。她说:“为了治病,妈妈的容貌马上要有所变,现在请女儿为妈妈做一件事,那就是请女儿帮助妈妈把一头秀发剃掉。”  相似文献   

20.
年轻时,她曾和赵丽蓉同台搭戏,出演《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评剧作品,是著名的评剧演员。上了年纪后,她在荧幕上塑造了众多小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被誉为“演艺界最好的老太太”、“慈祥妈妈专业户”、“最值得尊敬的艺术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