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姜树蔚中国经济改革要以市场经济为目标,“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要加大力度。但是,人们对什么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殊性、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8月15日,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和省体改研究会联合举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讨论会”,与会同志从理论和实际操作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于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原有一些提法的关系 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提法。其联系表现在,一是它们的经济主体以及对经济主体的要求是相同的;二是它们的运行法则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14年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从理论上认识这个重大变化,转变思维方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有个过程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排斥和否认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尽管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的结果,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必不可免地要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市场等概念也被纳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但总的说来,人们是把这些东西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异己力量,看成是公有制不完全、不成熟的产物,只是社会主义发展经济中必须利用的对象,如孙冶方同志所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丫头。直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4.
2001年习近平发表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理论品质的论文《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认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一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献中,习近平主要从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一是摆脱"苏联模式"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归结为"生产关系"教条影响,将《资本论》研究对象概括为"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提出并论证了"如果《资本论》不甚适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话,那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论断;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能否相容和如何融合这一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证;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的三大理论体系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应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干、兼收并蓄西方经济学的成果的重要思想;四是在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是建立在西方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系列思想;五是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做了精辟论述,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和进一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认真研究作为学者的习近平的这篇文章,对于理解和把握习近平主政以来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突破,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这是关系到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认真弄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大的决策,加速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至关重要.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庞仁芝党的十四大在总结我国15年来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建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之中,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将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理论上结束了100年来有关计划与市场的争论,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基…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以后 ,我们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终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而结束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模糊性。今天之所以重新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 ,因为它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性问题 ,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话题和难题 ,是一个时至今日仍没有彻底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 ,我们有必要通过深入研究 ,为当前的改革实践提供正确理论依据。一  “市场社会主义”泛指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等一系列问题的经济学说和理论模式。“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正式登上人类社会历史舞台已整整七十年。在七十年里,社会主义国家围绕市场经济进行了极其艰难曲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演进历程作一考察和评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建后,便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的重大问题。列宁在短暂的经济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思想向商品经济思想的巨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始萌芽。1.社会主义经济蓝图的理论描绘。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正是183…  相似文献   

10.
曾牧野先生的第二本经济学论文集《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1999年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收集了他在1988年至1998年期间发表的部分经济学论文。曾牧野是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研究的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学理论问题都比较广泛。这本《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集中地反映了他深入研究和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热情参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成果。于光远先生为该书作序。《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一书分为理论、改革、开放和发展四篇。一、理论篇在理论部分收集了作者已发表的16篇论文。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是一个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成熟、发达同步演进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很不相同,它是在不断地突破传统观念,吸取数十年计划经济实践经验教训,通过自觉的改革、转轨和培育过程,才从计划经济脱胎换骨而生成。在西方国家,经济理论的任务主要在于阐述、概括和总结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丰富实践,作出系统的理论说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理论的任务却艰巨得多。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在历史上或国际上,在实践上或理论上,都前无先例、无任何现成答案可找,这是全新的事业。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呼唤理论,这就要求在借鉴西方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中国国情,边实践边总结,进行全面理论创新,探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道路和方法,以指导实践。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破除了禁锢人们头脑的桎梏,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空前高涨的理论讨论热潮。党的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更成了讨论中的一个重要热点。讨论范围涉及之广,问题钻研程度之深,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仅就有关认识的进展演变和讨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进行简要回顾和点评。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改革实践的深化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为其提供理论支撑。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和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重要理论发展,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理论影响: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理论认识,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内涵的理论认识,即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前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在理论认识上的重要发展,后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在理论认识上的重要发展,这两个理论发展,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阶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讨。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平衡,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经济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逆转的基本要求和趋势。本文拟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从理论上谈一些看法。一、从市场经济范畴的界定谈起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讳莫如深,在一段时间里有人甚至将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主张作为错误观点进行批判。除了受“左”的思想影响以外,理论上的根源首先在于人们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以下的分析将说明,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生成及其主要内容何苑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它不仅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并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丰富了...  相似文献   

16.
自从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或是,再向前推一点,自从江泽民同志1992年6月在中央党校的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就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其中,有些涉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问题,有些则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我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论的,愿意在本文中就同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有关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新的重大的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这一理论在市场经济问题上实现了三个突破和三个创新:一是突破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观点;二是突破了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做出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矛盾的论断;三是突破了把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对立起来传统观点,阐明了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理论界一致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围绕着市场经济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上,经济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理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一套能够适应、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体系。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次用市场经济范畴取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我国的经济性质进行理论表述。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词汇、一个慨念的简单替换,而是我党在几十年的理论探讨中,在几代人的经济实践活动中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也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的内涵什么是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新课题,既要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科学、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准确把握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彭坤明的新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正是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对这一新课题所作的系统研究。这是目前国内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问题的新理论成果,也是新形势下研究经济与教育问题的创新之作。作为创新之作,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